?

心理干預對老年結直腸癌患者術后心理狀況及生存質量的影響

2019-09-28 02:48李偉
健康必讀·下旬刊 2019年10期
關鍵詞:心理干預生存質量

李偉

【摘 要】目的:分析心理干預對老年結直腸癌患者術后心理狀況及生存質量的影響。方法:隨機選取我院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老年結直腸癌住院患者34例,將其分為常規組與護理組,每組為17例,常規組進行常規護理,護理組在此基礎上進行心理干預,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前后心理狀況(焦慮評分、抑郁評分)以及生存質量評分(身體狀態、物質生活、自理能力、社會角色)。結果:護理前,兩組焦慮、抑郁評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兩組差異顯著(p<0.05);護理后,護理組身體狀態評分、物質生活評分、自理能力評分、社會角色評分均高于常規組,對比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心理干預對老年結直腸癌患者術后心理狀況、生存質量改善效果顯著,值得推廣。

【關鍵詞】心理干預;老年結直腸癌;生存質量

【中圖分類號】R735.37【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3783(2019)10-03--01

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國人口老齡化,老年結直腸癌治療與護理備受重視,老年人結直腸癌臨床表現為排便習慣及糞便性狀的改變、糞便帶血,或黑便,并且伴有無力、腹痛、體質量減輕和貧血等癥狀。臨床經驗顯示[1],對患者進行心理干預,能夠緩解患者的心理以及生理上的痛苦,減輕心理負擔,提高其術后恢復質量,效果顯著。為探討其應用價值,筆者作出以下分析。

1 一般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我院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老年結直腸癌住院患者34例,將其分為常規組與護理組,每組為17例,常規組男患者:12例,女患者:5例,患者年齡:65-80歲,平均年齡(72.5±2.5)歲;護理組男患者:10例,女患者:7例,患者年齡:66-81歲,平均年齡(73.5±2.9)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差異對比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常規組患者進行常規護理,使患者造瘺口部位保持干燥、定時進行清潔保持衛生,時刻關注患者術后情況,以及腸功能方面的恢復狀況,定時換袋[2]。在飲食方面,叮囑患者多食用流質、半流質、高能量、極易消化的食物,遵循少食多餐原則,形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護理組在此基礎上進行心理干預,由于結直腸癌疾病病情嚴重,患者精神壓力較大,嚴重者會形成抑郁情緒,對其病情發展極其不利,因此在關注患者身體狀況的同時,也應注重心理方面的問題。選擇臨床經驗豐富、善于溝通交流,了解心理學知識的護理人員進行心理干預,通過對患者性格特點、文化程度、病情狀況等進行深刻了解,使用通俗易懂語言為其制定針對性心理干預。與患者進行面對面溝通,講述相關疾病知識,護理常識,成功案例,給予信心。與患者家屬做好配合工作,叮囑其給予更多關心與陪伴,若不能在身邊陪護,可通過視頻電話詢問患者身體狀況,表達關心。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前后心理狀況(焦慮評分、抑郁評分)以及護理后生存質量評分(身體狀態、物質生活、自理能力、社會角色)。

焦慮評分判定標準:采用焦慮自評量表,對患者焦慮情況進行評分。共20個項目,四級評分標準,簡單相加得出粗分,乘以1.25取整數部分得到標準分,分界值:50分,50-59分:輕度焦慮,60-69分:中度焦慮,大于70分:重度焦慮[3]。

抑郁評分判定標準:采用抑郁自評量表對患者抑郁情況進行評分。共20個項目,四級評分標準,簡單相加得出粗分,乘以1.25取整數部分得到標準分,標準分分界值:53分,53-62分:輕度抑郁,63-72分:中度抑郁,大于73分:重度抑郁[4]。

生活質量評分標準:滿分:100分,分數越高,生活質量越好。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21.0軟件,進行數據分析,采用X2對計數資料進行檢驗,用來表示計量資料,t檢驗,p<0.05表示數據差異對比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前后心理狀況

護理前,兩組焦慮、抑郁評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兩組差異顯著(p<0.05)。如表1。

2.2 比較兩組患者生存質量

護理后,護理組身體狀態評分、物質生活評分、自理能力評分、社會角色評分均高與常規組,對比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如表2。

3 討論

結直腸癌在老年人中較為常見,近些年來,臨床數據顯示,其發病率處于不斷上升的狀態,在全國惡性腫瘤中占居第三位[5]。選擇臨床經驗較豐富的護理人員對患者實施心理干預,有利于提高護理效果;通過與患者進行溝通交流,了解內心想法,拉近護患之間的距離,可緩解患者不良情緒,增強心理健康知識;講述成功案例可使其樹立戰勝病魔自信心,提高患者依從性,改善生活質量。研究結果顯示:護理前,兩組焦慮、抑郁評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兩組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組身體狀態評分、物質生活評分、自理能力評分、社會角色評分均高與常規組,對比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由此可得:心理干預可降低老年結直腸癌患者焦慮評分、抑郁評分,改善生活質量效果顯著,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陳秀貞,黃玉蓮,潘燕.心理干預對老年結直腸癌患者術后心理狀況及生存質量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7,36(2):2721-2722.

陳凱思,徐利果.心理干預對直腸癌造瘺者的護理效果分析[J].實用臨床護理學雜志,2018,3(23):120-121.

謝玉娜,王曉燕.分級心理護理對直腸癌患者希望水平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慢性病預防與控制,2017,25(9):683-684.

薛嵐,梅志紅,劉 揚.心理干預對癌癥病人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華護理雜志,2018,10( 37):787-788.

楊樺,焦改梅.心理干預對腫瘤患者康復期的影響[J].中國腫瘤臨床與康復,2017,23(11):1394-1396.

猜你喜歡
心理干預生存質量
尿毒癥患者血液透析期的心理干預
中醫藥干預對糖尿病患者生存質量的影響研究
自擬柴芍益胃湯在老年消化性潰瘍治療中的應用價值分析
淺析精神障礙患者康復期的心理干預
早期康復訓練在急性腦卒中患者生存質量改善中的價值探討
社區在冊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質量及影響因素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