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發性干燥綜合征合并TSH異常的患者口腔菌群改變的相關因素研究

2019-09-28 02:48黎聲飛
健康必讀·下旬刊 2019年10期
關鍵詞:干燥綜合征真菌

黎聲飛

【摘 要】目的:定量分析原發性干燥綜合征合并TSH異?;颊呓M和健康對照組口腔內真菌菌量,為探尋敏感、快速和準確的原發性干燥綜合征合并TSH異常診斷方法及其臨床早期診斷和防治提供有價值的參考依據。方法:研究對象為我院風濕科原發性干燥綜合征合并TSH異常的患者15例,門診診斷為原發性干燥綜合征20例,在我院體檢中心健康人群20例,收集受試者的唾液含漱液樣本,采用實時熒光PCR方法,定量比較兩組口腔各致病真菌數量。結果:口腔含漱液中熱帶念珠菌和近平滑念珠菌每克基因中拷貝數對數的均值原發性干燥綜合征合并TSH異常的患者,原發性干燥綜合征分別為10.6±1.07和9.47±4.86,明顯高于健康對照組的8.30±3.82和5.24土6.05,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白色念珠菌仍是原發性干燥綜合征合并TSH異常的患者主要檢出念珠菌,但原發性干燥綜合征合并TSH異常的患者口腔內熱帶念珠菌和近平滑念珠菌的數量明顯高于對照組,本研究為原發性干燥綜合征合并TSH異常的患者臨床有針對性的用藥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干燥綜合征,口腔黏膜;真菌

【中圖分類號】R781.3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19)10-03--01

干燥綜合征(ss)是一種主要累及外分泌腺體的慢性炎癥性自身免疫病。由于其免疫性炎癥反應主要表現在外分泌腺體的上皮細胞,故又名自身免疫性外分泌腺體上皮細胞炎或自身免疫性外分泌病。臨床上主要表現為干燥性角結膜炎,口腔干燥征,還可累及其他多個器官如甲狀腺,腎,呼吸系統及消化系統等,干燥綜合征的病因和發病機制尚未完全清楚,在遺傳,病毒感染及細菌感染等多種因素共同作用下,導致機體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的異常反應。本研究旨在通過測定和分析原發性干燥綜合征合并TSH異常的患者口腔菌群改變的相關因素,探討其與原發性干燥綜合征合并TSH異常的相關性,從而為原發性干燥綜合征合并TSH異常的患者提供風險預測指標,并為進一步預防治療提供依據。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選取2016年12月-2018年12月期間符合2002年修訂的干燥綜合征的國際分類標準在我院住院診斷原發性干燥綜合征合并TSH異常的患者15例,門診診斷為原發性干燥綜合征20例,在我院體檢中心健康人群20例,3組患者3個月內均未服用抗生素,未行牙周治療,非妊娠哺乳期婦女。

1.2 方法:采用我院風濕科實險室免疫化學法測定患者抗SSA,抗SSB ,血沉,CRP,檢查記錄口腔疾病狀況,用干棉球擦去受試牙的齦上菌斑,無菌取菌環采集齦下菌斑,取0.1ml分別接種在專用厭氧培養基、二氧化碳噬纖維菌、MS、乳桿菌、放線菌、大腸埃希菌、金黃色葡萄球菌、銅綠假單胞菌選擇性培養基上,厭氧菌培養5 d,微需氧菌培養2d。用梅里埃全自動微生物鑒定儀進行細菌鑒定,并進行菌落計數。并收集整理患者其他臨床資料.

1.3 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資料采用SPSS 16.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數據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計數資料比較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各樣品FQ—PCR檢測結果及分析 根據FQ.PCR原始檢測結果,根據DNA濃度,換算為每克DNA中各基因的拷貝數的對數,比較兩組樣本中各致病真菌主要致病菌數量差異。白色念株菌、克柔念珠菌、熱帶念珠菌、光滑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5種念珠菌每克基因中拷貝數對數的均值pSS組均高于健康對照組,其中熱帶念珠菌和近平滑念珠菌基因拷貝數在兩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2 氟康唑敏感菌株在兩組間FQ—PCR檢測結果比較氟康唑抗真菌譜(包括白色念株菌、近平滑念珠菌、熱帶念珠菌、都柏林念珠菌)對光滑念珠菌的活性降低,對克柔念珠菌無活性。根據各菌屬對氟康唑的抗藥性,分別計算在試驗組和健康對照組中定量結果差異,結果顯示氟康唑敏感菌株在兩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3 討論

干燥綜合征又名自身免疫性外分泌腺體上皮細胞炎,是一個主要累及外分泌腺體的慢性炎癥性自身免疫病。SS免疫性炎癥反應主要表現在外分泌腺體的上皮細胞。臨床除因唾液腺和淚腺受損功能下降而出現口干、眼干外,尚有腺體外其他器官受累而出現多系統損害的癥狀.其血清中有多種自身抗體和高免疫球蛋白[1]。橋本甲狀腺炎又稱慢性淋巴細胞性甲狀腺炎。是一種較常見的器官特異性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疾病。其病理變化主要是甲狀腺組織內淋巴細胞浸潤。臨床上患者出現明顯口腔干燥,嚴重者感舌、頰及咽喉部黏膜灼熱,味覺失常,言語、咀嚼及吞咽均很困難[2]。由于唾液減少,患者易合并真菌感染,感染率為51%-87%,而且真菌感染病情易反復,不易控制。目前臨床上采用的有關念珠菌感染的實驗室檢測和鑒定方法以涂片和培養為主,存在一定局限性,如真菌培養耗時長,約需1~4周,而且容易受到外界污染。近年來,隨著分子生物學技術的發展,很多方法都可以用來真菌定量研究,近年來,國內外許多學者開始研究利用熒光定量PCR技術檢測真菌。本研究同時在原發性干燥綜合征合并TSH異常的患者患者口腔真菌感染的定量分析方面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可實現對口腔念珠菌感染菌種的鑒定和定量分析一步完成,有助于該疾病的早期診斷,避免漏診。對氟康唑敏感和不敏感菌株進行分組后統計發現,原發性干燥綜合征合并TSH異常的患者組的氟康唑敏感性菌種總量比健康對照組高,且兩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而非氟康唑敏感性菌種兩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上述結果對干燥綜合征伴發真菌感染的臨床用藥選擇提供了一定的依據,即臨床醫師可根據不同患者口內念珠菌的檢出情況有針對性地選擇抗真菌藥。

參考文獻

顧東風,楊文杰等.干燥綜合征的患病率[J].中華風濕病雜志,2015,22(4):181 -186.

吳善玉,全貞玉.干燥綜合征與TSH的相關性[J].中國慢性病預防與控制,2013,22(1):50 -52.

猜你喜歡
干燥綜合征真菌
真菌感染的常規檢驗方法
千奇百怪的真菌
奇趣的真菌王國
真菌對我們的幫助
致命真菌
B細胞刺激因子及其受體在干燥綜合征發病機制中的作用進展
原發性干燥綜合征126例臨床特點分析
張之文教授治療干燥綜合征經驗總結
干燥綜合征陰虛津虧證的中醫治療
基于數據挖掘的龍華醫院風濕科治療干燥綜合征用藥規律與特色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