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區域創新免疫系統的要素構成與免疫過程研究

2019-10-10 04:09蘇屹閆玥涵
關鍵詞:免疫系統

蘇屹 閆玥涵

摘要:以人體免疫學為基礎,將政府及產學研合作促進會、政府政策、創新文化隱喻為區域創新系統免疫系統的免疫器官、免疫細胞、免疫分子等基本組成要素。區域創新系統擁有與人體相似的抵御威脅的防線,可以分為非特異性免疫反應和特異性免疫反應。非特異性免疫反應可以分為識別階段、免疫效應階段,特異性免疫反應需要經歷識別階段、活化增殖階段、免疫效應階段。根據區域創新系統非特異性免疫反應和特異性免疫反應的實例分析,提出從提高區域創新系統識別風險的能力、增加再次免疫應答的機會兩個方面提高區域創新系統的免疫能力。

關鍵詞:區域創新系統;免疫系統;特異性免疫;非特異性免疫;創新文化

中圖分類號:F124.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5595(2019)03-0017-08

習近平在2018年4月的博鰲亞洲論壇演講中強調,我國要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區域協調發展戰略,使區域內部發展均衡。區域創新的發展是經濟發展的基礎,是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根本保障。無論是區域創新系統內部的收益分配不均、區域創新系統間的人才流失或是國家的新戰略提出、經濟危機、技術突破等,都會對區域創新系統的穩定發展產生一定的沖擊。而區域創新免疫系統可以有效化解這些沖擊,確保區域創新系統維持自身的健康穩定。借鑒人體免疫學相關理論,分析區域創新系統免疫系統的基本構成要素,以及其免疫過程,可以為建立高效的區域創新免疫系統提供理論借鑒。

一、文獻回顧

區域創新系統是以地理省域劃分的由創新環境和政府、產學研合作促進會、企業、科研機構、大學、金融機構、中介機構等創新主體組成的以創新為目的的社會系統。區域創新系統是結合地域及系統思想形成的多個相互作用的行為主體及所處復雜環境構成的促進技術擴散網絡國家創新系統的重要單元,可解釋區域層面的創新活動并解決相關經濟與創新問題。區域創新系統的穩定發展能體現該區域的良好創新能力,可促進經濟增長,加快建設國家創新系統。近年來學者對區域創新系統的研究主要有如下幾個方面。

(1)區域創新能力的差異分析。樊杰等指出我國各地區區域創新能力的差距顯著,并說明了區域創新能力及區域發展水平二者的關系,指出科技創新能力對區域發展格局有一定影響。[1]楊浩昌等認為各地區有明顯的區域差異,區位的優勢更有利于技術創新的擴散,但高技術產業集群的培養可以提高區域創新能力。[2]呂夢月等利用Moran散點圖來反映不同空間區域的創新能力和知識溢出效應,并與經濟能力相對應地得出制約創新能力的又一重要因素——經濟水平。[3]Christoph Hauser等認為區域創新方面的差異無法通過一個復合創新指標體現出來,驅動力的影響是創新差異的原因,掌握有關創新的相關驅動因素的知識有利于設計有效的創新政策。[4]

(2)協同創新。對區域創新系統協同創新的研究主要包括區域創新系統內部的協同發展和兩個及兩個以上區域創新系統的協同發展。區域創新系統內部的知識外溢是對資源的內部共享,區域創新系統本身就是通過整合資源協同創新活動而催生出來的,因此系統內部存在協同發展。蘇屹等為描述區域創新系統主體、資源、環境三個子系統之間復雜的相互作用和合作導致的整體功能大于單獨功能的協同效應,構建了協同演進模型。[5]對于區域間的協同發展,很多學者都發現省際間的知識存在溢出現象,李婧認為創新系統知識的外溢和吸收程度與知識溢出效應有關,為解決不同區域的知識創新產出不均衡的問題,區域創新系統應提升開放水平,積極引進先進的知識技術,并將其轉化為自身的創新能力。[6]

(3)開放式創新。開放式創新是一種趨勢,Wim Schwerdtner根據在區域內興起的“區域開放式創新路線圖”框架確定了它的主要原則,并明確了可復制到其他地區的可持續性評估方法。[7]Lindomar Subtil de Oliveira研究了在區域創新體系中實施開放式創新戰略的挑戰,分析并確定了成功實施區域創新系統開放式創新的七個決定因素。[8]徐佳等分析了區域創新系統在開放式創新視角下的演化路徑,發現雖然大多數地區仍處于封閉式階段,但他們認為突破區域邊界與外部鏈接可有效提高創新效率。[9]在系統開放狀態下的多區域合作方面,毛漢英對京津翼三省市進行了研究,闡述了協同發展政策目標下的發展策略,為區域一體化打下了基礎。[10]

(4)區域創新績效。國內很多學者利用DEA模型對區域創新績效進行了評價,近年來不同學者從不同角度分析了區域創新績效[11-13],有基于過程視角的創新績效比較[14],基于因子分析視角的協同創新績效評價[15],基于吸收能力視角的績效影響分析[16]。還有學者分析了區域創新績效的影響因素,包括單一要素投入[17],創新要素的空間分布[18]、不同種創新要素集聚[19]、知識溢出[6]、創新要素流動[20]、產權清晰程度[21]等。國外學者Petr Hajek等基于遺傳算法模型利用相關歷史數據,準確有效地預測了各種創新產出,解決了區域創新績效預測問題,能為區域政策的制定提供最佳援助。[22]

(5)創新生態系統。2003年創新生態系統概念的提出,是我國研究區域創新生態系統的開始。黃魯成首次提出區域技術創新生態系統的概念,他對比了區域技術創新系統與生態系統的構成要素,將生物學研究范疇應用到區域技術創新系統中。[23]吳金??偨Y了三種不同范式的創新生態體系理論,用自然界生態的多樣性、共生、演化的規律現象類比區域創新體系特性,并根據生態體系的均衡、穩定的特征給出了創新生態體系的定義。[24]在此基礎上國內外學者關注與創新系統的區別,現已進入到延續創新生態體系投入產出非線性的第三范式創新生態系統時段。陳潔等根據構成區域生態創新系統的需求組成元素的能力和目標三個階段構建了可連接多個對象的三螺旋模型。[25]鄒曉東等梳理了創新過程中社會網絡到知識網絡的演化,強調了大學在創新生態系統中的關鍵作用并提出研究議題。[26]陸燕春等認為區域創新系統是以各創新主體種群相互聯系為主的類生態系統。[27]李其瑋等將已有的關于創新生態系統的研究劃分為內核層、核心層、擴展層和衍生層。[28]Andrzej Pawlak描述了生態位技術創新生態系統,并對資源有限和缺乏世界級技術的地區進行了技術創新的優化。[29] 結合協同創新理論,孫麗文等將生態位模型應用到京津翼地區,提出了京津翼一體化發展各地的優劣勢。[30]鐘榮丙研究了“互聯網+”和“中國制造2025”兩個國家戰略融合中協同創新的必要性,以及兩個戰略對協同創新生態體系的影響。[31]張敏等認為只有創新群落、創新環境和文化這些正確元素的正確組合才能構成區域創新生態系統,且該種組合方式是生命力最強的“熱帶雨林”式的,此時區域創新生態系統具有熱帶雨林系統生態系統的復雜多樣、互相依賴、包容進化的特點,同時提出了區域創新生態系統的實現方法。[32]

很多學者通過不同方法對區域創新生態系統進行了評價。郭燕青等利用生態學的重要理論生態位理論,構建了創新生態系統的評價模型。[33] 孫琪

利用熵值法和 TOPSIS 法對浙江省內所有城市進行了產業創新生態系統評價,并提出了面對區域內發展不平衡的有效措施。[34]丁浩等通過構建耦合協調模型,對山東省區域經濟與生態系統的耦合協調關系進行了時空雙維研究。[35]

陸燕春等從4個方面共32個評價指標利用熵值法對我國30個?。ㄊ?、自治區)創新生態系統的競爭力進行了評價。[27]

目前對區域創新系統的研究已涉及生物學領域中自然界生態的規律現象,但還沒有從生物學中重要物種“人類”抵御病菌、健康生存的角度來研究區域創新系統的文獻。本文以免疫學為基礎,研究區域創新系統免疫系統基本構成要素與免疫過程,探究確保區域創新系統健康發展的有效途徑。

二、區域創新系統免疫系統的基本構成要素

區域創新系統的免疫系統可以分為免疫器官、免疫細胞、免疫分子三種基本要素,分別對應政府及產學研合作促進會、政府政策、創新文化,其是區域創新系統免疫結構的基本單元。

(一)免疫器官

將區域創新系統的創新主體(政府、產學研合作促進會、企業、科研機構、大學、金融機構和中介機構)視為人體的所有器官,其中,政府及產學研合作促進會具備強大的免疫能力,可稱為區域創新系統的免疫器官,二者分別擔任中樞免疫器官和外周免疫器官。

政府是區域創新系統的一級免疫器官——中樞免疫器官,是吞噬細胞、成熟的T淋巴細胞和B淋巴細胞等執行免疫功能的免疫細胞產生與成熟的場所,是免疫功能建立的根本。政府出臺的政策即為區域創新系統的免疫細胞,政府則是各種政策成熟的場所。

產學研合作促進會是區域創新系統的二級免疫器官——外周免疫器官。產學研合作促進會是接受政府指導并結合自身區域的資源優勢產生適應本區域的組織,是政府產生的成熟的免疫政策定居的地方,是政府和產學研單位間的橋梁和紐帶。一方面,能服務于各創新主體,感知到任何創新主體是否存在無法解決的危機,促進各主體之間的溝通協作,充分認知風險事件的特征并確定處置方案;另一方面,能爭取中樞免疫器官的政策支持。在獲取到政策支持后,產學研合作促進會通過宣傳、貫徹政府關于產學研合作方面的各項方針、政策,促進技術轉移、成果轉化和產業升級,對產學研合作過程中遇到的危機產生免疫響應。

產學研合作促進會是區域創新系統唯一的外周免疫器官,發揮著類似人體全部二級免疫器官的作用。一方面,產學研合作促進會開展創新教育、培訓工作,普及創新創業知識,清除不符合當前需求的陳舊觀念,如同人體外周免疫器官之一脾臟可以清除衰老的細胞、抗原及異物。另一方面,產學研合作促進會可及時發現企業、高校、科研機構、金融機構和中介組織這些器官存在的問題,作用與人體遍布全身非黏膜部位的淋巴通道匯集處、成群分布于內臟器官門附近的外周免疫器官之一淋巴結相同,充當存在于企業、高校、科研機構、金融機構和中介組織這些器官周圍的淋巴結。人體在遇到細菌、病毒等異己時,組織或器官的淋巴液均引流至局部淋巴結產生反應性增生使淋巴結腫大,提示其引流區域內的器官存在病變或炎癥,其是人體疾病的報警裝置,同時淋巴結是免疫應答反應的場所,有過濾和免疫作用。區域創新系統中的產學研合作促進會可以及時發現這些器官存在的問題進行預警,也能利用已有“方案”直接解決各“器官”的危機,如圖1所示。

(二)免疫細胞

政府的政策總能為區域創新系統的穩定發展提供幫助。政府的政策如同在人體內由中樞免疫器官產生的干細胞分化而成的不斷循環和更新的免疫細胞,使區域創新系統始終保持均衡的免疫功能。其中部分政策主要參與區域創新系統的非特異免疫應答,還有一部分政策是能產生特異性免疫應答的“淋巴細胞”。

發揮非特異性免疫能力的免疫細胞能利用現有的非特異性政策處理資金支持、專利保護等幾乎全部區域都會遇到的共性問題,其在特異性免疫應答中十分重要。未成熟的非特異性免疫細胞從局部感染組織遷移到外周免疫器官并發育成熟,它們作為抗原呈遞細胞或者激活特異性免疫細胞過程中的信號,通過加強非特異性免疫細胞的作用等形式參與特異性免疫的效應過程。區域創新系統原有創新文化產生的基礎政策可發揮類似的作用。首先對具有相同特征(不符合原始區域創新文化)的抗原進行識別,產生免疫保護作用將其清除,當區域創新系統的原有政策不能應對隨發展趨勢產生的威脅時,原有的政策支持會在系統遇到威脅時通過信息的傳遞經產學研合作促進會發展為更為成熟的政策。若此時這些政策仍舊無法應對面臨的困狀,抗原超過非特異性免疫范疇只能向下傳遞急需發現問題的信號并上報解決問題的方法、向上傳遞及時頒布新的政策的信號以加強原有政策的執行力度參與并協助特異性免疫。

(三)免疫分子

區域創新系統的免疫作用主要由創新文化發揮。創新文化可以指導區域創新系統內部成員思想、行為,隨著政府應對問題政策的調整而更新,是區域創新系統免疫系統的免疫分子。免疫細胞固然重要,但真正在免疫應答中起作用的不是免疫細胞,執行免疫功能的是由免疫細胞合成和分泌的免疫分子。隨政府政策調整而更新的創新文化發揮抗體、淋巴因子、補體等免疫分子的作用:促進免疫反應并阻止抗原傳播、清除被感染細胞、溶解細菌和病毒。

三、區域創新系統的免疫過程

區域創新系統擁有與人體相似的抵御威脅的防線,分為非特異性免疫反應和特異性免疫反應。兩種免疫應答相互依存,密切配合,實現對區域創新系統的保護,免疫過程如圖2所示。

(一)非特異性免疫過程

區域創新系統在遇到有礙穩定發展的問題時首先進行的免疫防御是非特異性免疫。區域創新系統的非特異性免疫是未接觸威脅就有的固有防御能力,由初始創新文化賦予。每一個區域創新系統的初始創新文化均為主體分工合作共同推進區域經濟的增長,即產學研合作促進會促進企業與其他創新主體的合作行為、大學及研究機構為創新企業培養人才加快知識轉化、中介服務機構和金融機構為區域創新系統提供服務和資金。

(1)非特異性免疫應答首先進入識別階段。區域創新系統的非特異性免疫細胞是區域創新系統已有的政策,識別有礙穩定發展的問題時與人體非特異性細胞識別抗原相同,不具備高度的特異性,能識別全部“異己”,不能識別出這些問題的具體特征??勺R別所有與初始創新文化相悖的問題,原理與人體通過一類模式識別受體識別病原體及其感染細胞表面共有的特定表位分子相同。

(2)非特異性免疫應答免疫效應階段。對已有的所有政策整合,發揮免疫細胞趨化募集作用,當區域創新系統內外部環境不利于區域創新系統穩定發展時,可處理內部資源分配不合理、利益分配不均衡等已預測到的、已有政策可解決的問題,立即集中全部政策力量吞噬、殺傷、清除有害現象,以阻擋各種威脅影響到區域創新系統或重要器官內部。由于非特異免疫能力有限,雖大部分問題在此得到解決,但區域創新系統仍會產生危機,需要借助特異性免疫應答。在非特異免疫發揮作用的同時,處理了部分問題的政策連同剩余問題會遷移到產學研合作促進會,對應人體未成熟樹突細胞和吞噬細胞(二者均為非特異性免疫細胞)加工處理抗原并遷移到外周免疫器官發育成熟的過程,為特異性識別提供必要條件,使抗原具備免疫原性,啟動區域創新系統的特異性免疫。

(二)特異性免疫過程

區域創新系統的特異性免疫功能會在非特異性免疫之后發揮,是維持區域創新系統穩定發展的重要保障。此時現有的創新文化無法發揮作用,如同抗原已經突破人體的第一、二道防線,需要借助政府及產學研合作促進會(免疫器官)和政策(免疫細胞)發揮主要作用的特異性免疫。免疫應答發生在作為外周免疫器官的產學研合作促進會中,是對區域創新系統受到的不同沖擊尋找不同的免疫處理方案,進行特異性免疫。

特異性免疫應答視情況采取不同種免疫方式: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往往先進行體液免疫。在區域創新系統的內部環境發生異常時切斷傳播源頭,控制抗原的影響范圍,阻止風險傳播。當情況嚴重時,抗原已經侵染到細胞中,細胞免疫針對創新系統存在的問題發生淘汰式免疫,直接清除。兩種免疫方式相互配合,運送有效的免疫分子到需要幫助的位置,幫助區域創新系統渡過難關。無論創新系統采取哪種方式都會經歷與醫學領域中人體特異性免疫應答相同的三個階段。

(1)識別階段。區域創新系統會對危機進行特征識別,與人體對抗原表面的抗原決定簇識別相似。確定該種情況是該系統初次遇到未曾處理過的還是曾經遇到過并儲存在“信息庫”中的一類抗原,如果是則能加快免疫速度。識別過程是區域創新系統選擇與之相匹配的戰略、形成應對方案和最優方案的前提。

(2)活化增殖階段。在確定為特異性免疫范疇內的抗原之后,區域創新系統的原有政策在刺激下處于可更新狀態,相當于識別抗原后的淋巴細胞發生活化。各創新主體會立即找尋應對的方法和需要獲得的政策支持,政策的增殖分化過程中數量逐漸增多且各有不同,經過有效選擇,使某一分化而成的政策繼續發育,直到可有效處理某一時間區域創新系統遇到的危機。同時將該種處理特定危機的政策形成記憶,儲存到區域創新系統的“信息庫”中,這類似在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中發揮主要作用的B淋巴細胞或T淋巴細胞通過增殖和分化,獲得功能特性,產生具殺傷能力的效應細胞,促進反應的細胞因子、抗體等和留存在體內的記憶細胞。當下次遇到“信息庫”中已有的會威脅健康的情況,即可找尋組織記憶,利用已有的經驗直接進行更快速更強烈免疫反應,有效維持區域創新系統的穩定。隨著時間的推移,區域創新系統所能解決的問題數量持續增加,可增強其對抗沖擊的能力。

為增加區域創新系統找尋到應對方法的機會,需借助類似人體的特異性免疫過程中涉及的淋巴循環和血液循環互相補充組成的可遍及全身的循環系統。對區域創新系統而言,信息流充當自身系統的循環系統。信息的流動如同分布于外周免疫器官的免疫細胞經過淋巴循環最后匯集到一起返回血循環,重新合理分布于全身免疫器官,即各創新主體的周圍。將產學研合作機構從各主體獲取的危機信息類似淋巴循環傳遞到中樞免疫器官——政府,政府則根據創新主體提出的要求,爭取將已有政策、制度增殖為能清除有害異己的多種新政策、新制度(淋巴免疫細胞),經此信息循環,直到選擇出體液免疫或者細胞免疫方式下可消滅威脅的一種方法,在抗原的刺激下分泌免疫分子——創新文化。在人體免疫過程中,受抗原刺激后一部分淋巴細胞會因受到抗原刺激而活化增殖,移動到外周免疫器官內部退出循環,另一部分未活化的淋巴細胞繼續參與循環;在區域創新系統中,為保證區域創新系統始終保持創新運作活力,信息循環持續進行,新政策新制度會不斷產生和更新,為遇到的沖擊逐一尋求新的解決辦法,已解決的問題就不會再參與循環,而是進入下一免疫階段。

(3)效應階段。找到解決方法以后,區域創新系統會根據所選特異性免疫方式解決特有問題。一種是類似進行體液免疫的免疫細胞活化增殖和分化后分泌具有中和作用的抗體,進入循環系統遷移到相應部位處理抗原,以阻止擴散的方式使區域創新系統免受更深程度的侵害。另一種是類似抗原已經受侵染細胞這類情況進行的破壞細胞形式的細胞免疫,直接消滅危機。兩種方式發揮的效應均應歸功于區域創新系統的免疫分子(創新文化)。創新文化根據政府的政策而實時更新,系統內部成員會根據更新后的創新文化共同努力化解危機,阻止有礙區域創新系統穩定發展的問題持續擴散或直接淘汰不恰當的創新文化。在這一階段中會出現一些問題,比如當傳統的含有較多資源型產業的區域在節能環保的要求下逐步開始向新能源產業區域轉型,此時的創新系統會出現減產和生產成本增加的情況,區域創新系統自身暫時會出現不適應的情況,就像人體在受到抗原侵犯時的第一反應發燒一樣,感到不適,但實際上是使體溫提高一點減緩細菌或者病毒的滋長,區域創新系統在以有效的行動來阻止節能環保要求對系統本身的更深程度的影響。

四、區域創新系統免疫實例分析

(一)非特異性免疫實例

在產學研合作過程中當缺乏第三方評估機構時,企業的收益預估與大學和科研機構投入成本的計算有所偏差,可能會出現雙方無法解決利益分配的問題而導致合作難以進行。這類問題可通過雙方溝通達成協議的方式解決,協議處理這種契約化方法是已有的專利法提供給區域創新系統的解決方法,該類問題可由區域創新系統的非特異性免疫解決。當企業向大學和科研機構在一次性支付全部技術費用后,發生成果無法創造預想的價值的情況時,由企業單獨承擔風險損失會導致企業的合作意愿不強。此時的雙方協議并未能保障產學研合作的成功,需要政府頒布針對產學研合作的法律條款解決利益分配問題,需要激活免疫過程的下一階段特異性免疫應答,使同類問題可被免疫系統迅速解決。

(二)特異性免疫實例

(1)近年來高校畢業生及優秀人才偏好流動到擁有良好科技基礎、有著良好的創新環境和政策支持體的靠近全國的經濟金融中心或中央政府部門地理位置的省、直轄市,造成部分區域高端人力資源缺失。由于創新系統自始以來都竭力營造有利于引進人才的區域環境,當區域創新系統遇到此種不利于產學研合作問題時,不需要具體分析形成特定政策,而采用非特異性免疫中政府的激勵政策即可解決人力資源問題,維持區域創新系統的穩定。隨著時代的發展,區域創新系統內部出現的一些新興產業對人才有了更高的要求。例如:不培養高端物流方面的專業人才,僅擁有具備偏重道路運輸的物流工程方面的人才是不能滿足高端物流的需要的;不培養擁有大數據思維、具備大數據處理能力、可解決數據安全問題的能發揮大數據潛在價值的人才,就無法使各行業獲取的客戶消費習慣等這些難收集、難處理的數據創造更大的價值。此時已有的政府政策已無法普遍處理,必須通過特異性免疫識別具體的專業設置缺口,進行特異性免疫應答。

(2)新國家戰略的提出是區域創新系統穩定發展必須面臨的挑戰。當我國提出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時,由于經濟帶涉及的九省二市快速發展城鎮化進程,導致了工業排放量大,資源環境壓力大,各區域創新系統產生資源與生態環境問題;各區域在招商引資方面存在優惠政策的競爭,且長江沿岸的區域創新系統存在競爭大于合作的問題,急需建立統籌協調機制;國家級新區的建立為了自身的快速發展易擠占周邊資源,對周邊區域創新系統來說這種同質化競爭是對自身穩定健康發展的巨大沖擊,還會出現因國家戰略涉及到的地區有限,產生暫時性優惠政策失衡的問題。由于區域創新系統無法掌控國家層面的戰略,事先并沒有有效的免疫策略,非特異性免疫無法處理國家戰略與區域戰略不同步帶來的沖擊,需要借助特異性免疫的幫助。

(3)區域創新系統的發展會受到經濟危機的沖擊。經濟學家們在尋求各種方式預測危機到來的時間,但由于無法掌握復雜要素引起質變的數量界限,既使經濟危機的爆發有一定的周期也無法準確確定發生時間。當經濟危機對區域創新系統產生沖擊時,創新系統的非特異性免疫政策無法處理產生原因不同、涉及范圍存在差異的經濟危機,只能通過緩慢的初次特異性免疫并依據國家的擴大內需等政策,結合自身的創新水平進行適應性變革,有效避免路徑依賴,使經濟水平回升,確保創新系統的穩定發展。應對經濟危機的沖擊,這種創新系統特異性免疫的方式可對應為體液免疫,政府在危機后的引導投資者、加大投資力度等政策都是阻止問題的持續擴散,以實際行動阻斷威脅蔓延對區域創新系統健康的影響,化威脅為機會。

(4)突破式技術變革是對區域創新系統傳統理念的沖擊。它的爆發對現有技術產生替代效果,不僅會引發現有產業為改進技術大幅投資,還會改變商業模式爭取競爭優勢。人工智能技術變革的產生會打破區域創新系統原本穩定的狀態,越來越多的行業會逐漸與人工智能緊密結合,如影響制造業原本的生產方式、推進汽車工業的數字轉型。區域創新系統需要激活特異性免疫應答應對突發技術變革對區域創新系統的影響,適應人工智能趨勢。政府為保障其他行業與人工智能結合后的創新發展,需要制定鼓勵政策和產業規范標準。創新文化應在此過程中添加與人工智能相關的文化,在特異性免疫中發揮規避潛在風險的能力。

五、提升區域創新免疫能力的方法

區域創新免疫系統是區域創新系統穩定發展的保障,區域創新免疫系統的狀態與人體免疫系統的狀態相同,并非時刻保持完美狀態。通過對免疫系統要素構成及免疫過程的分析,我們可從免疫過程中尋找完善免疫系統的方式,具體可從以下兩個方面提高區域創新系統的免疫能力。

第一,提高區域創新系統識別風險的能力。由于新型外部沖擊初期尚未表現出免疫系統可識別的特點,免疫機制未能有效識別風險并采取措施,導致錯過產生免疫應答的最佳時機,使區域創新系統受到外部沖擊的威脅。因此,需要從根本上解決識別能力的問題。區域創新文化是區域創新免疫系統發揮作用的免疫分子,通過信息循環不斷尋找解決方案,最終更新為可指導創新系統成員對抗沖擊的文化。強化塑造區域創新系統的風險管理文化,提升系統成員對風險的敏感性,將風險意識貫通于創新活動之中,力求第一時間識別出影響區域創新系統穩定發展的抗原。

第二,增加再次免疫應答的機會。初次特異性免疫產生的記憶可使再次免疫應答的效果更強,產生區域創新免疫系統的理想效果。醫學領域中,常常為了激發產生再次免疫應答的特異性免疫進行后天感染或利用人工接種疫苗進行免疫學預防,提高免疫能力、控制傳染性疾病、降低腫瘤的發病率。為了有效提升區域創新系統對抗沖擊的能力,區域創新系統可進行人工主動免疫,使區域創新系統具備開放性,進行系統內外的信息交流,可以模擬接觸其他區域創新系統遇到的相同的抗原、誘導機體產生特異性免疫應答、制定適合自身的應對免疫策略并留存記憶形成免疫經驗,為下一次自身遇到相同問題做準備。當再次碰到相同問題時根據留存的記憶產生效果更強的作用,使不具有特異性免疫力并且有較大幾率受到同種威脅的區域創新系統獲得保護。

六、結論

本文借鑒醫學免疫理論,根據參與免疫反應的基本組成將區域創新系統的免疫系統與人體免疫系統中參與免疫應答的免疫器官、免疫細胞和免疫分子一一對應,并詳細描述了區域創新系統免疫系統的非特異性免疫及特異性免疫過程。通過本文的分析可以發現,區域創新系統的免疫能力具有隨免疫系統發揮的免疫作用而提高的特點,可為區域創新系統利用免疫預防原理提升自身抵御風險能力提供依據。

參考文獻:

[1] 樊杰,劉漢出. “十三五”時期科技創新驅動對我國區域發展格局變化的影響與適應[J]. 經濟地理,2016,36(1):1-9.

[2] 楊浩昌,李廉水.高技術產業聚集對技術創新的影響及區域比較[J].科學學研究,2016,34(2):212-219.

[3] 呂夢月,蔣濤.我國高技術產業區域創新能力影響因素研究——基于空間相互關系視角[J].戰略研究,2018,11(4):28-31.

[4] Christoph Hauser, Matthias Siller, Thanses Schatzer, et al. Measuring Regional Innovation: A Critical Inspection of the Ability of Single Indicators to Shape Technological Change[J].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2018,129:43-55.

[5] 蘇屹,姜雪松.區域創新系統協同演進研究[J].中國軟科學,2016(3):44-61.

[6] 李婧.基于空間相關的區域創新系統間知識溢出效應評價[J].科技管理研究,2016,36(13):58-66.

[7] Wim Schwerdtner.Regional Open Innovation Roadmapping: A New Framework for Innovation-Based Regional Development[J].Sustainability,2015,7(3):2301-2321.

[8] Lindomar Subtil de Oliveira, Mrcia Elisa Soares Echeveste. Analysis of Determinants for Open Innovation Implementation in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s. RAI Revista de Administrao e Inovao, 2017,14(2):119-129.

[9] 徐佳,魏玖長.開放式創新視角下區域創新系統演化路徑分析[J]. 科技進步與對策,2017,34(5):25-35.

[10] 毛漢英.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機制創新與區域政策研究[J].地理科學進展,2017,36(1):2-14.

[11] 李寧,張佩琪.基于偏好多階段DEA模型的高技術產業區域創新績效評價研究[J].工業技術經濟,2017(2):57-65.

[12] 張博榕.基于兩階段動態DEA模型的區域創新績效實證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6(12):62-67.

[13] 陳志宗.基于超效率——背景依賴DEA 的區域創新系統評價[J].科研管理,2016(s1):362-370.

[14] 郭淑芬.中國內地31省市文化產業創新績效區域比較——基于過程視角科技進步與對策,2016,33(4):31-37.

[15] 王幫俊.區域產學研協同創新績效評價——基于因子分析的視角[J].科技管理研究,2018(1):66-71.

[16] 朱俊杰.區域創新績效提升的門檻效應——基于吸收能力視角[J].財經科學,2017(7):116-128.

[17] 蘇屹.人力資本投入對區域創新績效的影響研究——基于知識產權保護制度門限回歸[J].科學學研究,2017,35(5):771-781.

[18] 黃海燕.區域創新要素及其空間分布與地區創新績效關系實證分析——基于省際面板數據 [J].商業經濟, 2016(4):28-29.

[19] 鄒游.區域創新要素集聚對創新績效的影響研究——基于廣東省實證分析[D].深圳:深圳大學,2017.

[20] 卓乘風,鄧峰. 創新要素流動與區域創新績效——空間視角下政府調節作用的非線性檢驗[J].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17,38(7):15-26.

[21] 王堃,紀宣明.金融集聚、產權結構與區域創新績效——基于中國省際面板的實證研究[J].2018(1):41-50.

[22] Petr Hajek, Roberto Henriques. Forecasting Performance of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s using Semantic-based Genetic Programming with Local Search Optimizer[EB/OL].(2018-02-07)[2018-12-20].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305054818300327.

[23] 黃魯成.區域技術創新系統研究:生態學的思考[J]. 科學學研究,2003,21(2):215-219.

[24] 吳金希.創新生態體系的內涵、特征及其政策含義[J].科學學研究,2014,32(1):44-51.

[25] 陳潔,侯威.基于三螺旋的區域創新生態系統建構模式[J].決策參考,2014(7):11-12.

[26] 鄒曉東,王凱.區域創新生態系統情境下的產學研知識協同創新:理論背景與研究議題[J].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6(6):5-18.

[27] 陸燕春,趙紅,吳晨曦.創新范式變革下區域創新生態系統影響因素研究[J].企業經濟,2016(3):168-173.

[28] 李其瑋,顧新.創新生態系統研究綜述:一個層次分析框架[J].科學管理研究,2016,34(1):14-17.

[29] Andrzej Pawlak. The Ecosystem for Niche Technology Innovation[J]. Procedia Engineering,2017,182:556-562.

[30] 孫麗文,李躍.京津冀區域創新生態系統生態位適宜度評價[J]. 科技進步與對策,2017,34(4):47-53.

[31] 鐘榮丙.“互聯網+制造 2025”的協同創新生態體系研究[J].技術與創新管理,2018,39(1):10-18.

[32] 張敏,段進軍.區域創新生態系統:生成的合理性邏輯與實現路徑[J].創新與創業, 2018(1):36-38.

[33] 郭燕青,姚遠.基于生態位適宜度的創新生態系統評價模型[J].統計與決策,2015(15):13-16.

[34] 孫琪.基于熵值法和TOPSIS 法的浙江省產業技術創新生態系統評價[J].商業經濟研究, 2016(7):212-215.

[35] 丁浩,鄭皓.山東省區域經濟與生態環境的時空協調發展研究[J]. 中國石油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6,32(4):11-17.

責任編輯:張巖林

Abstract: Based on human immunology, government, 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 cooperation promotion association, government policy and innovative culture are metaphorized as the basic elements of immune organs, immune cells and immune molecules of the immune system of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 has a similar defense line to human body against threats, which can be divided into non-specific immune response and specific immune response. Non-specific immune response can be divided into recognition stage and immune effect stage. Specific immune response needs to go through recognition stage, activation and increment stage and immune effect stage. According to the case analysis of non-specific immune response and specific immune response of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 we can improve the immune ability of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 from two aspects: improving the ability of risk identification of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 and increasing the opportunity of re-immune response.

Key words: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 immune system; specific immunity; nonspecific immunity; innovation culture

猜你喜歡
免疫系統
身體的保護傘——免疫系統
行為免疫系統對個體就醫行為傾向的影響*
一類具有抗原性的腫瘤-免疫系統的定性分析
植物免疫系統“合作”御敵
保護好你自己的免疫系統
Staying healthy
飲酒欲望可在大腦中被關閉
神經-免疫系統相互作用的分子機制
過敏癥的新希望
You’ve got questions, she’s got answers (but you probably won’t like them)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