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究文化館加強民營團體建設路徑選擇

2019-10-12 12:46黎立新
藝術大觀 2019年19期
關鍵詞:建設路徑文化館

黎立新

摘要:基于分析文化館加強民營團體建設路徑。首先分析出通過文化館加強組織工作,發揮橋梁作用;組織業務培訓,提供優秀人才;建設工作陣地,創造工作平臺;創新文藝作品,增強競爭實力;強化演員素質,提升演出效果五種途徑,為民營團體進行有效的指導和培訓。從而,逐漸豐富農村群眾的文化生活,增強農村的文化品位,推動民營團體的健康繁榮發展。

關鍵詞:文化館;民營團體;建設路徑

文化館,作為公共文化服務的主要陣地,能夠為農村和基層群眾進行宣傳教育、組織文化活動。其中,民營團體,是文化館的重要載體,對新農村文化的建設具有積極的作用。因此,文化館要加強對民營團體的建設,充分遵循為民、惠民的工作原則,能夠對創新民營團體提供指導方法,發揮出業務骨干的職能,來不斷豐富群眾文化的生活和精神需求。從而,逐漸提升農村文化工作的服務水平,為社會主義文化的發展和繁榮創造有利的條件,推動我國新農村文化的進一步建設。

一、加強組織工作,發揮橋梁作用

由于民營團體,是農村公共文化服務的主要載體,能夠更好地活躍和豐富農村文化的生活,在新農村的文化建設中具有重要的意義。但是當前的民營團體,多數都是自發組織的,不僅缺乏一定的領導者,且團體中還無組織無紀律。因此,文化館要認識到目前民營團體出現的問題,積極有效的來解決問題,推進民營他團體的健康發展[1]。首先,文化館的工作者,可以借助各個鄉鎮文化站圖書室,更為全面的掌握各個村莊民營團體的情況,包括民間藝術的老藝人、文化活動的組織者、文藝骨干以及相關的設備等,詳細記錄,并建立相關的檔案信息,避免出現了解不到位的現象。

其次,文化館要不斷提升組織工作水平,主動與民營團體進行溝通和交流。同時,可以從文化館中,選擇相關的藝術骨干,去民營團體中進行藝術指導工作,給予民營團體真正的歸屬感和親切感,有助于文化館對民營團體的進一步管理。從而,只有文化館發揮出自身的橋檔作用,讓大家互相認識和交流,以便相互學習共同進步。

二、組織業務培訓,提供優秀人才

對于當前的民營團體建設,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一些條件的制約,包括缺乏規范化的管理,科學化的業務培訓等情況,導致大家在實際工作中缺少互相幫助。因此,文化館要主動出擊,不斷強化對民營團體的隊伍建設,為其提供優秀人才。首先,文化館作為基層的文化事業單位,在民營團體的建設上本身就屬于工作范圍和要求。所以,文化館要將大家有效的組織起來,改變缺少領導者的現象[2]。其次,文化館要組織民營團體的業務培訓,不僅是本職工作,還是免費開放工作內容的其中一項。因為文化館在師資資源和培訓資源等方面,都占有一定的優勢。這就需要文化館針對民營團體的實際情況,展開分層的培訓工作,擬定相對應的培訓計劃。

同時,由于民營團體長期在農村演出,集中培訓的條件有限。所以,文化館要不斷增強對民營團體的業務指導工作,結合民營團體的現狀,派遣專業人員去民營團體中,為演出進行現場的指點,這樣不僅實現了對民營團體的培訓,還能減少民營團體的經費成本。并且,通過多樣化的培訓和指導工作,還有效地強化了文化館工作人員的業務能力和綜合素質。

三、建設工作陣地,創造工作平臺

文化館要加強對工作陣地的建設,創造出良好的工作平臺。首先,在我國社會時代的不斷發展下,基層文化館的館舍面積逐漸擴大,且文化活動的功能室也有所增加。因此,文化館要充分利用自身的工作陣地,來實施對民營團體的指導和培訓工作,發揮出本館的作用和效能[3]。其次,文化館的工作者,要積極主動深入到各個鄉鎮的文化站之中,指導其進行工作陣地的建設,讓各個鄉鎮的文化站作為文化館,對民營團體培訓和指導的平臺。

另外,目前很多村里都有文化樓,專門為農村群眾提供文化服務,比如農村圖書室、農家書屋和演出戲臺等,是農村群眾休閑和學習的良好平臺。并且,民營團體基本上都是在農村開展演出活動。所以,文化館可以將各個村的文化樓,作為工作的陣地。

四、創新文藝作品,增強競爭實力

民營團體想要在市場中增強競爭實力,就需要豐富的優秀演出作品??陀^地說,一部好作品就可以拯救一個民營團體。因此,民營團體要不斷創新和優化演出作品,做好劇本的創作工作。首先,因為民營團體的演出市場,主要在農村,所以要圍繞農村的題材,結合農村的人事物,去反映出農村群眾的日常生活和喜怒哀樂,創作出適應基層群眾的文藝作品,盡可能滿足農民的文化需求。

其次,文化館的創編干部、群眾的文藝工作者等人員,要積極參與到民營團體的文藝作品的創作中。比如,文化館可以定期組織創作會議、藝術創作采風等活動,充分調動起各個人員的創作積極性,激發其創作的靈感[4]。并且,文化館要鼓勵農村群眾作者,特別是農村藝術團的編導等人員,協助民營團體進行作品的創作。

五、強化演員素質,提升演出效果

可以說,好的作品只有配合好的演員,才能充分彰顯出作品的思想和內涵。因此,要加強民營團體的演員隊伍建設,讓演員認識到演出的價值和重要性,強化演員的思想素質和職業道德素養,讓每一位演員都能珍惜每一次的演出,把每一次演出都作為最后一次出演,盡最大限度地去詮釋作品。所以,這就需要演員不斷提升自己的演出技能和水平,能夠將表達的人物活靈活現,讓觀眾感受親切和現實,逐漸打動觀眾的心。

同時,演員的服裝、道具和舞美,都是對觀眾的吸引。因此,這就需要及時更新演出的設備,為觀眾良好的第一印象,讓觀眾產生對劇團的喜愛和演出的期待之情。比如,可以從傳統的無字幕,轉化為現代化的多媒體投影;從固定的油畫背景,轉變為電腦的映景等等。從而,只有不斷給予觀眾視覺的沖擊和新鮮感,才能博取觀眾的眼球,贏得觀眾的支持,為民營團體創造良好的市場條件。

另外,一場完美的演出,是民營團體的生命線。只有增強演出的質量和效果,才能促進民營團體的繁榮發展。首先,要根據劇本合理的安排角色,確保演員的外觀長相、情感思想和心理素質等,都能符合劇本的角色要求,促使演員更為輕松的詮釋角色,演出真正的水準。其次,要針對民營團體的演員陣容、服裝和道具等現有條件,來選取相適應的劇本,避免效果適得其反。比如,明明服裝和道具都是現代化,卻非要演古裝劇,結果可想而知。最后,因為民營團體的職員地域復雜,所以需要制定規范化的管理標準,明確責任到個人,從而保障每一位職員都是按照規章制度執行工作。

六、結束語

綜上所述,文化館加強民營團體的建設,為民營團體提供了良好的表演平臺,促進民營團體的健康繁榮發展。通過文化館對民營團體的有效指導和培訓,派遣專業人員去民營團體中,為演出進行現場的指點,不斷強化民營團體的整體素質,使其創作出適應基層群眾的文藝作品,去反映出農村群眾的日常生活和喜怒哀樂,盡可能滿足農民的精神需求,逐漸豐富農村群眾的文化生活,增強農村的文化品位。從而,進一步提升農村文化工作的服務水平,推動我國新農村文化的建設。

參考文獻:

[1]朱才國.基層文化館人才隊伍的建設和社區藝術人才的培養調研報告[J].藝術品鑒, 2019(6):334-335.

[2]藍忠恒.新形勢下縣級文化館在文化建設中的作用探究[J].北方文學,2019(12):184.

[3]田野.傅才武:引導社會力量參與文化館建設[J].文化月刊,2018(11):18-19.

[4]肖公章.文化館總分館服務體系建設是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的重要舉措[J].文化月刊,2018(12):140-142.

猜你喜歡
建設路徑文化館
作品賞析(6)
太陽第一家
作品賞析(8)
作品賞析(6)
作品賞析(2)
作品賞析(4)
舟山江海聯運服務中心建設路徑分析
從依法行政淺談法治政府的建設路徑
試論《弟子規》與校園文化建設路徑
淺談高校后勤管理的制度建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