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代水墨人物的造型藝術

2019-10-14 15:43尹可
藝海 2019年8期
關鍵詞:人物造型當代水墨

尹可

〔摘 要〕中國的繪畫有著數千年的發展歷史,而人物畫作為中國繪畫的分支,有著不可或缺的地位,在不斷地發展中也形成了自己獨有的造型觀,時代的進步與文化的沖撞使中國水墨綻放了別樣光彩。所有的繪畫藝術都離不開造型的參與。中國傳統人物畫逐漸變得成熟。20世紀以來,西方繪畫文化的傳入,使中西文化開始發生碰撞,水墨人物在多個方面得到了發展,藝術家們對水墨人物畫探索也打開了當代水墨人物造型藝術的大門,呈現出多元化局面,中國水墨人物畫體現了藝術家們豐富的創作能力,并且蘊含著巨大潛力。

〔關鍵詞〕水墨;人物造型;當代

一、關于水墨人物造型藝術的發展狀況

(一)傳統水墨人物畫的發展 我國傳統人物畫的造型的出現可以追溯到史前美術的新石器時期,著重表現在出土的一些彩陶的紋樣的裝飾上,此外,許多壁畫、巖畫上也有著諸如此類型的痕跡?!度嗣骠~紋彩陶盆》是仰韶文化的代表,用寬帶紋樣做裝飾分散在盆的周圍,除去三條張著嘴巴顯現牙齒的魚之外,還有人物的造型:圓形的腦袋和臉,鼻子呈幾何形狀,眉毛眼睛也是寥寥數筆來概括。讓人不禁猜想這種紋樣是否與那個時期的宗教信仰有關聯。

在先秦時期,開始得到初步的發展,以裝飾性圖案作為基本元素,也有把人物活動作為主要表達方式的作品。出土的歷史記載最早的西漢時期帛畫《人物龍鳳帛畫》,在帛畫的中下方描繪了一位身份顯貴的女子,身體微傾,雙手合在一起,頭上有一頂華蓋,身下是一條的龍舟,船尾右側方站著白鶴,船下方則有鯉魚,表明龍舟正離開水陸前往天際。

西漢時期繪畫的特點可以分為以下幾點:畫中人物通常以側面為主,她們穿戴的衣冠服飾表明了他們所處的階級及其身份地位,線條的運用具有流暢性,充滿了嚴謹。色彩的使用方面則使用簡單的平涂方法,又或摻雜了渲染的手法,畫面整體呈現風雅高尚的情調。同時期大量的人物畫還出現在東漢的墓室壁畫上面,形象大膽活潑具有創造性;從遠古時期古樸稚拙的形象演變為今天根據不同人物的地位而用不同的手法表達,表明人物畫已經邁入一個比較成熟的時期。

漢代人物的造型藝術發展到呈體系的狀態,隨后的魏晉南北朝傳承了這一特點。眾多畫家的出現,使人物畫在一段時間內得到飛速的發展,呈現出百花齊放的局面。

顧愷之可謂是東晉時期最具有代表性的一位畫家,多畫上層達官顯貴。他以線條的表達為主,其藝術成就不僅表現在他的繪畫技法上,“以形寫神”的繪畫理論直到現在也對我國人物畫畫壇都有深遠影響。

唐代時期以工筆畫為主的繪畫風格,直至五代,水墨人物畫才從工筆中派生出來。宋代梁楷所畫人物與前朝人物有所區別,在形體上注重嚴謹精確的展示,在用墨技巧方面尤其以“減筆”而聞名天下?!稘娔扇藞D》使用酣暢潑墨筆法,富于個性,水墨人物畫的新局面開始出現。

宋元時期的繪畫成就反映在文人畫上,但是相較之山水花鳥的發展并不突出。明清時期東部的沿海地帶城市的一批畫家率先吸取了西方思想,將西方觀念與中國傳統聯結起來發展創新。

傳統的人物畫在早期雖然并沒有嚴格意義上的“造型”,但在畫作中卻能看出對“形”的把控。傳統人物畫在二千多年的傳承里,以線為主要表達方式,通過線條可以表達出疏密、層次、節奏;不束縛于外表的形式,注重傳神寫照。

隨著時代在不斷變遷,20世紀初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也受到外來文化的沖擊,新文化運動下民主與科學的興起使中國的水墨人物畫正式走上了改良道路。

二、當代水墨人物畫中的造型特點

中國畫中最主要的也是最具有代表性的造型形式便是線。在當代一些繪畫人物的作品中看出,線的發展勢頭不如從前那樣強勁了,常表現為線與墨結合,有時甚至在畫面中追尋不到線的蹤跡,與傳統繪畫中線的運用相背離。形態方面的線變少,逐漸趨向于面。在線的層次方面呈階梯狀的分布方式,各個層次不僅有濃淡干濕的變化,不同層次也有縱深之間的參差關系。畫家在表達自己的個人情感的同時,也將主觀的情感賦予在線條運用上富于個性。線條的使用也注意到了留白與形體線的互補,與其他的表達方式很好地結合在了一起,變得不那么生硬與突兀,線的力道運用上,追求灑脫淡然的效果,隱退于畫面。這些線的變化并不意味著作品失去了“中國化”傳統,在不同的畫家的表達方式上有著不同的見解。因此當代人物畫在線的表現方式上不是將傳統的方式全部繼承下來,而是有選擇性的,線依舊用來表現準確的“造型”。

水墨人物創作離不開墨色運用,廣泛地水墨渲染以及潑墨手法是當代水墨人物畫造型中的一個特色。遵循客觀,加入自己的主觀意向,處理協調畫面中的墨色關系。墨色的疊加使畫面視覺感受強烈。大面積地使用墨色和小范圍地用色,讓墨色有著明顯的相對性;將墨色和顏色的明度和純度都加以提高;追求墨色與顏色相交融的形式;用色多而用墨少,以墨線勾勒色彩填充;墨色關系的運用隨著人物畫的發展而不斷得到創新。

三、當代水墨人物畫家造型藝術的特色

中西交融——“徐蔣”水墨人物的開拓與探索?徐悲鴻在寫實水墨方面將中國水墨人物語言與西方繪畫觀念融合于一體,成為水墨人物的開拓者,創作題材以神話寓言故事為原型。他的作品《愚公移山》是以寫實的造型與傳統筆墨相結合的代表作品之一,具有極強的現實意義,表現了中國人民堅強不屈抗戰到底的決心。畫中人物造型多以裸體出現,神情描摹極具生動性,動作鏗鏘有力,是“中西合璧”的典型作品。

蔣兆和則是在水墨人物方面強有力的探索者,他結合中西觀念創新了筆墨技法的表現形式,采用現實主義的手法。代表作《流民圖》被公認為是當時代表性最強的作品。同時期中國人物的造型更多地體現了對人性的呼吁與關懷。還將墨色與素描結構結合起來,縮小了造型與筆墨之間的矛盾。同時他與時代具有很大的銜接性。

揭開歲月的長廊——林風眠的沉郁浪漫?林風眠在吸收了東西方文化的精華和人類文明的優秀成果后,對中國繪畫進行了現代轉型,力求在中西藝術相和諧的基礎上重新塑造民族文化。

他在繪畫形式語言方面具有很深的造詣,吸收西方的構成方式,他在題材的選擇上沒有過多的關注,反而更注重對情緒與審美的表達。人物的造型高度概括,筆墨也簡化,注重形式上的簡單純粹,發展成為一種“抽象美”。

水墨本色下的文藝復興——劉慶和的活性結合?劉慶和的畫中以一種描述性的語言表達精神,以自己獨特的視角表達心中的“現實世界”,不照抄照搬生活中的具象物體,注重表達物體所反映的本質精神。劉慶和把西方中素描明暗形體結構和筆墨結合起來,也將線條與沒骨畫法結合起來,國畫韻味更足。怎樣才能讓中國畫注入時代的新鮮感,將中國傳統水墨語言和西方的繪畫觀念融合,成為劉慶和思考的問題?;恼Q的人物造型,是他的特色,用怪誕扭曲的造型,弱化人物形體,用主觀情感來描摹客觀對象,突出了個性。

水墨里的宣泄——周京新的恣意灑脫?周京新在水墨人物中形成了自己的“水墨雕塑”語言,內容與形式不再保持獨立性,形體的塑造變得筆墨化,筆墨又呈現出雕塑感。骨中有線,有濃有淡,線、墨、面不分彼此融會貫通,強調用水墨“做加法”來表現畫面的豐富性,力求精密。墨色與水的交融使墨色之間有了自然留下繁密的空隙,具有透氣感,氣勢在畫面非比尋常。周京新作為新時代畫家,將水墨的意義和內涵重新解釋。

結 論

水墨人物造型變化的背后,實質上是社會生活和生存環境的變化引起人們對現實世界的不斷思考。我們從傳統中釋放出來,又用新的角度重新去思考傳統,有利于我們做出更為理性的選擇。

在每個時期當中,如何將傳統與現代的民族的與世界的文化融合,是每一代畫家都必須面對的問題。畫家從自身出發,依據社會背景表達個體感受,形成具有符號性的個人語言,既與傳統之間有著相互的聯系,又不墨守成規落入俗套。在自身語言風格形成過程中,難免會對別人進行借鑒,它的產生、發展與成熟需要長時間沉淀,成為具有代表性的個人風格。

參考文獻:

[1]薛書琴.當代水墨人物畫語言研究[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4

[2]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史系中國美術史教研室.中國美術簡史[M].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2

[3]馬良書.中國畫形態學[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1.11

[4]鄭重.畫未了林風眠傳[M].北京:中華書局出版社,2016.02

[5]童中燾.中國畫畫什么?[M].杭州: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2010.10

猜你喜歡
人物造型當代水墨
水墨
山西面塑人物造型動態概括法
苗家織女(123cm×122cm)
中國中產階級音樂的人文觀察
論當代女攝影師作品中的個人視角
當代水墨邀請展
《當代》背后的當代
水墨青花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