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RS模式下中學生物學課例研究的探索

2019-10-17 01:41錢紅史立平
中學生物學 2019年7期
關鍵詞:中學生物學課例研究校本教研

錢紅 史立平

摘要 探究URS模式下中學生物學課例的設計與實施,以高校引領、合作互助、行動研究、聚焦課堂為原則,開展以課例為載體的研修活動,促進中學生物學教師的專業化發展,從而提升中學生物學校本教研的質量與效率。

關鍵詞 URS模式 校本教研 中學生物學 課例研究

中圖分類號 G633.91

文獻標志碼 B

目前,我國各地區為實現教師專業化開展了多種教研活動,校本教研的模式也在不斷的創新。2017年8月,全國高等學校聯盟和部分地方教育局、中小學校在北京共同舉行“U-R-S聯盟”成立儀式暨發展戰略研討會,指出成立URS聯盟是為促進三者在理論研究、專家資源、應用研究及實踐方面的共享。URS是指大學(U)、區域教師發展中心(R)和中小學(S)的緊密聯系、優勢互補和協同創新,共同服務于區域教師專業發展,促進義務教育均衡優質發展。URS是協同創新的共生關系,高校教師、研訓教師、一線教師共同致力于促進教師個體及群體的專業發展,支持中小學教師的常態化混合研修。下面基于URS模式探索如何開展中學生物學課例研究,旨在促進生物學教師的專業化發展,為基礎教育的教學服務。

1 問題的提出

課例指對具體教學案例進行分析、研討的過程中需要參與者能夠擁有一種相互研究、相互學習的心態來完成,參與者一起對教學活動中設計到的教學內容進行分析、研究以及探討最后找到一個更加科學的教學方式以及獲得更好的學科教學知識。負責進行課例分析的教師需要能夠親自撰寫教學設計,對整個教學的目標、主題以及重難點都要有一個清楚的掌握,同時,能夠找到教學中的關鍵問題所在并且懂得總結出有效的結論以及做好準確的提煉。開展課例研究需要明確主題和目標還要掌握科學的方法,對一堂課的問題要有針對性、基礎性的改進。這一研究過程也能夠對今后的教學有所幫助,對傳統教研活動也能夠起到創新的作用。

1.1 URS模式下中學生物學課例研究的狀況

近年來,在基礎教育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為了促進區域教育的均衡發展,國內已有不少的學者進行了校本教研的研究,查閱中國知網2009年3月~2019年3月的論文,輸入內容中主題為“校本教研”并含“課例”,匹配條件為模糊,分類導航為全選,發現碩博論文共有33篇,期刊論文共有145篇;以“校本教研”并含“中學生物”,匹配條件為模糊,分類導航為全選,發現碩博論文共有2篇,期刊論文共有7篇;以“USR”并含“中學生物”為篇名,經查閱未發現相關文獻。雖然基于USR模式下開展中學生物學課例研究還處于起步狀態,可以參考的論文較少,但此研究對促進中學生物學教師的專業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1.2 URS模式下中學生物學課例研究的意義

1.2.1 有利于改進常規教研的模式,促進學校教研活動質量的提升

探索URS模式下中學生物學課例研究有利于改進常規教研的模式,能夠豐富校本教研的理論內涵。我國傳統的教學研究機制是上級行政推動的自上而下的機制,而URS模式的校本教研是基層學校創新的,試圖發揮師范大學的理念引領、優質資源優勢,聯合打造學校品牌、區域品牌,推動學校校本教研的特色發展,促進校際交流與區域交流,能夠調整改進單一的自上而下機制,雙相結合、優勢互補、互相促進。

1.2.2 有利于促進中學生物學教師的專業發展

通過課例實施,教師可以聚焦課堂、聚焦學科,促進PCK的發展,從而使教師的專業能力得到一定的提升?!罢n例”是一個課堂教學改進的實例,是對教學改進過程中的問題和教學決定的再現和描述,具有一定的實踐性。例如,通過課例研究,教師知道最有價值的“知識”、學生容易理解和誤解的知識、知識的橫向和縱向聯系、能夠呈現課堂知識的教學策略。并且,通過課例研究,教師會不斷地反思自己的課堂教學,總結教學經驗。因此,通過課例研究,能使學校教研活動質量得到提升,有利于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

2 課例研究的基本環節

課例的校本研究,實際上就是圍繞一節課的課前、課中和課后所做的一系列反思和研討活動。個人通過中學生物學課例的教學研究實踐認為可以將其分為4個環節:確立主題一提出對策一課例實施一經驗分享。URS模式下中學生物學課例研修運行流程為三段九步法,如圖1所示。

(l)確立主題:學校成立的教研組多方聯動,收集生物學課堂上真實的問題,然后結合學情,甄別并分析重要問題,最終確立研究的主題。

(2)提出對策:圍繞研修主題,在專家指導下,教研組(備課組)共同研討,提出解決問題的對策。

(3)課例實施:教研組成員根據研修主題、解決對策,再結合學校學生的實際情況,選定某節課作為校本研修的一節研討課。課例實施就是教師一起討論一節課如何設計如何進行教學的過程。

(4)經驗分享:首先,開展課例研究對于學校內部而言,將從課例研究中獲得的經驗在學校內部推廣,尤其是對于教師教學過程中的不足和需要改進的地方要更加重視,并且讓同學科的教師能夠通過對比找到自身的不足進而促進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然后,參與研修的專家名師可以在區域內進行研修成果的展示、推廣,在成果推廣的過程中也會促進區域內整體教學水平的有效提高。

3 課例的實施與評析

研討課的課例為“植物種子的萌發”,參與教師為蘇家屯初中生物教研組的全體成員。

3.1 第一輪課例實施

3.1.1 集體教學設計

參與的教師做好備課工作,尤其是對“植物種子的萌發”這節課的教學目標、重難點以及教學內容都要有一個準確的掌握,在集體研討的過程中制定出一個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案。

3.1.2 明確分工

明確分工是確保課例實施是否有效的重要保證。將本學期的“初中學生繪制生物結構圖促進概念學習的研究”作為此次課例研修的主題目標,對不同參與者安排不同的觀察角度,在觀察中可以通過列表以及生物課堂中的前測和后側來獲得課堂上的有效數據、資料,確保記錄的數據和資料準確有效,然后在此基礎上進行研究。

3.1.3 主題做課

第一次課例研修主題為初中學生繪制生物結構圖促進概念學習的研究;授課內容為種子的萌發(第一課時);授課教師為A教師。

教學片段:

(l)導入新課:播放“種子萌發”的視頻,思考:根據現有知識,大多數綠色開花植物用哪一種器官進行繁殖?

(2)學習新課:

活動一:認識種子。教師展示課前準備的各種種子植物,引導學生思考這些種子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活動二:觀察種子的結構。教師播放微課,學生觀察菜豆種子和玉米種子結構的實驗過程。

活動三:實驗觀察。探究種子的結構,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每個人按照任務卡進行實驗,并完成任務卡中的自我評價。

活動四:繪制菜豆種子結構示意圖。

(3)拓展應用:教師出示圖片,提出問題:除去種皮的南瓜種子還能萌發嗎?

(4)課堂小結,引領學生們談這節課的學習收獲。

(5)隨堂檢測,教師展示,難度分層遞進的問題。

(6)布置作業:完善菜豆種子結構示意圖;與你的家人和同學一起,在不同的肥料條件下栽種幾株番茄。

3.1.4 評析反思

“種子的萌發”這一堂課的第一次課例研修觀察量表見表1。

(l)專家評價:從教學目標來看,這次課例的研究目標是利用生物結構圖促進學生概念的學習,種子萌發這節課每個環節都緊密地圍繞教學目標展開,總體上教學效果不錯。從教學策略來看:這堂課運用了同伴互助、讀圖觀察、圖片對比、示范引領的教學策略,能有效地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性的自主學習。從教學過程來看:首先,從導入環節開始,播放“種子萌發”的視頻可以更為清晰、生動一點。其次,通過觀察圖片認識種子,圖片的選取可以更具有代表性、更清楚一些。再次,在小組進行實驗探究時,教師可以先簡單介紹實驗操作步驟,再讓學生進行實驗。這樣不僅可以節約實驗的時間而且實驗結果也會更準確。然后,學生將自己所畫的圖進行展示這一環節,投影并不是十分清晰,以及教師沒有對作品進行一個全面的分析。最后,學生通過繪制結構簡圖,從而對種子的概念及結構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A教師這堂課的設計是“認識種子——觀察種子——實驗探究——辨認對比——繪制示意圖”。

(2)學生評價:通過這堂課的學習,我知道了菜豆種子和玉米種子結構的不同。通過視頻能夠了解種子的外部結構,以及實驗中能夠清楚地觀察到種子的一些內部結構,其中內部結構與外部結構都由哪些部分組成。最后在認知種子結構的基礎上,教師安排我們繪制種子的結構圖,從而對種子的結鉤有了更深刻的認識,能夠輕松地說出種子的各部分結構及其功能。

(3)自我反思:A教師認真地分析和總結了其他教師提出的意見,看到了本堂課不足的地方,第一個不足之處是上課時間比較緊,導致學生的實驗時間較少。第二個不足之處學生在展示自己的結構示意圖時,并沒有很好地去進行糾錯,導致學生的印象不是特別深刻。第三個不足之處,在各個環節的銜接過程中,過渡的語言并不是十分得流暢。

3.2 第二輪課例實施評價

在第一輪課例實施的基礎上,教研組的成員進行了第二次的課例設計和實施。這次課例實施的效果優于第一次,在導入以及觀察環節教師節省了時間。這樣學生實驗探究過程的時間比較充裕,并且在學生展示結構示意圖這一環節,教師增加了糾錯這部分,促進了學生對種子結構的概念形成、加工及輸出的理解。

4 結語

本研究主要針對新課程背景下中學生物學的教學現狀,利用URS模式的高校引領、合作互助、行動研究、聚焦課堂等特點,希望通過以課例為載體的研修方式開展校本教研的實踐活動,從而促進中學教師個體及群體的專業發展,促進校際交流與區域交流,推動區縣校本教研的特色發展。但是,URS模式在教育領域剛剛起步,將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對教師和學生都是一個極大的挑戰。所以,要想把高校引領的校本教研URS模式更好地運用到中學教學中,高校及一線的教育者要積極的吸取前人的經驗教訓,加強自身對課例研究的學習,不斷更新自身的知識儲備,踴躍參加學校所開展的各項教研活動,爭取使URS模式更為完善,使其能夠更好的為中學生物學的教學所服務。

參考文獻:

[l]石惠文.生物課例的校本教研[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07.

[2]胡睿曦.沈陽市初中生物學教師小課題研究現狀調查及對策研究[D].沈陽:沈陽師范大學,2018.

猜你喜歡
中學生物學課例研究校本教研
關注細節?靈動分享?打造生態課堂
依托課例研究 成就高效課堂
基于課例研究下的高校英語教師學習反思
讓農村初中校本教研更接地氣
開展小學數學課堂有效問題情境創設校本教研的探討
行為主義學習理論對中學生物學實驗教學的指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