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代國土綜合整治助力鄉村振興初探

2019-10-20 01:59鄧青
炎黃地理 2019年5期
關鍵詞:土地整治鄉村振興

鄧青

摘 要:我國多年的土地整治成效顯著,但同時也存在一系列問題。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實施“鄉村振興” 戰略,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對自然資源特別是土地整治工作提出一系列新的更高要求。新時代土地整治工作要與鄉村振興、區域協調發展、生態文明建設、脫貧攻堅等重大國家戰略有機結合,推動土地整治向國土綜合整治轉型發展。

關鍵詞:土地整治;國土綜合整治;鄉村振興

1、土地整治的概念

根據《土地整治術語》規定,土地整治是土地開發、土地整理、土地復墾、土地修復的統稱;是指在一定區域內,為滿足人類生產、生活和生態功能需要,依據土地整治規劃及相關規劃,對未利用、低效和閑置利用、損毀和退化土地進行綜合治理的活動。高標準農田建設、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三舊”改造、工礦廢棄地復墾利用、低丘緩坡荒灘等未利用地開發等專項活動,都屬于土地整治。

土地整治是一項涉及多個主體、多項環節的復雜技術性工程,包含了實施主體、組織方式、資金籌集、運行模式和監督管理在內的復雜的系統性工作。上個世紀80年代,我國就對土地整治開始進行探索與實踐。自2000 年起,我國開始批量安排實施國家投資土地開發整理項目。多年的土地整治成效顯著,土地整治已經上升為國家層面的重要戰略部署,成為落實最嚴格耕地保護制度和最嚴格節約用地制度的重要手段。但同時也存在著土地整治目標單一、資金投入標準低、資金籌措渠道單一、公眾參與少、建管分離、綜合效益不高等一系列問題。

2、國土綜合整治的概念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實施“鄉村振興” 戰略,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對自然資源特別是土地整治工作提出一系列新的更高要求。新時代土地整治工作要與鄉村振興、區域協調發展、生態文明建設、脫貧攻堅等重大國家戰略有機結合,推動土地整治向國土綜合整治轉型發展。

《土地整治術語》立足未來發展,明確了“國土綜合整治”的內涵:針對國土空間開發利用中產生的問題,遵循“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體”理念,綜合采取工程、技術、生物等多種措施,修復國土空間功能,提升國土空間質量,促進國土空間有序開發的活動,是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建設美麗生態國土的總平臺。

國土綜合整治是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推動土地整治向國土綜合整治轉型發展,是深化國家機構改革的內在要求。全面推進國土綜合整治,是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總平臺、總抓手。國土綜合整治要主動服務新時代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需要,在優化鄉村土地利用結構布局、夯實鄉村產業發展用地基礎方面發揮平臺和抓手作用。其中,重點要通過保障鄉村產業發展用地,鞏固農業基礎地位,提升農業產業鏈、價值鏈,激發鄉村內生發展動力。

3、國土綜合整治助力鄉村振興

3.1統籌規劃,發揮“土地整治+”綜合效應

加強規劃引領,樹立統籌兼顧的規劃設計理念,統籌農業、旅游、文化等方面的產業發展規劃,綜合考慮農村發展、農村旅游、農業業態、鄉土文化傳承等方面的結合。結合當地特點和群眾需求,主動發揮國土綜合整治的平臺作用,對項目區進行整體功能分區布局、總平面設計、用地規劃、基礎設施規劃和特色項目設計等,明確建設藍圖,發揮“土地整治+”的綜合效應。一張藍圖干到底,嚴格村莊規劃實施,嚴控點外建房、未批先建等行為,嚴格按村莊規劃審批農民建房,引導農民建房往新市鎮、新社區規劃點內集聚,探索建立宅基地有償退出機制。

3.2整合資金,發揮資金疊加效應

對整治區域內的項目工程進行整合,整合如村莊整治農村舊房改造、農村道路建設、土地開發、高標準農田建設、農業綜合開發、水利建設等各方面的涉地、涉農項目與工程,整合各部門資金,拓寬資金來源渠道,發揮資金疊加效應。通過國土綜合整治,獲取耕地占補平衡指標、拆舊復墾指標等多種指標,通過指標公開交易,換取資金助力鄉村振興。

3.3保護耕地,落實“藏糧于地”

國土綜合整治要切實落實“藏糧于地”要求,因地制宜采取整理、復墾、開發等方式調整優化耕地布局,統籌補充耕地數量、保護并提升耕地質量,確保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落到實處。將新增耕地作為占補平衡補充耕地指標并用于區域間有償調劑。

3.4優化用地布局,保障鄉村發展用地

以國土綜合整治為平臺,著力優化建設用地格局、推進存量用地挖潛,加大空心村治理力度,提升低效用地利用效率。結合整治區域的資源稟賦特點,盤活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和閑置宅基地,為創建現代農業園區、扶持傳統特色產業以及培育新產業新業態等提供用地保障和承載空間,推進產業融合,提升農業農村經濟活力與競爭力。

3.5拓寬農民增收渠道,提升鄉村產業鏈

國土綜合整治要加強總體設計,拓寬農民增收渠道。施工單位可以雇用當地農民參與到國土綜合整治中,農民可以承擔的工程建設內容可以由農民承接。通過整治增加農民的租金或分紅等財產性收入。當地農民能夠勝任的農業生產領域,整治后的土地可以向他們傾斜,確保其有穩定的經營性收入。國土綜合整治后,可以集中流轉土地,引入農村新產業新業態,培育新型職業農民,拓寬農民增收渠道,助力鄉村振興。

3.6優化農田生態系統,提升鄉村景觀美學價值

將綠色、生態理念貫穿于規劃、設計、施工、驗收、管護的國土綜合整治全部流程和環節,優化農田生態系統,發揮農田的基礎生態作用,打造特色田園風光。盡量使用當地材料和工藝,充分利用閑置土地、現有建筑及設施等,合理保護與修復自然景觀,挖掘與提升鄉村景觀美學價值。

3.7保護與傳承鄉村傳統文化

鄉村振興需要根植于良好的生態環境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國土綜合整治過程中,不應全盤否定農村傳統因素,要尊重農村特色。挖掘鄉村資源,盡可能保留傳統農耕文化和民風民俗中的積極元素,全面保護文物古跡、歷史建筑、傳統民居等,保留和傳承鄉村傳統文化。

參考文獻

[1]劉新衛. 土地整治為鄉村振興注入新活力[J].資源導刊.2017(12)

[2]賈文濤.從土地整治向國土綜合整治的轉型發展[J].中國土地.2018(05)

[3]彭郭英.以“土地整治+”理念助力田園綜合體建設 推動鄉村振興發展[J].浙江國土資源.2018(03)

猜你喜歡
土地整治鄉村振興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幾個抓手
激發“鄉村振興”內生動力破題尋路
民建貴州省委攜手中天金融集團推進“鄉村振興”貴州赫章縣結構鄉“扶志扶心扶智”項目開工
重慶市2015年貧困村土地整治項目扶貧成效評價
淺析山東省臨沂市耕地保護與利用
基于統計學理論的中國土地整治框架體系
光山縣實施土地整治項目助推精準脫貧方法研究
農村土地整治中的理論與實踐探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