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小麥種植管理以及有效病蟲害防治技術研究

2019-10-21 04:53劉寶同楊淑廣
農民致富之友 2019年30期
關鍵詞:麥苗雜草病害

劉寶同 楊淑廣

小麥是重要的糧食作物,全世界范圍內以小麥為主食的人口數量與水稻不相上下。我國小麥的年產量在1000萬噸左右,其中只有1/6的小麥被用作牲畜飼料,大多數小麥果實都被磨成面粉后制作面食,或用于食品化工領域使用,在我國的種植產業中占據重要地位。常規小麥種植管理過程中,缺乏對小麥生長、發育、繁殖的有效管理,病蟲害對小麥畝產量的影響很大,不僅影響到農戶的經濟收入,還影響到當年小麥的成本價,影響市場的糧食價格。本文從小麥的種植管理和病蟲害防治兩方面入手進行分析和探討,希望可以為農戶的年產量、年收入提高提供一些幫助。

1、小麥的種植管理

(1)種植土地管理

小麥對土壤有一定的條件,要求土壤保水、透氣、沒有大土塊、有充足的根系延伸空間,有機質含量≧1.5%,全磷含量約0.1%,全氧含量約0.1%。因此,農戶進行小麥種植前,必須做好整地和基肥工作,在上一茬小麥收獲后進行深翻晾曬,使土地保持上虛下實的狀態,促進小麥植株根系的生長,提高小麥的抗倒伏性;在施加基肥后靜置一段時間,農戶在這一時期不要翻動土壤,使基肥與土壤中微生物結合,改善土壤的營養狀況,為小麥種植奠定基礎。

(2)種子篩選管理

種子的品種、性狀、有無病害情況,對于種植業來講十分重要,農戶在種植小麥前必須要根據所在地氣候、土壤、常見病害等因素選擇所要播種的品種,比如,東北地區種植業基本上一年一收,且氣候嚴寒,需要選擇抗凍、抗病、抗倒伏、高產的小麥品種。種子的品種篩選完成后,農戶要對種子進行細致挑選,將有蟲蛀痕跡、有病害痕跡、種衣破損、干癟的種子挑出去,留下品相好、飽滿、重量高的種子,經過這一工序,能夠有效降低在發芽、抽苗時期的病害發生幾率,提高小麥種子的成活率,降低農戶在種子上的成本投入。種子挑選好后,需要在下種前進行藥物浸泡,常用的藥物有多菌靈等,能夠有效殺除種子表面附著的蟲卵、病菌,提高成活率。

(3)種植后的灌溉管理

任何農作物的生長都離不開水分,古代社會的農耕活動主要依賴降雨,人工灌溉的難度較大,且對何時補水、如何節水沒有概念,也是古代農作物畝產量普遍低的重要原因之一。發展到今天,我國農業領域中對于灌溉有了更新的發展,灌溉被分為溝灌、噴灌、滴灌等數種,適應不同的農作物對水分的要求,在滿足農業種植需求的基礎上節約水資源。降雨與當地及周邊地區的水分蒸發量有很大關系,也與降雨帶位置密切相關,因此,每一年的降雨時間、降雨量都會有所不同,農戶不能僅靠經驗進行灌溉管理,要根據小麥的生長期需求、降雨量來綜合考量,土壤中水多就排水,水少就補水,還能夠避免土壤板結,為小麥的畝產量提高提供助力。

(4)種植后的追肥管理

肥料始終是農作物生長、發育離不開的物質,肥料的正確使用不僅能夠輔助農作物的生長、繁育,還能夠降低土壤中營養物質的流失率,保護土壤的肥力,使土壤實現可持續利用。農作物在不同時期對營養物質有著不同的需求,田間管理期間,農戶需要根據農作物的需求進行追肥,例如:小麥生長期需要追加氮肥,降雨集中時期需要追加氮肥,小麥抽穗期要追加磷鉀肥等。

(5)除草和松土管理

除草和松土在小麥下種后,是一個二合一的管理方式,對于小麥高產十分重要。無論是農戶不經意攜帶,還是風力散播,田地中始終無法杜絕雜草的生長,及時使用化學除草劑,也無法保證雜草不復生。農戶要在田間勤快走動,及時拔除田地中冒頭的雜草,避免雜草與小麥植株爭奪營養物質、水分、生長空間,也借助拔除雜草的動作,將因降雨而輕微板結的土壤被疏松,增加土壤透氣性,提高土壤保水能力和呼吸能力,促進小麥根系茁壯成長。

2、小麥種植管理中的病蟲害防治技術

(1)清除自生麥苗以預防小麥病蟲害

在小麥種植過程中,農戶會在田地間發現非播種的、自生的麥苗,這些麥苗沒有經過種子處理,很容易成為小麥病蟲害傳播的源頭,影響整片田地中的小麥生長情況,因此,農戶要及時清理田間的自生麥苗,萬不可為了一點點可能的產量而提高病蟲害的爆發幾率,最終影響小麥的整體產量和質量。

(2)適時進行小麥播種以預防病蟲害

無論是冬小麥還是春小麥,都不適合播種得過早,冬小麥過早播種容易導致麥苗徒長,不能積累有效的能量進行越冬返青,容易患小麥銹病、紋枯病,通常情況下,建議播種時間不早于9月中旬;春小麥過早播種容易導致麥苗種子受凍,導致種子發芽率不高,浪費成本補種是一方面,小麥植株病弱率高,更容易感染小麥病害,在蟲害面前無招架之能,病蟲害爆發率高且難以控制。

(3)小麥病蟲害的物理防治技術

小麥病蟲害的物理防治技術主要表現為人工除草和保墑增溫。人工除草是以人工拔除、鏟除的方式消滅田間雜草,為小麥空出生長的空間,避免雜草與小麥爭搶營養物質、陽光、水分,不給病菌、害蟲藏身的空間,降低小麥病蟲害爆發的可能性。保墑增溫主要指覆蓋地膜等提高地表溫度的方式,地膜的覆蓋一方面能夠降低土壤中水分的蒸發量,實現保水保濕,另一方面能夠灼傷新發的雜草幼苗,降低雜草的冒頭率,高溫環境影響蟲卵的孵化率,達到顯著的抑草、抑蟲的效果。

(4)小麥病蟲害的化學防治技術

化學防治技術是通過化學試劑實現病蟲害爆發幾率降低、病蟲害治療的技術。小麥銹病、紋枯病是十分常見的小麥病害,常出現在小麥抽穗期前,三唑酮是治療的重要藥物,以每畝50g的藥量與水混合后進行噴灑,能夠有效抑制和治療小麥病害。蠐螬、金針蟲、蚜蟲是十分常見的小麥蟲害,樂果乳油是防治蟲害的重要藥物,以每畝100g的藥量與水混合后噴施。

(作者單位:277700山東省臨沂市蘭陵縣蒼山街道農業技術推廣站)

猜你喜歡
麥苗雜草病害
拔雜草
早春養羊需防六大病害
小麥常見三種病害咋防治
HPLC法同時測定大麥苗中5種成分
葡萄病害周年防治歷
果樹休眠期咋防病害
小麥苗的夢
我到麥田看麥苗
小雪花與麥苗兒
水稻田幾種難防雜草的防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