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凌云縣茶葉質量安全發展現狀與對策

2019-10-21 04:53何昌敏張彩云
農民致富之友 2019年30期
關鍵詞:茶葉生產檢測

何昌敏 張彩云

本文主要結合凌云縣茶葉生產現狀,分析了凌云縣茶葉質量安全存在的問題,然后論述了相應的發展對策,希望通過本次研究對同行有所幫助。

凌云白毫茶產于凌云縣境內岑王老山、青龍山脈一帶,始創于清代,乾隆以前。它的特點是色澤淡綠,茶身柔嫩,湯色清綠明亮。飲時滋味濃厚,香甜可口,清香持久。有助消化、解膩利尿、提神醒目等功能。近年來為了為了保障凌云縣茶種植產業更好更快發展,當地政府部門廣泛采納建議,重點做好茶產業質量安全工作,全縣各涉茶單位、鄉鎮和企業攻堅克難,狠抓茶園管理、加工生產、市場營銷、品牌打造、結構調整等工作,真正讓凌云白毫帶富茶鄉脫貧奔康。

1、凌云縣茶葉生產現狀

近幾年來,凌云縣委、縣人民政府立足當地產業優勢,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十九大報告精神,堅定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把創建“全國有機農業示范基地”納入全縣國民經濟十三五規劃,通過實施“三大攻堅五大創建”戰略為抓手,不斷加大科技投入,調整產業結構,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轉變農業增長方式,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優化產業布局,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打造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的農業產業模式,著力把生態資源優勢變為經濟發展優勢,全縣生態農業取得了顯著效果?,F茶葉生產總面積達11.2萬畝,投產面積達9.4萬畝。全縣已獲得無公害茶葉生產基地認證面積6.1萬畝;有機茶基地認證面積19825.9畝。2018年縣政府成立了以縣委書記、縣長為組長,有關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有機農業示范基地創建工作領導小組,成立了有機農業基地創建技術小組,技術小組負責對我縣有機農業種植開展指導,基地生產嚴格按照《凌云縣有機農業栽培技術規程》要求進行,在企業中實行“五統一、五監測、一服務”的全封閉管理模式,企業農產品基地生產管理員按照有機基地監管的要求,認真、規范填寫生產管理記錄,做到有源有據可查??h農業農村局、市場監督管理局通過宣傳培訓、聯合執法等手段,重點加強農業化學投入品銷售企業登記備案管理、農業化學投入品購買及使用規范、農藥殘留檢測等方面的監督管理,對我縣化學投入品經營單位,嚴格實行“三證一照”、定點經營制度,農資店建立完善農業投入品購進、銷售臺帳,規范農業投入品管理,形成齊抓共管的部門合作推進機制,做到“源頭無違禁”。目前正在創建的有7家茶葉企業共10個基地,其中有機基地4個已經通過農業部中綠華夏認證機構認證。與此同時,加大產品結構調整,針對紅茶是凌云白毫茶加工的優勢,面對紅茶需求有所上升的情況,及時將各類市場信息傳遞至企業,引導企業生產適銷對路的產品。抓住果味茶升溫的有利時機和生產加工優勢,加大對果味茶生產和名優茶生產的力度,以多元化的產品提升企業市場競爭力和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突出優勢特色,推進茶產業發展。建立茶葉質量調控機制,引導茶農建立農事檔案,建立茶葉質量溯源制度,真正將凌云白毫茶打造成為有機長壽飲品。

2、凌云縣茶葉質量安全存在的問題

①農殘問題依然存在

近年來,凌云縣茶葉生產過程中,通過積極推廣無公害生產技術,在茶葉投入品使用過程中加強執法檢查,開展產品檢測,有效杜絕了國家明令禁止高毒高殘留農藥的使用。但是茶農在進行茶葉病蟲害防治過程中,由于不按照相關規定開展病蟲害防治,導致農藥的濃度不合理,使用次數過多,不按照安全間隔期采收產品,造成了一些農藥殘留現象仍然存在,特別是菊酯類農藥殘留現象普遍存在。

②茶葉質量安全重視程度不高

盡管地方政府部門高度重視查驗質量安全控制,但是個別茶葉企業或茶農在茶葉生產過程中不注重質量安全,采用放任的工作態度,茶葉加工過程中存在很大的隨意性,有些企業缺少專門的質量安全檢測人員,在生產加工過程中環節控制不到位,沒有進行良好的監控,造成茶葉質量安全隱患嚴重。

③茶葉加工比較粗糙

盡管主管部門高度重視茶葉產業的發展,并積極構建規?;s化產業生產企業。但現階段各茶企還是以簡單粗放生產為主,整個生產環節簡陋,生產工藝落后,生產技術選擇不當,難以實行標準化生產。在茶葉生產過程中各項工藝要求較為模糊,存在很大的隨意性,質量意識,質量管理意識較為薄弱,使得生產出來的茶葉質量參差不齊。

④流通環節質量安全隱患

茶葉進入流通環節之后,缺乏有效的質量安全監督管理機制,是導致茶葉質量難以得到保障的主要原因。在茶葉流通過程中,由于倉儲、儲運、貨柜達不到相關要求,導致部分茶產品發霉變質,最終影響到茶葉品質和安全。

3、凌云縣茶葉質量安全發展措施

①加強宣傳,增加抽檢力度

政府部門應該發揮自身的監督,引導職能作用,通過多層次多渠道的宣傳茶葉質量安全控制知識,進一步對茶農進行有效培訓,通過開展產業栽培管理,測土配方施肥,病蟲害綠色防控,鮮葉采摘等技術培訓,提高廣大茶農的生產經營能力和科學生產意識,逐步轉變傳統落后的生產模式,將先進的生產技術應用到茶葉生產當中。另外,質量監管部門還應該深入基層開展廣泛的質量安全抽測,擴大茶葉質量安全檢測范圍,增加檢測次數,同時對于不合格生產的企業要嚴肅處理,增強打擊力度。

②構建凌云縣公共檢測服務平臺

持續加強對現有覆蓋原料毛茶和成品茶的檢測網絡的扶持力度,積極構建凌云縣公共檢測服務平臺,依托該平臺進一步提高該縣茶產品檢測能力,并將檢測過程覆蓋到茶葉產前、產中和產后生產全過程,保證檢測力度,提高檢測標準。

③改善生產條件

政府部門應該按照統一規劃的原則,做到質量從源頭抓起。強化執法,淘汰無證經營,違法經營,對于布局不合理的企業,要求其在規定時間內進行整改,對于整改之后仍然不合格的,取消其生產資質。另外還應該注重對有一定生產規模的茶葉生產企業的整合改造,不斷擴大生產規模,引進先進的生產技術和生產設備,構建一批大型的茶葉加工企業,逐漸轉變過去生產規模較小,生產能力不足,技術落后的局面,改善加工環境,保證茶葉生產安全。

④構建完善的質量安全追溯體制

在茶葉生產過程中,應該做好全程記錄和全程檔案保存工作。在茶葉具體生產過程中,生產企業應該結合茶葉在各個生產流通可能存在的不良情況和危險因素,制定合理的操作流程,選擇合理的生產技術,保證每一個環境的公益標準符合要求,并增強檢測頻率,編制質量安全管理手冊,做好茶葉生產全過程的安全記錄工作。重點做好茶葉生產全過程的安全記錄工作茶葉的生產批號,并將該批茶葉的全部生產過程詳細記錄在案,以便出現質量問題之后,能夠按照相關追溯機制層層追究責任,形成完善的質量安全控制鏈條,保證茶葉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

(作者單位:533199廣西百色市凌云縣茶葉管理中心)

猜你喜歡
茶葉生產檢測
《茶葉通訊》簡介
“不等式”檢測題
“一元一次不等式”檢測題
“一元一次不等式組”檢測題
用舊的生產新的!
藏族對茶葉情有獨鐘
“三夏”生產 如火如荼
香噴噴的茶葉
S-76D在華首架機實現生產交付
Сварочное Проμзвоσсmво(《焊接生產》)2012年第5期要目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