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展特色經濟作物促進種植業結構調整的思考

2019-10-21 04:53焦利娟
農民致富之友 2019年30期
關鍵詞:經濟作物面積農戶

焦利娟

一、經濟作物生產情況

在黑龍江省農村固定觀察點調查數據中,2018年農戶經濟作物播種面積為3978畝,占農作物總播種面積的1.68%,經濟作物總收入為377.29萬元,占家庭經營性收入的9.10%%,占農戶家庭總收入的5.63%,遠低于全國平均水平。

1、經濟作物播種面積大幅減少

黑龍江省農村固定觀察點調查數據中,經濟作物種植面積呈現逐年下降趨勢,2018年經濟作物種植面積為3978畝,比2013年18402畝減少了78.4%,經濟作物占農作物總種植面積比例由8.78%下降到1.68%。其原因,一方面,由于國家不斷出臺的糧食生產直補,使糧食作物和經濟作物效益差距逐漸縮小,使得農戶糧食作物種植面積不斷增加;另一方面,大宗糧食作物生產的機械化程度不斷提高,大大減輕了勞動強度,在農村勞動力大量流失的情況下,農戶更愿意選擇機械化程度高的糧食作物,經濟作物種植面積逐漸減少。

2、經濟作物種植品種單一

調查農戶中種植經濟作物品類單一,缺乏地區適宜品種。主要有油料、煙草、蔬菜和瓜果,其中,油料播種面積2013年10098畝,占經濟作物播種面積54.9%,到了2018年,減少到40畝,減少了99.6%,占經濟作物種植面積的1.0%。煙草種植面積由2013年的4675畝,占經濟作物播種面積25.4%,減少到2500畝,減少了46.5%,占經濟作物播種比例上升至62.8%。蔬菜和瓜果種植比例有小幅上升,各占比例不超過10%。

我省油料生產主要以大豆油為主,在東北地區占有較高市場份額。我國是世界最大油脂原料進口國,許多油脂原料供應商以入股或獨資形式進入中國市場,使得我省食用油市場競爭壓力加大,大豆油市場占有率縮小,油料生產大幅度減少。煙草種植比例上升至62.8%,而種植面積連年減少。其原因與煙農大量流失,煙田地力下降,技術落后等因素有關。

3、經濟作物比較效益降低

經濟作物中種植比重較大的煙草,2013~2017年期間,單位面積產量和成本均有所下降,價格逐年上漲,畝收益略有下降,在1300元左右。受自然災害影響,煙草種植風險高,再加上品種單一,煙田連作,土壤地力下降,生產技術落后,致使產量、質量下降。同時,農村勞動力的大量流失,人力成本增加,導致煙草種植效益滑坡。

蔬菜每年種植面積在24~27畝之間,畝產量逐年提高,2018年產量7214.81公斤/畝,比2014年提高了43.2%,成本1683.7元/畝,下降了16.9%,平均單價1.67元/公斤,收益9308.89元/畝,增加了34%。與糧食生產相比蔬菜是高效產業,眾所周知,黑龍江蔬菜食品具有較高的安全性,但由于種植規模小,種植區域分布不集中,貯藏加工設施和技術落后,冷鏈運輸尚不完善,對全國市場影響力非常有限。

二、經濟作物產業發展的制約因素

1、生產投入較高

經濟作物生產投入性較高,扶持政策和資金缺乏。目前我省經濟作物生產機械化程度發展緩慢,機械裝備落后,田間基本是手工操作,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無力、財力,成本高,人力不足,資金扶持政策不到位,產業發展缺乏。

2、基礎設施薄弱

經濟作物生產缺乏配套設備,現有設施相對落后,生產仍然靠天吃飯,抵抗自然災害能力弱。水果、蔬菜等高效經濟作物生產需要的水源、噴灌設備、溫室、良種繁育基地等必要設施數量極少,產品質量低,缺乏市場競爭力。

3、生產技術水平低

經濟作物種植農戶多而分散,大部分位于山區和半山區,生產技術和產品質量良莠不齊,難以統一??萍既瞬诺娜狈?,農技推廣服務不到位以及家庭小生產限制了農業科技成果的大面積推廣,產品規模和質量難以滿足消費者需求。

4、加工業發展滯后

我省經濟作物大部分以“原字”號或初級產品為主,缺乏特色加工項目,加工企業規模小,帶動能力不強,精深加工比例小,產業化程度低,產品附加值低,缺乏高附加值名優特產品,在國內外大市場、大流通中難以占據一席之地。

5、服務功能不完善

政府在經濟作物產業發展中服務功能不完善,只強調種植面積和生產規模的擴大,對經濟作物產業缺乏整體優化布局,在資金扶持、產業指導,技術推廣、加工企業培育、產品流通、信息服務、市場調控等方面缺乏有效措施。

三、促進經濟作物產業發展的政策建議

1、發揮區域優勢,優化農業生產布局

在全面實施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前提下,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的同時,加快出臺經濟作物產業布局規劃,科學地進行農業生產結構調整,保持糧食作物和經濟作物科學配比。充分發揮地域優勢,進一步優化資源配置,依據具體情況,鼓勵和扶持農戶主動增加暢銷的、收益好的農作物種植面積,減少前景暗淡的農產品種植面積,促進糧經作物統籌發展,同時拓寬農民增收途徑。

2、加大資金投入,夯實產業發展基礎

完善農村金融服務體系,加大投資力度,加快生產基地基礎設施建設,重點

發展節水灌溉、節能溫室等設施建設,增強自然災害對抗應急能力。加快提高經濟作物生產機械化水平,推動標準化生產。培育良種繁育基地,加大新產品、新技術研發、投入推廣力度,促進產品更新換代。加大對生產加工企業扶持力度,提高蔬菜、水果等經濟作物精深加工能力,以及運輸、包裝生產設備投入。

3、加快科技創新,促進產品提檔升級

與糧食作物相比,經濟作物需要優良品種和更高的生產技術。政府應加大對科研單位的投入,鼓勵科研人員應用現代育種技術,培育出符合市場需求,適應各地生產條件的,抗寒、高產、抗病蟲害的優質新品種。積極引進國外優良品種,先進栽培技術,并加以推廣應用。注重鮮食品種商品化處理,改進產品包裝、運輸、儲藏條件,促進產品進一步提檔升級。

4、壯大龍頭企業,推動全產業鏈經營

對經濟作物龍頭企業給予資金政策支持,進行產品研發、技術改造和市場開發,培育出一批具有黑龍江地方特色的經濟作物品牌。在各經濟作物生產區建設專業批發市場,降低交易成本,強化市場功能。建立市場信息網絡,健全經濟作物信息服務中心,發展經濟作物電商平臺。形成科學技術支撐,龍頭企業帶動生產基地的農業產業鏈經營模式。

5、提升服務水平,完善政府服務功能

政府相關部門應創新服務理念,延伸服務鏈條,逐步形成由單純的技術指導轉向全方位的社會化綜合服務體系,在生產指導,技術推廣,土地利用,資金支持,信息服務、市場營銷等方面,提供高水平服務。積極培育經濟作物專業合作社,股份制公司,中介組織等參與產品流通,形成集資金、技術、生產、加工、信息、銷售等服務一體化體系,帶動地區經濟作物產業發展。

(作者單位:150001黑龍江省農村發展研究中心)

猜你喜歡
經濟作物面積農戶
農戶存糧,不必大驚小怪
怎樣圍面積最大
最大的面積
巧用面積法解幾何題
讓更多小農戶對接電商大市場
河北省農林科學院經濟作物研究所
湖北省農業科學院經濟作物研究所
巧用面積求坐標
糧食日 訪農戶
農戶存糧調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