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析《西游記》中的觀音形象

2019-10-21 07:12安茁
學習周報·教與學 2019年15期
關鍵詞:觀音菩薩西游記

摘 要:《西游記》講述了唐僧師徒四人去西天取經的故事。觀音菩薩一直貫穿四人取經過程的始終,是指導并且幫助四人排除九九八十一難的關鍵人物。在中國佛教中,觀音菩薩是循聲救苦、普度眾生的象征,她的慈悲受到佛教徒的廣泛尊崇,被譽為“大慈大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

關鍵詞:觀音菩薩;普度眾生;大慈大悲

一、觀音菩薩的由來與含義

佛教在東漢末年至魏晉南北朝時大規模傳入中國,此時的社會大動亂使得人們對儒家傳統觀念產生懷疑乃至否定,轉而將救濟的眼光投向宗教,渴望借助宗教的力量解決現實中的矛盾。與在中國本土生長的道教和儒教學說相比,佛教更符合勞苦大眾渴望救濟的強烈愿望。于是,大乘佛教的菩薩思想帶來豐富而深刻的救濟觀念,大乘佛教的代表人物之一觀世音適時傳入中國,受到民眾的弘揚與推崇。

觀音,梵文音譯作“阿縛盧枳低濕伐羅”、“阿婆盧枳低濕伐羅”,“阿縛盧枳低”意譯為“觀”,“濕伐羅”意譯為“自在”,兩個合起來便為“觀自在”。鳩摩羅什將其譯作“觀世音”,“世音”兼自在之意。唐代為了避諱唐太宗李世民之名,省略其中的“世”字,譯作“觀音”。

觀世音所行為菩薩行,所求為菩薩道。菩薩全稱是菩提薩捶,意譯為“覺有情”,“道心眾生”。這些詞早先在部落佛教中用來指未成佛前、在歷劫輪回中的釋迦牟尼,進而拓展為一切為成佛而精進努力的人。大乘佛教具有自度度人的理想人格,這意味著菩薩思想不僅求自度,還要上求菩提,下化眾生,濟度他人。

在佛教的教理中,菩薩是斷除了煩惱,已經證得菩提涅槃的圣人,是法身大士,沒有男性和女性的特性。但歷史上的觀音形象卻是由男到女逐漸演變的,為了迎合世俗社會的觀念,佛教一開始便讓菩薩帶上了世俗的男女性別。在印度佛教中,觀音往往是男性,佛教最初傳入中國時,觀音形象也為男性,魏晉南北朝時期,觀音形象逐漸由男性轉變為女性,到隋唐時期,觀音形象已經基本上成為女性并逐漸固定下來。觀世音的仁慈善良、救苦救悲形象恰好符合女性身上所具有的母性光輝,因而觀音菩薩的女性化形象更符合中國人的道德觀念認知。

二、《西游記》中的觀音菩薩

在《西游記》中,作者成功塑造了一個有著慈母般胸懷的觀音形象。觀音最先出現的情節是孫悟空大鬧天宮,眾仙千方百計制服孫悟空時。孫悟空大鬧天宮,天庭混亂,所有神仙都想要置之于死地,但觀音卻只是想著收服、擒拿孫悟空。她對孫悟空是有些疼愛與憐惜的,目的只是想給孫悟空一個教訓,就像一個母親對任性的孩子那般。在如來佛祖成功將孫悟空鎮壓在五指山下后,觀音菩薩仍指點其跟隨唐僧去西天取經。他們正如中國傳統意義上的嚴父慈母形象,觀音身上所帶有的特質正是一個慈愛的母親所具備的,包容、忍耐而具有同情心。

在《西游記》中,作者認為觀音是“大慈大悲救苦菩薩救難靈感觀世音菩薩”,這便點明《西游記》中觀音菩薩慈悲為懷、救濟勞苦大眾的濟世形象。唐僧師徒四人西天取經、降妖除魔的故事是小說的主線情節,所以觀音的寬大胸懷幾乎都集中表現在對待孫悟空和收服的妖怪身上,而沒有像民間傳說那樣救濟百姓,對廣大窮苦民眾廣施恩澤。在收服紅孩兒時,觀音菩薩要求孫悟空將周圍打掃干凈,“要三百里左近地方,不許一個生靈在地。將那窩中小獸,窟中雛蟲,都送到巔峰之上安生?!痹趯O悟空幾次三番要一棒子打死妖怪時,觀音也都教導其要慈悲在懷,不得濫殺無辜。

觀音的濟世情懷與慈悲心態不僅體現在履行責任的過程中,在包攬責任時她也自告奮勇,毛遂自薦,佛祖對于觀音的自薦極為滿意。觀音不僅有悲天憫人的胸懷,且法力高強,能力卓越。觀音在去東土大唐的路上歷經磨難,正是她心中的道義與責任感激勵她完成這項工作。佛祖早先也說過,南贍部洲的人,大多貪淫樂禍,那兒是一片惡海。因而人們要取的真經具有勸人向善、凈化心靈的作用,所以觀音去東土大唐尋覓合適的取經人本身就責任重大,間接具有救濟天下的作用。觀音菩薩最終也為取經任務尋覓到了最合適的人選和最佳團隊。

《西游記》中的觀音菩薩大慈大悲、救苦救難、有求必應,同時她又法力高強、樂于助人、勇于承擔責任。作者在小說中絲毫不吝嗇對觀音的贊美,多次或直接或間接地深入刻畫了觀音集真善美于一體的形象,這樣的觀音是勞苦大眾的期盼與希望所在。作者塑造的觀音形象也并不是高高在上地對普通大眾給予施舍,而是平易近人,具有民間化與親切感的?!八泶┬∶抟\,未曾洗漱,素面,散發,盤坐在箬竹上,在削篾!”[1]這樣的觀音彷佛和平常人家的婦人沒有什么區別,樸素而又接地氣。

觀音“大慈與一切眾生樂,大悲撥一切眾生苦”,她的愿望是要排除一切苦難,賜予眾生安樂。中國傳統的儒家學說中本身就有仁愛與兼愛的思想,在佛教傳入中國之后,人們便用儒家的思想來理解佛教道義,賦予佛教神靈大慈大悲、博愛救濟的美好品質。觀音菩薩是正義與智慧的化身,協助唐僧一行人克服九九八十一難,最終取得真經。她也是正統、道德與權威的象征,引導并限制著唐僧一行人不偏離正軌,不走入歧途。

《西游記》在文學史上的崇高地位和廣泛的影響力使得小說中的觀音菩薩形象逐漸成為人們對觀音的固有認識。觀音手執凈瓶,瓶中插著楊柳葉,凈瓶楊柳是她的法寶,也是其法力無邊的象征。她身穿白衣,頭披白紗,或立或坐在蓮花上,迎面而來的既有莊嚴和沉靜,也不乏慈愛與親切。小說中的觀音愛世人,救萬物,度眾生,如母親一般有著博愛的胸懷。她既是親切慈祥的母親,也是高高在上,承載著人們殷切期望的神靈。

觀音的形象已逐漸演變為大慈大悲、救苦救難、無所不能的神佛且固定下來。觀音在小說中表現出的救苦救難、大慈大悲,正是對佛法的直接弘揚。觀音菩薩在民間信仰中也已成為人們信奉與求助的主要神靈,這一方面體現了中國傳統對于女性的依賴;另一方面也體現了人民大眾渴望被救濟的夙愿。他們將希望寄托在神靈身上,這源于對超自然力量的贊美與崇拜,體現了一種超脫現實的美好寄托。

參考文獻:

[1](明)吳承恩著.西游記[M]..北京:中國畫報出版社,2009.

[2]孫昌武.中國文學中的維摩與觀音[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

[3]劉蔭柏.劉蔭柏說西游[M].北京:中華書局,2005.

[4]孫昌武.佛教文學十講.北京:中華書局,2014.

作者簡介:

安茁(1996.03—),女,漢族,陜西渭南人,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專業,碩士研究生,西北大學。

猜你喜歡
觀音菩薩西游記
崇拜
西游記
西游記
東渡日本的德化窯“瑪利亞觀音像”
西游記
決戰終點 杏花雨中拜觀音
莫高窟經變畫的依據與藝術表現
西游記
豐乳肥臀
求人不如求己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