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彩色多普勒超聲與CT在甲狀腺疾病診斷中的應用價值探討

2019-10-21 07:19魏萍苑娜紅
健康之友·下半月 2019年12期
關鍵詞:甲狀腺疾病多普勒

魏萍?苑娜紅

【摘 要】目的:彩色多普勒超聲與CT在甲狀腺疾病診斷中的應用價值探討。方法:選取本院2016年1月-2017年2月本院收治的甲狀腺疾病180例患者,將其分為三組,分別討論多普勒超聲、CT、以及多普勒超聲和CT聯合診斷分析。將三組患者就診情況進行對比分析。結果:經過超聲檢查,發現惡性病變12例(20%),良性病變15例(15%),CT發現惡性病變20例(33.3%),良性病變25例(41.67%),聯合就診診斷出惡性病變20例(33.33%),良性病變25例(41.67%)結論:檢測結果中,聯合檢查方式高于超聲檢查和CT診斷,可見,使用二者聯合方式,能夠提升甲狀腺疾病檢查的精準度,提升就診滿意度和質量,值得在臨床醫學推廣研究。

【關鍵詞】多普勒;CT;甲狀腺疾病

【中圖分類號】R445.1 ?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8714(2019)12-0077-01

甲狀腺是人體能量、蛋白質以及甲狀腺激素的調解腺體,屬于重要的內分泌系統[1]。常見的甲狀腺疾病包括甲狀腺功能亢進癥,表現為炎性甲亢。無痛甲狀腺炎以及藥物性甲亢疾病。甲狀腺功能衰退問題引起的原因較多,且主要是甲狀腺旁腺問題,甲狀腺炎的疾病主要包括慢性淋巴細胞甲狀腺炎、橋本病以及脖子疼等,現將相關病例報道如下:

1 一般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6年1月-2017年2月本院收治的甲狀腺疾病180例患者,將其分為三組。

其中多普勒超聲組60例,女性患者25例,患者年齡為36-78歲,平均年齡為(45±4.5)歲,病程為3-7年,平均病程(4±2.5)年,男性患者35例,患者年齡為27-69歲,平均年齡為(42±3.2)歲,病程為2-6年,平均病程(4±1.3)年。

CT檢查組60例,女性患者24例,患者年齡為32-78歲,平均年齡為(45±4.5)歲,病程為3-7年,平均病程(4±2.5)年,男性患者36例,患者年齡為27-69歲,平均年齡為(42±3.2)歲,病程為2-6年,平均病程(4±1.3)年。

CT聯合多普勒檢查組60例,女性患者30例,患者年齡為33-79歲,平均年齡為(46±5.6)歲,病程為3-4年,平均病程(2±1.3)年,男性患者30例,患者年齡為29-78歲,平均年齡為(46±1.5)歲,病程為2-6年,平均病程(4±1.6)年。

分別討論多普勒超聲、CT、以及多普勒超聲和CT聯合診斷分析。將三組患者就診情況進行對比分析如下。

1.2方法

多普勒組進行常規化的檢查,讓患者進行臥躺,觀察患者的甲狀腺兩側的葉、峽兩邊的形態大小,并觀察患者的身體情況,在掃描過程中對患者的病變情況進行分析。

CT檢查中,對患者運用螺旋CT檢查,掃描層厚及層間距均設置為 3~5mm,掃描電壓 120kV,掃描電流 120 ~250mA。常規平掃后經患者肘靜脈以每秒 3ml 速度注入對比劑(非離子型)80ml 后掃描。

對第三組進行多普勒超聲和CT聯合診斷分析,重點觀察甲狀腺患者的病變位置以病變數量和鈣化情況,且對淋巴結侵犯情況進行以下分析?,F將三組檢查結果分析如下[2]。

1.3觀察指標

觀察三組的檢查情況

1.4統計學分析

使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分析兩組研究數據,計數資料為[n(%)],予以x2檢驗;計量資料為(x±s),予以t檢驗。P值<0.05提示統計學意義成立。

2 結果

2.2三組檢查結果對比分析見表1

3 討論

甲狀腺是人體能量、蛋白質以及甲狀腺激素的調解腺體。結合就診檢查分析,結合彩超檢查方式可以有效判斷甲狀腺位置以及病變情況。同時,在臨床醫學上觀察患者的疾病情況以及內部血流信息,可以針對甲狀腺病變的程度以及惡化的性質進行有效判斷[3]。

甲狀腺功能衰退問題引起的原因較多,且主要是甲狀腺旁腺問題,甲狀腺炎的疾病主要包括慢性淋巴細胞甲狀腺炎、橋本病以及脖子疼等,通過針對化的檢查現對癥下藥,就能夠提升就診質量和患者就診滿意度。此外,能夠提升對甲狀腺疾病的腫瘤變化以及周圍的組織變化進行分析[4],在確定甲狀腺結塊以及周圍的病變以及邊緣組織方面都有著重要的研究意義,針對本次研究分析,CT聯合超聲檢查,可以提升甲狀腺疾病的診斷有效率。本次研究針對本院2016年1月-2017年2月本院收治的甲狀腺疾病180例患者,將其分為三組,分別討論多普勒超聲、CT、以及多普勒超聲和CT聯合診斷分析。將三組患者就診情況進行對比分析。其中彩超發現惡性病變12例(20%),良性病變15例(15%),CT發現惡性病變20例(33.3%),良性病變25例(41.67%),聯合診斷重點觀察甲狀腺患者的病變位置以病變數量和鈣化情況,且對淋巴結侵犯情況,檢驗結果表現出惡性病變20例(33.33%),良性病變25例(41.67%),且P<0.05,具有研究意義。

綜上所述,采用聯合分析方式,檢測結果中,聯合檢查方式高于超聲檢查和CT檢查,可見,使用二者聯合方式,能夠提升甲狀腺疾病檢查的精準度,提升就診滿意度和質量,值得在臨床醫學推廣研究[5]。

參考文獻

[1] 譚國政. 高頻超聲與CT對甲狀腺乳頭狀癌及頸部淋巴結的應用價值及手術方式的選擇[D].

福建醫科大學,2014.

[2] 梁繼飛. 甲狀腺腫塊的超聲與CT比較研究[D].暨南大學,2009.

[3] 馮沖,劉云雙,王濤,趙微. 甲狀腺癌的CT與彩色超聲檢查對比分析[J]. 中國醫療器械信息,2016,22(05):42-43+46.

[4] 溫靜. 甲狀腺疾病的影像診斷及鑒別診斷分析[J]. 影像研究與醫學應用,2017,1(18):65-66.

[5] 朱婷婭. 超聲與CT在多發性甲狀腺結節診斷中的價值對比[J]. 影像技術,2012,24(06):18-20.

猜你喜歡
甲狀腺疾病多普勒
機械波與光波的多普勒效應公式的相對論統一
血清C反應蛋白在亞急性甲狀腺炎鑒別診斷中的價值
甲狀腺腔鏡手術與開放手術的護理對比研究
婦女甲狀腺疾病手術后甲狀腺功能減退癥狀治療的臨床研究
《多普勒效應》的教學設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