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孕期體成分分析及其與孕期血糖變化的相關性

2019-10-21 07:19羅亞麗
健康之友·下半月 2019年12期
關鍵詞:孕產婦妊娠期糖尿病相關性

羅亞麗

【摘 要】目的:分析妊娠期糖尿?。℅DM)患者孕期體成分分析及其與孕期血糖變化的相關性。方法:選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在我產科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婦1500例作為研究組,選擇同期正常產檢的孕婦1500例作為對照組。對兩組建檔時、孕17-20周時、孕24-28周時、孕32-36周時的體成分進行檢測;分析不同孕期體成分變化特點并觀察與孕期血糖變化的關系。結果:研究組孕17-20周時、孕24-28周時體成分高于對照組(P<0.05),存在統計學意義;兩組建檔時、孕32-36周時的體成分對比(P>0.05),無統計學意義;結論:GDM孕婦孕期體成分水平高于正常孕婦,孕期體成分變化與糖尿病的發生呈正相關。

【關鍵詞】體成分;妊娠期糖尿病;孕產婦;血糖變化;相關性

【中圖分類號】 R714【文獻識別碼】B 【文章編號】1002-8714(2019)12-0001-01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body composition of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 patients during pregnancy and its correlation with blood sugar changes during pregnancy. Methods:1500 pregnant women with gestational diabetes from January 2016 to January 2018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group and 1500 pregnant women with normal birth test during the same period were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 The body componen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tested at the time of file setting 17-20 weeks of pregnancy 24-28 weeks of pregnancy and 32-36 weeks of pregnancy. The changes of body composition during pregnancy were analyzed and the relationship with blood sugar changes during pregnancy was observed. ResultsThe body composition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P 0.05) at 17-20 weeks of pregnancy and 24-28 weeks of pregnancy. The comparison of body components(P > 0.05) at 32-36 weeks of pregnancy at the time of setting up the files of the two groups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onclusion: The body composition level of GDM pregnant women is higher than that of normal pregnant women.

【Keywords】body composition; gestational diabetes; maternal; changes in blood sugar; correlation

妊娠期糖尿?。℅DM),是糖尿病的一種特殊類型。妊娠期糖尿病發生率世界各國報道為1%~14%,我國發生率為1%~5%,近年呈明顯增高趨勢。妊娠期的糖尿病分為兩種,第一種是妊娠前就已經確診的糖尿病,叫做“糖尿病合并妊娠”[1];第二種是妊娠前血糖水平正?;蛴袧撛谔悄土慨惓?,妊娠后確認為糖尿病,叫做“妊娠期糖尿病”[2]。GDM孕婦血糖水平升高引起體脂含量、細胞外水、總體水等成分發生不同變化。本次研究目的皆在于觀察對妊娠期糖尿病孕婦進行不同階段體成分分析,并觀察與孕期血糖變化的相關性,具體方法

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在我產科收治的已確診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婦1500例作為研究目標,為研究組,所有病人均符合妊娠期糖尿病臨床診斷標準;已在產科建立完整檔案,產檢均按正常要求進行;均為胎,并成活;沒有其它妊娠期合并癥;分別在建檔時、孕17-20周、孕24-28周、孕32-36周進行體成分檢測。年齡22-39歲,平均年齡(30.5±2.6)歲,平均孕周(38.65±0.53)周,初產婦89例、經產婦61例。另選擇同期正常產檢的健康孕婦1500例作為對照組。采取SPSS19.0軟件對研究組與對照組患者上述基線資料的差異進行分析,得出P>0.05,實驗可行。

1.2基本資料:

在初次建檔時,詳細記錄孕婦姓名、身高、年齡、體重、體重指數、空腹血糖值,孕24周時糖耐量實驗結果等。

1.3診斷標準:

在初次建檔時對所有孕婦進行空腹靜脈血收集血糖。依據相關診斷標準[3],所有孕婦在24周時需要進行75g糖耐量實驗,在實驗前3天正常飲食,然后保持空腹8-14小時后測血糖,指導孕婦5分鐘內口服含75g葡萄糖的液體300ml,從口服下算起,分別在1小時、2小時、3小時測血糖值。如果空腹血糖值≥5.6mmol/L,1小時血糖≥10.36mmol/L,2小時血糖≥8.6mmol/L,3小時血糖≥6.7mmol/L,上述指標有任意兩項或者兩項以上符合,即可確診為妊娠期糖尿病。

1.4體成分檢測:

分別在孕婦建檔時、孕17-20周時、孕24-28周時和孕32-36周時,采用人體成分檢測儀檢測孕婦體成分,檢測儀應用四海華辰SHHC,具體操作流程:體成分檢測前6小時內不允許進行劇烈運動,當天空腹檢測,對大小便排空,脫鞋去襪,兩腳立于足形電極上,方向為平行,雙臂伸直,雙手握在儀器手柄上后均勻用力,保持1-2分鐘。測量基礎代謝率、體脂百分比及體脂含量。

1.5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孕婦不同時期體成分,并分析與孕期血糖變化的相關性。

1.6統計學分析

應用統計學軟件(版本:SPSS25.0)處理研究數據,資料描述形式:計數資料應用n(%)描術,計量資料應用(x±s)描述;差異檢驗:計數資料為x2,計量資料為T;P<0.05為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判定標準。

2 結果

2.1兩組一般資料對比

研究組患者身高(162.84±4.86)cm,年齡(33.17±3.71)歲,孕前體重指數(22.84±3.36)kg/m2,孕周數(39.34±0.62)周;對照組患者身高(163.04±4.88)cm,年齡(32.33±3.68)歲,孕前體重指數(20.32±2.44)kg/m2,孕周數(39.38±0.88)周。研究組與對照組比較身高和孕周數結果P>0.05,無統計學意義;研究組與對照組比較年齡和孕前體重指數結果P<0.05,存在統計學意義。

2.2兩組孕婦不同孕周體成分比較

2.2.1兩組建檔時體成分比較:研究組孕婦建檔時基礎代謝率為(1349.68±

78.61)kcal,體脂百分比為(26.96±15.71)%,體脂含量為(18.55±6.18);對照組孕婦建檔時基礎代謝率為(1340.44±190.63)kcal,體脂百分比為(28.01±15.45)%,體脂含量為(17.77±15.61)。兩組對比P值分別為0.0828、0.0650、0.0721,均>0.05,無統計學意義。

2.2.2兩組孕17-20周時體成分比較:研究組基礎代謝率為(1363.84±103.81)kcal,體脂百分比為(29.13±5.38)%,體脂含量為(18.97±6.19);對照組孕婦建檔時基礎代謝率為(1308.59±79.31)kcal,體脂百分比為(26.52±4.40)%,體脂含量為(15.64±4.45)。兩組對比P值均為0.0000<0.05,差異存在統計學

意義。

2.2.3兩組孕24-28周時成分比較:研究組基礎代謝率為(1404.41±103.04)kcal,體脂百分比為(31.07±5.18)%,體脂含量為(21.44±6.47);對照組孕婦建檔時基礎代謝率為(1349.36±80.45)kcal,體脂百分比為(29.46±3.63)%,體脂含量為(18.46±4.33)。兩組對比P值均為0.0000<0.05,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

2.2.4兩組孕32-36周時成分比較:研究組基礎代謝率為(1465.20±108.45)kcal,體脂百分比為(32.02±4.81)%,體脂含量為(22.63±5.78);對照組孕婦建檔時基礎代謝率為(1427.98±96.93)kcal,體脂百分比為(33.97±3.42)%,體脂含量為(23.36±4.42)。兩組對比P值均為0.0000<0.05,差異存在統計學

意義。

2.3兩組孕婦孕24周體成分與血糖相關性

從表1可以看出,體成分與礎代謝率、體脂百分比及體脂含量呈正相關。見表1。

3 討論

本次研究結果,從表1可以看出,孕期體成分與血糖變化密切相關。孕期體脂增長多,體成分比例不平衡可能是導致GDM發病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孕前期要通過科學有效的管理控制飲食,使體成分保持良好狀態,可有效降低GDM發生。這與苗健美、劉華平研究結果一致。

綜上所述,體成分可反應出孕婦營養狀態,在孕前、孕早期、孕中期、孕晚期對孕婦體成分進行監測,發現體成分異常變化,通過控制孕期體重、合理飲食、控制并發癥等,對提高良好妊娠結局有積極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 王瑋,黃興全,姜蘭葉,等.脂肪代謝水平變化與妊娠期糖尿病發病的相關性分析[J].疑難病雜志,2018,17(05):34-37.

[2] 徐建玲.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變化與不良妊娠結局的關系[J].臨床研究,2019,27(01):38-39.

[3] 趙金梅,彭艷艷,王海庚,等.妊娠期糖尿病孕婦孕期體成分對妊娠結局的影響[J].中國生育健康雜志,2017,28(2):152-154.

[4] 陳琴,宋成文.孕中期糖、脂水平與妊娠期糖尿病及新生兒體質量相關性分析[J].西北國防醫學雜志,2018,39(11):58-62.

猜你喜歡
孕產婦妊娠期糖尿病相關性
心理護理在改善孕產婦妊娠結局及產后抑郁情緒中的應用
護理干預在預防腰麻-硬膜外聯合阻滯麻醉下分娩鎮痛的不良反應中的應用效果分析
湖南省長沙市危重孕產婦發生情況及其影響因素研究
循證護理在妊娠期糖尿病護理中的作用探討
妊娠期糖尿病的臨床干預對妊娠結局的影響
農村育齡婦女妊娠期糖尿病影響因素的研究
基于Kronecker信道的MIMO系統通信性能分析
小兒支氣管哮喘與小兒肺炎支原體感染相關性分析
腦梗死與高同型半胱氨酸的相關性研究(2)
炎癥指標在高齡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檢測中的臨床意義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