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集束干預措施在危重患兒有創動脈血壓監測中應用效果研究

2019-10-21 07:19何金竹
健康之友·下半月 2019年12期

何金竹

【摘 要】目的:研究危重患兒有創動脈血壓監測中接受集束干預措施的效果。方法:選擇我院2018年1月~2019年5月收治的74例危重患兒,均已接受有創動脈血壓監測,均分兩組采用不同護理模式,對比兩組患兒的不良反應發生機率與置管時間。結果:普通組發生不良反應的發生幾率為6(16.21)%,干預組發生不良反應的發生幾率為1(2.70)%,X2=3.9446,P=0.0470,P<0.05;普通組置管時間數值為2.15±1.01,干預組置管時間數值為4.51±1.12,T=6.0605,P=0.0000,P<0.05。結論:危重患兒有創動脈血壓監測護理難度大,風險性相對較高,對其進行集束化干預護理措施,可以規避風險因素,延長置管時間,降低不良風險事件發生機率。

【關鍵詞】有創動脈血壓監測;危重患兒;集束干預措施

【中圖分類號】R473.72 【文獻識別碼】B【文章編號】1002-8714(2019)12-0091-01

危重患兒病情危急,需要隨時監測其生命體征變化。有創動脈血壓監測結果能夠準確反映出病情變化,并且不易受外界因素的影響,目前已經在重癥患兒臨床監護中得到了普及[1]。有創動脈血壓監測的核心特點在于動脈穿刺置管后安加壓力傳感器,容易引發感染、意外拔管、堵管現象。尤其在低齡重癥患兒的有創動脈血壓監測過程中,上述風險事件發生機率都有所增加,這與患兒免疫力低、依從性差有著直接關系。此次研究,選擇我院2018年1月~2019年5月收治的74例危重患兒,均已接受有創動脈血壓監測,對比兩組患兒的不良反應發生機率與置管時間,現將研究結論做如下匯報。

1 方法與資料

1.1基礎資料

選擇我院2018年1月~2019年5月收治的74例危重患兒,將其均分為普通組與干預組,每組各37例。普通組,男18例,女19例,年齡2d~14d,均齡(6.01±0.45)d;干預組,男17例,女20例,年齡2d~15d,均齡(5.87±0.56)d。經過數據復

核,兩組患兒符合臨床危重診斷標準,均已經接受有創動脈血壓監測,組間數據對比無意義。

納入標準為:持續動脈血壓監測。

研究排除標準:(1)Allen試驗陽性;(2)凝血功能異?;純?(3)足背動脈搏動不良者;(4)穿刺點感染;(5)嚴重皮膚損傷患兒。

1.2主要方法

普通組采用一般護理措施:嚴格無菌操作置管護理程序,保持擬定穿刺對象皮膚干燥、無滲血、清潔,預防意外拔管現象。

干預組采用集束化護理措施:(1)結合有創動脈血壓監測護理特征、患兒病情及護理需求制定護理方案;(2)成立護理小組,明確責任護理人員。(3)執行護理方案:第一,動脈選擇。在穿刺時首選橈動脈,次選脛后動脈、尺動脈,并對其循環狀況進行綜合性評價。穿刺時,護理人員給予患兒非營養性吸吮或鎮靜藥使用,使患兒保持安靜,評價被穿刺動脈側支循狀況,防止動脈過度穿刺。第二,置管護理。加強對患兒的監護,預防各種并發癥。①預防出血:為防止導管脫出或滑脫,護理人員可以結合實際情況給予鎮靜劑[2]。②預防感染:擬定穿刺對象皮膚干燥、無滲血、清潔。③預防血栓:采用肝素稀釋液微量泵輸入,可以考慮重新置

管[3]。④預防氣栓:保持各連接管道緊密連接。⑤預防非計劃性拔管:護理人員做好風險評估工作,妥善固定導管,保持導管通暢,防止導管牽拉受力,發生非計劃性拔管,如患兒發生非計劃性拔管,需根據患兒情況重新置管[4]。

1.3對比指標

不良反應發生機率與置管時間。

1.4數據處理

均使用SPSS14.0版本專業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用T檢驗對比不良反應發生幾率,(x±s)示數,用卡方檢驗對比置管時間不良反應發生幾率,用[n(%)]示數。P<0.05,則具備統計學研究意義[5]。

2 結果

2.1不良反應

如表1,普通組發生不良反應的發生幾率為6(16.21)%,干預組發生不良反應的發生幾率為1(2.70)%,x2=3.9446,P=0.0470,P<0.05,具有統計學研究意義。

2.2置管時間

如表2,普通組置管時間數值為2.15±1.01,干預組置管時間數值為4.51±1.12,

T=6.0605,P=0.0000,P<0.05,具有統計學研究意義。

3 討論

有創血壓能直接感知血液壓強,并可將波形及數值實時顯示在監護儀上,能直觀、動態獲取數值,從而反映患兒體內循環狀況,測量數據較為精準[6],可為醫務人員及時評價患兒病情提供指導。但是,在置管過程中,由于患兒煩躁,縮短了置管時間,增加了置管不良反應事件發生機率。因此,集束干預措施是以有創動脈血壓監測為護理核心,結合多種因素制定科學的護理方案,對干預內容進行優化。

此次研究中,選擇我院2018年1月~2019年5月收治的74例危重患兒,均已接受有創動脈血壓監測,均分兩組采用不同護理模式,對比兩組患兒的不良反應發生機率與置管時間。通過數據可以得知,接受集束化干預護理措施患兒在不良反應發生幾率以及置管時間數據上明顯優于接受一般護理模式的普通組,與上述討論觀點相符合。

綜上所述,危重患兒有創動脈血壓監測護理難度大,風險性相對較高,對其進行集束化干預護理措施,可以規避風險因素,延長置管時間,降低不良風險事件發生率,綜合提升了護理效果。

參考文獻

[1] 李玥璐,沈潔,段穎暉,等.集束干預措施在危重患兒有創動脈血壓監測中應用效果研究[J].

當代護士(上旬刊),2018,25(3):121-122.

[2] 歐陽麗梅.有創動脈血壓監測在兒童重癥手足口痛救治中的應用[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 2015,15(59):192.

[3] 羅彩遠,黎艷.正壓輸液接頭運用聯合集束化護理干預在重癥患者有創血壓監測中的效果評價[J].護士進修雜志,2019,34(7):648-650.

[4] 張建鳳,張蓉華.集束干預策略在預防非計劃性拔管中的 依從性研究[J].護士進修雜志,2014,29(13):1181~1183.

[5] 雷艷.機械通氣患者運用有創動脈血壓監測及護理干預探究[J].心理醫生,2018,24(20):253-254.

[6] 林明曉,柯燕娜.護理干預在有創動脈血壓監測重癥手足口病患兒中效果分析[J].中國醫學工程,2014,22(12):165,168.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