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兒手足口病的預防控制對策探討

2019-10-21 07:05周亞彩
健康必讀(上旬刊) 2019年12期
關鍵詞:手足口病小兒預防

周亞彩

【摘 ?要】手足口病是因腸道病毒所引發的傳染病,好發于嬰幼兒,起病十分急驟,較為突出的臨床表現包括口痛、厭食、發熱,口腔皰疹以及潰瘍等等,少數患兒可伴有食欲不振、咳嗽等癥狀。幼兒園是兒童集聚場所,手足口病的發病率較高,稍有不慎也會引發大規模傳播,危害不小,造成難以挽回的惡劣后果。從這個角度而言,幼兒園應當積極加強對于手足口病的防控,為幼兒的健康成長提供有利的環境。

【關鍵詞】小兒;手足口病;預防;控制;措施

【中圖分類號】R725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672-3783(2019)12-0270-01

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所引發的一種傳染性疾病,能夠引發該病的病毒多達二十余種,其中又以柯薩奇病毒以及腸道病毒為最為多見的病原{1}。該病多見于嬰幼兒,雖然多數患兒均能自愈,僅有少數患者會發生心肌炎、肺水腫等癥狀,不過,一旦該病爆發流行,或是病情發展急劇,那么便極有可能導致患兒死亡,同時該病尚乏有針對性治療藥物,多是以對癥治療為主{2}。由于幼兒園是兒童活動的主要場所,因此務必加強對于手足口病的防控,避免該病大規模傳播,引發嚴重后果。在此,本文就小兒手足口病的防控工作進行了探討分析:

1 流行病學分析

1.1潛伏期

一般情況下,手足口病的潛伏期在一周左右,平均潛伏期多在2-3d。

1.2傳染源

患者以及隱性患者為該病的傳染源,在該病流行期間,患者為主要傳染源。發病約數周后,病毒藉由糞便排便排出,此外,患者皰疹液之中也包含著大量的病毒,一旦皰疹潰破時,病毒便會隨之溢出{3}。在流行間歇期,病毒攜帶者則是主要傳染源。

1.3傳播方式

手足口病的傳播方式較為多樣,主要以親密接觸為主,病毒可經由糞便、唾液、皰疹液以及患兒所接觸的玩具、毛巾、杯子、學習用品等等實現傳播以及間接傳播。此外,由于部分患兒唾液之中也含有病毒,飛沫傳播也是其傳播途徑之一。

1.4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不過染病之后,即可獲得免疫力,因此該病多見于學齡前兒童,尤其是3歲左右兒童。

1.5流行方式

手足口病分布十分之廣闊,無明顯地區性,四季均可發病,不過多以夏季、秋季為主,冬季則相對少見。在手足口病暴發流行期間,幼兒園容易出現大面積感染現象,其傳播速度驚人,在極短的時間之內便能引發集體感染的發生{4}。

2 小兒手足口病防控對策

2.1 傳染源管理

手足口病患者是該病的主要傳染源。從實際情況來說,感染該病病毒的人,以隱性感染為主,少數患者為顯性感染。也正因如此,隱性患者難以被發現或是鑒別,給預防以及控制工作帶來了不小的難度。不過多數均能于發病一周內,從其咽部、糞便之中分離出病毒,同時發病一周內的傳染性最為突出。就現狀來說,手足口病爆發流行后,隱性感染患者要遠遠多于現行感染患者。那么從這一點進行分析,在流行期以及其間歇期內,病毒攜帶者以及輕型散發病例可以視為該病主要的傳染源。為此,醫療工作者必須提高防控意識,做到早發現、早應對,盡早隔離患者以及病毒攜帶者,做好消毒工作,控制好傳染源,為后期防治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

2.2 控制傳播渠道

當前,手足口該病的主要傳播渠道為口-口、口-糞以及呼吸道傳播等。由于該病的傳染性較強,同時傳播速度較快,因此務必對該病的傳播渠道進行嚴格控制。一旦有人發病,便會在短時間內于人流密集的場所廣泛傳播,導致防治工作的難度大幅提高。相關部門可于學校、幼兒園、社區等人群密集場所積極展開手足口病危害、防治工作的宣傳教育,提高人們對于手足口病的認識以及防范意識,積極培養人們良好的衛生習慣,以控制傳播渠道,并提高手足口病防治工作的有效性。

2.3 易感人群保護

任何年齡段的人均易感受阻口病,不過仍以學齡前兒童為主要患病群體,在此,我們以幼兒園兒童為例,來簡要闡述易感人群保護的工作:

2.3.1 積極開展日常檢查

幼兒園應當根據其實際情況,積極展開日常檢查,同時逐步完善報告制度,定期進行全面檢查,使手足口病的防控措施得以落實。首先,在幼兒入園時,可對幼兒進行常規檢查,譬如觀察幼兒手掌、口腔等,一旦發現潰瘍、皰疹等異常狀況,應當及時告知家長,同時帶領幼兒就醫。在午休之前,由教師進行午間檢查,主要對幼兒胸、腰、背、臀等進行檢查,同時觀察幼兒有無發熱的現象,一旦察覺異常,應當及時送檢。對于缺勤的幼兒,教師應當積極聯系其家屬,了解情況。

2.3.2 加強清潔消毒

清潔消毒無疑是隔離、殺滅病毒最為有效的方法,從這個角度而言,為了做好手足口病的防控工作,幼兒園應當積極落實清潔消毒工作。每日采用消毒液對地面、門窗、兒童用品等進行擦拭消毒,確保物品處于清潔狀態。幼兒的洗漱用品,均需做到單人單例,并堅持一洗、二刷、三沖的基本原則,并定期進行消毒。此外,需于陽光晴好的時候,對被褥進行曝曬。

2.3.3 衛生教育

在手足口病的防控過程之中,幼兒園應當積極發揮健康教育的作用,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糾正兒童不良生活習慣,例如,告知幼兒飯前、便后均需吸收,少吃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教導幼兒正確的洗手方式,并強調保持雙手清潔的重要性。

2.3.4 加大手足口病宣傳力度

幼兒可積極利用宣傳欄、網站以及家長社交群體等方式,積極加強手足口病防控宣傳,以此提高家長對于手足口病的認識,引起家長對于手足口病防控的重視。此外,組織園內保健人員進行健康知識培養,確保園內保健人員能夠熟練掌握手足口病的癥狀,以做到早發現、早治療。除此以外,一旦發生疫情,應當及時上報,切勿隱瞞。

3 小結

從上文可知,手足口病屬傳染性疾病,多發于嬰幼兒,一旦爆發流行,將會造成十分嚴重的后果。因此,在手足口病防控工作之中,應當充分結合實際,依照幼兒生長發育的特征,實施切實、有效、全面的防控措施,積極預防、控制手足口病的發生,最大限度的控制手足口病所帶來的危害,為幼兒的健康成長創造良好的環境。

參考文獻

[1] 李楠.小兒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學特征及其預防對策分析[J].基層醫學論壇,2019,23(29):4267 -4268.

[2] 王梅.小兒手足口病的傳染與預防控制措施[J].雙足與保健,2019,(14):125-126.

[3] 張萌.濟南市市中區兒童手足口病預防控制方法探討[J].雙足與保健,2019,28(13):72-73.

[4] 艾勇,周麗萍,曾周.荊門市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及重癥危險因素分析[J].預防醫學,2019,31 (10):1032-1035.

猜你喜歡
手足口病小兒預防
小兒難養
奧司他韋口服聯合阿昔洛韋乳膏外用治療手足口病的臨床效果觀分析
淺談跑步運動中膝關節的損傷和預防
360例小兒手足口病護理體會
新形勢下預防校園暴力的策略研究
小兒驚厥緊急處理
容易混淆的兩種小兒紫癜
小兒厭食的簡易療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