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低劑量螺旋CT技術和X線胸片技術診斷肺結核的效果對比

2019-10-21 07:19張慶敏于紅龍
健康之友·下半月 2019年12期
關鍵詞:肺結核

張慶敏?于紅龍

【摘 要】目的:研究和分析在診斷肺結核疾病中采用使用低劑量螺旋CT技術和X線胸片技術的結果對比。方法:隨機選取外院在2016年2月-2019年3月收治的34例肺結核患者作為本次課題研究對象,將其分為分析組和對照組,分析組患者采用低劑量螺旋CT技術進行診斷,對照組患者采用X線胸片技術,對比兩組患者最終診斷結果。結果:分析組疾病檢出率以及病理檢出率均高于對照組,數據差異明顯,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診斷肺結核疾病中采用低劑量螺旋CT技術的最終診斷結果優于X線胸片,漏振現象較少,同時更能準確的反映出患者肺結核空洞以及胸膜增厚等現象,因此值得在現代臨床醫學中廣泛應用和推廣。

【關鍵詞】低劑量螺旋CT技術;X線胸片技術;肺結核

【中圖分類號】R81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8714(2019)12-0116-01

肺結核主要是以結核分歧桿菌所造成的傳染性慢性疾病,這種疾病會對患者的多個臟器器官造成傷害,嚴重的甚至還會影響到患者的預后。如何充分利用當今先進的影像學技術對肺結核疾病進行科學診斷已經成為臨床研究的工作重點。X線胸片是當前在診斷肺結核疾病當中的常用方法,但是由于這種方法的照射劑量較大,會對人體產生一定的損傷,因此已經受到了臨床應用的限制[1]。低劑量螺旋CT技術的推廣和應用能夠充分確保肺結核診斷效果的同時降低劑量,更能確保診斷安全性。能夠對比低劑量螺旋CT技術和X線胸片技術在肺結核診斷當中的效果,本文對診斷肺結核疾病中采用使用低劑量螺旋CT技術和X線胸片技術的結果對比進行詳細分析,現將研究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外院在2016年2月-2019年3月收治的34例肺結核患者作為本次課題研究對象,在患者充分之情并且自愿參與本次課題研究,簽訂知情同意書的前提下將其分為分析組和對照組,每組患者17人,分析組患者采用低劑量螺旋CT技術進行診斷,對照組患者采用X線胸片技術,對比兩組患者最終診斷結果。研究中,分析組中男性患者9例,女性患者8例,年齡范圍23-55歲,平均年齡為(34.52±4.48)歲;B對照當中男性患者10例,女性患者7例,年齡范圍24-56歲,平均年齡為(25.04±4.96)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均無明顯性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因此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X線胸片技術診斷,所使用的儀器參數:內阻最大值為0.9Ω,額定電流為200.0mA,額定電壓為220V,對患者照射的時間為0.04s-6.3s,透視壓為40.0kV-110.0kV,連續可調節的電流為0.5mA-5.0mA。分別選取患者側位平片以及后前位平片進行觀察,主要的掃射范圍是患者的肺尖到肺底,掃描厚度為10.0mm,層距為10.0mm。主治醫師主要結合病灶部位以及分布和直徑等時機情況進行記錄和觀察。

分析組患者采用的是低劑量螺旋CT技術診斷,診斷中儀器的標準電流為400.0mA,標準的螺距為0.542∶1,掃描厚度為1.5mm,掃描準直為60.0mm* 0.65mm,掃描的間隔為1.5mm?;颊咴趻呙杵矫嫔蠀^平臥體委,頭部輕輕上揚,醫護人員指導患者適當的擴胸,目的是為了能夠充分暴露出患者肺部組織,掃描范圍是從鎖骨到橫膈膜,以0.3s/r-0.8s/r的速度掃描。根據儀器掃描結果,主治醫師對患者的病灶部位、直徑以及形狀等重要信息記錄,同時對病灶和周邊血管組織的關系進行判定。另外主治醫師主要結合病灶部位以及分布和直徑等時機情況進行記錄和觀察。

1.3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患者最終診斷符合率,分為符合、誤診和漏診三項;對比分析兩組患者病例特征檢出情況對比,包括空洞、支氣管播散灶、淋巴結肥大以及胸膜增厚和胸水。

1.4數據處理

本次研究均行SPSS20.0軟件處理,其中計量資料對比用(x±s)的形式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的形式表示,行x2檢驗,當數據對比呈現為P<0.05的差異性時,統計學意義存在。

2 結果

2.1肺結核疾病檢出率對比

分析組疾病檢出率高于對照組,數據差異明顯,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肺結核疾病病理特征檢測率對比

分析組疾病病理檢出率高于對照組,數據差異明顯,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X線胸片是當前針對肺結核診斷的一種常見的臨床技術,這種診斷技術有著經濟適用和易于推廣的優勢。但是在以往的報導當中認為,X線胸片在對肺結核進行診斷過程當中準確率較低,存在著一定的漏診問題和誤診問題。另外,X線胸片自身照射劑量相對較大,對人體會產生一定的損傷,因此這種技術已經在實際臨床當中應用受到了一定限制[2]。

通過本文研究發現,分析組疾病檢出率與病理檢出率高于對照組,數據差異明顯,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在診斷肺結核疾病中采用低劑量螺旋CT技術的最終診斷結果優于X線胸片,漏振現象較少,同時更能準確的反映出患者肺結核空洞以及胸膜增厚等現象,因此值得在現代臨床醫學中廣泛應用和推廣。

參考文獻

[1] 姚雪云.使用低劑量螺旋CT技術和X線胸片技術診斷肺結核的效果對比[J].影像研究與醫學應用,2018,2(02):110-111.

[2] 努爾艾合買提·阿布都瓦力,阿布都克尤木江·阿布力孜.低劑量螺旋CT技術和X線胸片技術診斷肺結核的效果對比[J].影像研究與醫學應用,2017,1(10):87-89.

猜你喜歡
肺結核
觀察肺結核合并肺癌的CT影像學特征及診斷價值
肺結核的早期癥狀有哪些?怎樣治療肺結核
優質護理對肺結核護理質量和依從性的干預效果
個性化護理對結核患者肺結核知識知曉率的影響
肺結核皮試處紅腫 就是患了肺結核嗎?
肺結核有哪些癥狀 肺結核的幾種危害要了解
肺結核的早期癥狀
到2020年,肺結核成功治療率將達九成
護理干預在35例肺結核并發大咯血患者搶救中的應用
蘇無“健肺丸”治療肺結核29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