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8層螺旋CT血管造影與多平面重建對腹腔巨大腫塊定位診斷的對比分析

2019-10-21 07:19陳斌
健康之友·下半月 2019年12期
關鍵詞:供血腹腔腫塊

陳斌

【摘 要】目的:對比多平面重建(MPR)、128層螺旋CT血管造影(CTA)兩種方式應用于腹腔巨大腫塊定位診斷的效果。方法:選取2017年5月-2019年3月期間在本院接受診治的32例證實存在腹腔巨大腫塊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給予患者CTA、MPR檢查,回顧分析兩種方式在腫塊定位診斷方面的應用效果。結果:32例患者CTA腫瘤供血動脈顯示率為90.63%,惡性腫瘤多支供血動脈顯著多于良性腫瘤(P<0.05);32例患者MPR,腫塊來源診斷準確率為71.88%,聯合診斷準確率為93.33%。CTA、MPR腫瘤定位診斷價值比較無顯著差異,CTA+MPR診斷可獲得更理想效果。結論:CTA、MPR在腹腔巨大腫塊定位診斷中應用價值相當,兩種手段聯合使用可獲得更高價值。

【關鍵詞】腹腔巨大腫塊;多平面重建;128層螺旋CT血管造影;診斷

【中圖分類號】R739.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8714(2019)12-0149-01

直徑超過5cm的上腹部巨大腫塊在臨床診治上較為少見。因腫塊體積大,周圍又存在較多腹部臟器,各臟器間有緊密相貼,解剖關系極為復雜,腫塊、周圍臟器兩者間臟器界限模糊[1]。因此腹部巨大腫塊的定性、定位診斷存在較大難度。因此加強對腹腔巨大腫塊定位診斷有效方式進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臨床價值。本研究主要對比CTA、MPR兩種方式在腹腔巨大腫塊定位診斷中的應用價值,現做如下報告。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5月-2019年3月時間段在本院接受診治的腹腔巨大腫塊患者32例作為研究對象。入選標準:經臨床CT掃描、B超檢查明確腹部存在巨大實性腫塊,即腫塊直徑≥5cm;臨床診治資料保持完整;自愿參與,簽署知情同意書。P排除標準:存在手術或外傷引起炎性包塊或膿腫、血腫等;存在腸粘連、腸套疊的假性腫塊;存在腹部囊性占位或轉移腫塊、腸結核、腹膜后廣泛纖維化等對診斷結果產生影響的病癥?;颊咝詣e:男性18例,女性14例;年齡:最小18歲,最大73歲,平均年齡(41.3±3.6)歲。

1.2方法

應用儀器為西門子Somatom Definition AS 128層螺旋CT掃描機。受檢者接受檢查前均接受常規性腸道清潔及相關準備。參數設置:90mAs,120kV,間隔、層厚均為1.0mm,掃描范圍除腫塊外,還包含腫塊上、下4cm范圍。碘帕醇注射液作為對比劑,使用總量是50~100mL,濃度WEI 370mgI/mL。行相關檢查操作前15min,讓受檢者先飲用400~600mL的碘水溶液(濃度為2%~3%)。經檢查獲取的數據以層厚、間距均為0.60mm重建,然后再傳輸至syngo multimodality workplace工作站行相關后處理。選靜脈及延遲期數據實施腫塊MPR重建,動脈期掃描數據通過三維卡軟件實施腫瘤供血動脈VRT、MIP重建。

1.3效果判斷

診斷過程中獲取結果均由2名高資歷、經驗豐富的副主任醫師共同進行檢閱,兩人使用雙盲法對數據后處理所獲得的相同圖像進行評價,并明確診斷。兩人意見出現分歧時進行商討,將最終的一致性意見作為判斷結果。診斷標準:選擇最粗1支血管作為腫塊的源器官供血動脈。

1.4統計學方法

通過SPSS 22.0行數據統計學分析,以P<0.05表示差異對比有統計學意義。計數數據以“%”表示,對比行x2檢驗。

2 結果

2.1CTA、MPR診斷結果

對掃描獲取數據進行腫瘤供血動脈MIP以及VRT重建。CTA顯示腫瘤供血動脈的共有29例,顯示率為90.63%。29例患者中,10例為良性腫瘤,顯示供血動脈共有12支,19例為惡性腫瘤,顯示供血動脈共有55支。惡性腫瘤供血動脈相比非惡性腫瘤顯著更多(P<0.05),惡性腫瘤多存在多支供血動脈,于良性腫瘤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MPR患者共有32例,靜脈期經間隔薄層0.6mm、層厚0.6mm進行重建,然后再傳輸至工作站進行矢狀位、冠狀位多平面重建。腫塊來源獲得明確共有23例,準確率為71.88%。

2.3CTA聯合MPR綜合分析結果

30例患者行CTA+MPR,2例誤診,28例確診,準確率為93.33%。腫瘤均表現為多支異位供血動脈以及多腫瘤界面。與CTA、MPR比較,CTA+MPR用于腹部巨大腫塊定位診斷表現出更理想應用價值。

3 討論

目前,臨床上主要根據手術、穿刺活檢所獲得的病理學,對腫塊生物學行為進行判定。行影像學檢查診斷腹部巨大腫塊的重點是觀察腫塊毗鄰狀況、鄰近侵犯情況以及淋巴結的轉移情況。

在定性診斷中,了解腫塊形態、邊緣、體積大小、密度情況等對腫塊良、惡性鑒別具有重要價值[2]。以腫物主要供血動脈數目、形態及來源作為根據,可行有效定性診斷。目前,臨床上應用于腫瘤診斷的手段有較多種,但各種手段應用均存在各自的優缺點。近年來,多層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技術的發展速度不斷加快,該種技術的應用能夠清晰顯示腹部細小血管,在腫瘤供血動脈診斷、鑒別研究中發揮著重要作用[3]。本研究對32例腹腔巨大腫塊患者的臨床診斷影像學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顯示,CTA、MPR在腹腔巨大腫塊定位診斷中,在腫瘤供血動脈顯示及腫塊位置、起源判定等方面均表現出良好效果,在腫瘤定位診斷中均表現出較好應用價值,但相比之下,兩種方式聯合使用表現出更理想應用價值。

綜上所述,CTA、MPR在腹腔巨大腫塊定位診斷中均表現出良好應用效果,兩種方式聯合應用的價值更高。

參考文獻

[1] 陳惠蓮.128層螺旋CT頭頸部血管造影成像的臨床應用[J].醫藥前沿,2016,6(1):112-113.

[2] 陳剛.頭頸部血管造影128層螺旋CT成像的應用價值分析[J].基層醫學論壇,2018,12(7):946-947.

[3] 卜慶豐,張杰,陳敏明,等.多層螺旋CT血管成像對腹部巨大腫塊定位、定性診斷的應用研究[J].中國實用醫藥,2018,13(31):61-62.

猜你喜歡
供血腹腔腫塊
研究腹部超聲在臨床診斷盆腔腫塊中的價值
心肌供血不足是怎么回事?
術中術后如何防止腹腔粘連
辣語
順鉑聯合重組人白細胞介素—2腹腔灌注治療惡性腹腔積液的臨床觀察
法舒地爾合天麻素治療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性眩暈73例臨床觀察
經腹及經陰道超聲在診斷盆腔腫塊中的應用
頸夾脊穴注天眩清治療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性眩暈的觀察
腹腔手術后早期腸梗阻的診治體會
乳腺腫塊二維及彩色多普勒特征與病理學對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