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育支持護理聯合家庭護理干預對早產兒生長發育的影響評價

2019-10-21 07:19郭曉琳
健康之友·下半月 2019年12期
關鍵詞:影響評價生長發育

郭曉琳

【摘 要】目的:通過對發育支持護理進行應用,在聯合家庭護理的基礎上對早產兒的生長發育影響進行效果的評價和探究。方法:通過選舉參與本次研究的患者,其就診時間在2017年1月到12月,將早產兒隨機分為一般組和觀察組。對于一般組來說,采用傳統護理方式。對于觀察組來說,采用院內發育支持護理聯合家庭護理干預方式。結果:觀察組的患病率、再住院率以及死亡率低于一般組。結論:采用發育支持護理聯合家庭護理干預對早產兒生長發育具有一定的效果。

【關鍵詞】發育支持護理;家庭護理干預;生長發育;影響評價

【中圖分類號】R473.72 【文獻識別碼】B【文章編號】1002-8714(2019)12-0179-01

早產兒作為當今醫學研究的主要內容,在新生兒科住院中約有20%的早產兒為早產兒。早產兒主要是胎齡小于37周[1]的嬰兒,由于其各功能發展不完善、功能不健全,因此生活能力較弱。為了提升整體早產兒的生存質量,應通過進行發育支持護理。通過將發育支持護理理念進行延伸,在家庭護理中進行發育知識理念的沿用,從而促進早產兒智能和行為的發展。本文通過對發育支持護理和家庭護理干預對早產兒生長發育的評價進行探究,其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通過選舉參與本次研究的患者,其就診時間在2017年1月到12月,將早產兒隨機分為一般組和觀察組,選取早產兒者人數共計40例。隨后進行整體效果的探究。其中一般組中早產兒男12例,女8例,對于其胎齡在28周到35周,重量為1285~2310g。觀察組中早產兒男13例,女7例。胎齡在27-36周,重量為1276~2219g。通過這兩組早產兒的胎齡、體重等相比無統計學差異。

1.2方法

1.2.1一般組護理方式

對于一般組來說,采用傳統護理方式。

1.2.2觀察組護理方式

對于觀察組來說,采用院內發育支持護理聯合家庭護理干預方式。

1.2.2.1院內發育支持護理

對溫度和濕度進行調節。對于早產兒來說應進行室溫的控制,保持溫度在24~26度之間,其濕度為55%左右。根據早產兒的體重以及胎齡進行整體的箱溫設置,將其設置在34度左右,從而確保早產兒的腋下溫度在36.5度左右。

第二,進行光線刺激的減少。對于早產兒說其需要類似子宮環境的光照,在晴天時,可以通過進行深色被單以及小絨毯的覆蓋,從而進行室內光線的調節。對于陰天時可以減少暖箱上的覆蓋,拉開窗簾。第三,進行噪音減少。對于室內音量來說應調整在60分貝[2]以下,工作人員應做到輕聲細語,同時將儀器的報警音量調低。第四,進行體位舒適的維持。對于早產兒來說應采用側臥位或俯臥位,從而減少患者食道流返,保證早產兒在下頜位置能夠輕微向下內收,保證其軀干直立的基礎上進行膝蓋的維持,同時避免頭部和頸部過度伸。第五,減少機械性操作的疼痛刺激。對于各項護理的操作過程中應保證動作以及行為柔和,對于早產兒來說,,應給予非營養性吸吮,通過增加氧飽和度促進早產兒營養物質的吸收。在實施侵入性操作之前,應進行非營養性吸吮增加早產兒口腔的滿足感,減少哭泣。

1.2.2.2家庭護理干預

第一,進行家庭隨訪。通過對觀察組早產兒制定家庭方式計劃,隨后在早產兒6周后進行訪問。通過對早產兒臍部是否愈合的情況進行了解,隨后對其乳汁分布情況進行觀察,鼓勵母乳喂養,并給予早產兒母親衛生營養等方面的指導,提醒家長定期對嬰兒進行預防接種。在三個月內通過進行定期訪問,并預約早產兒目前攜帶新生兒,進行常規體格的檢查,包括體重、身長、頭圍、胸圍[2]等,隨后對新生兒的行為能力進行測定。通過在四個月到六個月之后的每個月進行一次訪問,對其輔食添加方式進行指導,從而滿足其物質的需求量。第二,進行家庭和社會環境的評估并進行相應改善,通過對家長現場操作的方式進行觀察,以此來評估對于環境的認知,對于其中的錯誤行為也要給予糾正。通過指導家長進行室溫光線以及相關濕度的調節,以此來促進早產兒的聽覺發育生長,在豐富的社會環境刺激下,協助早產兒建立良好的互動關系。第三,對父母實施正確康復訓練,通過對家長進行培訓,對早產兒進行聽覺視覺各方面的訓練,同時指導家長對早產兒進行被動訓練,如全身撫摸、游泳等,根據早產兒的發育規律進行主動訓練。

2 結果

2.1一般組和觀察組早產兒患病率、再次住院率相關參數比較,其結果如下表:

3 討論

早產兒主要是指未足月生產的嬰兒[3],其生活能力較為低下,同時發展尚未成熟相比足月兒來說更為脆弱,一出生亟須進行住院治療。對于早產兒來說不能對正常的生理和行為反應進行控制,無法適應環境的刺激發育。支持護理通過對新型方式進行應用,改變了以往傳統的護理方式,同時將早產兒作為獨立個體,通過采用個性化護理,對護理活動以及環境進行改變,在排除有害刺激的基礎上進行適度刺激,從而提升早產兒的存活質量。由于早產兒的特殊性也決定了早產兒的短期住院不能滿足需求,因此需進行長期護理。通過以早產兒及家庭作為中心進行醫院護理的應用,使早產兒能夠享受到優質服務,在做好院內護理和院外護理銜接的基礎上提升整體的護理能力。

參考文獻

[1] 曾麗娟. 發育支持護理聯合家庭護理干預對早產兒生長發育的影響[J]. 湖北科技學院學報(醫學版),2015,29(03):226-228.

[2] 劉桂華. 極低出生體重早產兒院外延續性護理干預研究[D].福建醫科大學,2014.

[3] 蒙婷婷. 延續性護理對早期早產兒生長發育的影響研究[D].貴州醫科大學,2016.

猜你喜歡
影響評價生長發育
城市交通大氣環境影響評價及預測技術研究
殘膜污染防治與可降解地膜生態環境影響評價
秸稈覆蓋和保水劑對烤煙生長發育的影響
溫度與降水條件對玉米生長發育的影響
“營改增”對國企稅收的影響評價
公路沿線文化遺產影響評價探析
大氣環境影響評價相關問題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