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臨床護理路徑應用于小兒腹瀉護理的效果觀察

2019-10-21 07:19馬莉范娟潘曉燕
健康之友·下半月 2019年12期
關鍵詞:我院護理人員患兒

馬莉?范娟?潘曉燕

【摘 要】目的:研究臨床護理路徑模式在腹瀉患兒護理中的應用價值,為進一步提高腹瀉患兒護理質量尋找突破口。方法:以86例腹瀉患兒為研究對象,在隨機分為觀察組、對照組后,分別對其實施臨床護理路徑干預與常規護理干預,通過對兩組腹瀉患兒的護理效果進行觀察,并對相關護理指標做統計學處理,評估臨床護理路徑模式的優勢。結果:比較兩組患兒護理前后的排便變化情況,觀察組患兒護理后每日排便情況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臨床護理路徑干預模式滿足腹瀉患兒的臨床護理要求,可以改善患兒腹瀉情況,具有滿意效果,因此值得推廣。

【關鍵詞】腹瀉患兒;臨床護理路徑

【中圖分類號】R473.72【文獻識別碼】B【文章編號】1002-8714(2019)12-0194-01

腹瀉是兒科常見病,表現為排便次數增加、排便量與性狀的改變等,我院在腹瀉患兒臨床干預階段,對傳統腹瀉患兒的護理手段進行創新,采用臨床護理路徑模式,發現該護理模式具有滿意的近期效果,可以改善患兒腹瀉情況,因此值得關注。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診治的86例腹瀉患兒,所選時間為2018年3月-2019年3月,之后遵照平均原則分為觀察組、對照組。其中觀察組患兒43例,男24例,女19例,平均年齡(7.3±2.9)歲。對照組患兒43例,男26例,女17例,平均年齡(7.5±3.1)歲。

1.2方法

針對對照組腹瀉患兒采用傳統護理,護理人員遵照醫囑指導患兒服用治療腹瀉藥物,并定期觀察患兒腹瀉癥狀改善情況。

觀察組接受臨床護理路徑干預,措施包括:(1)成立臨床護理路徑小組。在本科室內遵照自愿原則,選擇具有3年以上工作經驗的護理人員構建臨床護理路徑小組,組內投票選舉組長之后,由組長帶領組員對腹瀉患兒的護理問題展開分析。(2)腹瀉患兒護理問題分析。采用組內討論的方法,對腹瀉患兒的護理問題展開分析,各成員根據自己的工作經驗,對腹瀉患兒的護理問題進行研究并由相應人員記錄;在總結全體護理人員反饋的問題后,組長剔除重復問題,并形成具體的腹瀉患兒護理問題方案。(3)形成對策。組長帶領成員對各類護理問題進行討論,并聽從護士長建議形成詳細的護理對策方案,主要內容包括:①資料收集。護理人員為患兒及其家屬介紹醫院的基本情況,了解患兒病情,對患兒腹瀉情況進行正確判斷。期間重視病情觀察,護理人員對患兒的大便、體溫、精神狀態、脫水情況、水電解質進行記錄,并針對異常情況向主治醫師反饋。②飲食干預。護理人員對患兒的日常飲食進行控制,叮囑食用面條、稀粥等易消化食物;控制鹽等物質攝入量,禁食海鮮、辛辣等食物。飲食干預期間做到少食多餐,避免因為突然進食量增加而加重消化系統負擔,不利于癥狀改善。③補液護理。補液護理期間遵照先鹽后糖、先快后慢的原則進行補液;若發現患兒存在重度脫水情況則主要及時構建靜脈通道,遵醫囑完成各類補液方案。④健康宣教。為進一步改善患兒癥狀,護理人員從腹瀉的日常防治技巧等幾方面進行宣教,如飯前便后洗手、不吃缺乏衛生免疫檢驗的食物;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做到定時進食、不暴飲暴食;及時根據天氣變化增減衣物,避免過熱或著涼。

1.3觀察指標

統計不同時間段患兒排便變化情況。

1.4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22.0軟件對腹瀉患兒的各項護理指標進行處理,以t值檢驗差異,當P<0.05時認為差異顯著。

2 結果

比較兩組患兒的各項護理指標后,發現觀察組患兒的各項數據優于對照組,組間數據差異顯著(P<0.05),相關資料如表1所示。

3 討論

目前臨床上腹瀉患兒越來越常見,腹瀉不僅會為患兒帶來痛苦,還有可能引發水電解質失衡,不利于兒童健康成長。我院在腹瀉患兒臨床干預階段,除了采取針對性治療外,還重視對患兒的科學護理。臨床護理路徑通過確定具體的護理目標,在堅持全面、預見性護理要求的基礎上,持續提高護理質量,避免護理風險的發生[1]。因此我院將臨床護理路徑模式應用到腹瀉患兒護理中,根據表1的資料可以發現,觀察組腹瀉患兒在接受臨床護理路徑干預后,其腹瀉情況顯著改善,與對比組相比,組間數據差異顯著(P<0.05),證明臨床路徑護理模式具有滿意的近期效果,可以改善患兒腹瀉情況。

本文認為,臨床護理路徑模式的先進性主要表現為:(1)該護理模式可以快速確定一個主題,確保護理人員的各項護理操作都圍繞“腹瀉患兒護理”開展,確保每一位護理人員可以發揮自身作用,持續優化護理流程。(2)臨床護理路徑重視對當前護理問題的分析,小組護理人員在分析問題后,立即根據問題提出改進措施,確保護理各項護理手段滿足腹瀉患兒干預需求。(3)臨床護理路徑模式重視對患兒日常行為的控制。腹瀉與患兒的日常行為之間存在密切關系,包括挑食、不合理飲食、不重視個人衛生等都有可能造成腹瀉發生,因此在該護理模式中護理人員重視對上述風險要素的控制,在叮囑患兒做好個人衛生的同時,對患兒的飲食進行指導,并深化家長對患兒飲食問題的了解,實現了家庭與醫院的配合,有助于患兒臨床癥狀的康復[2]。

綜上所述,臨床護理路徑模式滿足腹瀉患兒的護理要求,與傳統護理相比,該護理模式在腹瀉患兒護理中具有滿意的近期效果,因此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彭可梅.臨床護理路徑在小兒腹瀉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及體會[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9,4(09):110+121.

[2] 馬尹梅,謝亞利.臨床護理路徑對小兒腹瀉的護理效果及滿意度的影響[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8,3(51):93.

猜你喜歡
我院護理人員患兒
我院2例紅細胞冷凝集現象的案例分析
小兒肺炎護理4重點
我院老年患者多重用藥情況調查
維生素D聯合GnRHa在特發性性早熟患兒中的應用
PDCA循環管理法對我院醫務人員手衛生管理中的應用效果
當代護理人員的人文關懷品質影響因素研究
小兒驚厥不要慌,記住這些護理知識
婦產科護理糾紛原因及對策
護理人員獎500被批“寒酸”
探析感染科護理人員焦慮狀況調查與對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