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U亞低溫治療患者的氣道及體位護理探討

2019-10-21 07:19張麗
健康之友·下半月 2019年12期
關鍵詞:氣道

張麗

【摘 要】目的:探討ICU亞低溫治療患者的氣道及體位護理。方法: 以50例ICU患者為研究對象,就診時間段在2018年1月到2019年6月期間,所有患者采用亞低溫治療,采用針對性的氣道及體位護理,對比護理前后的昏迷(GCS)及預后(GOS)情況進行評分。結果:干預后,患者GCS及GOS評分明顯低于干預前(P<0.05)。結論:針對ICU患者,采用亞低溫治療并實施針對性的氣道及體位護理后,患者的昏迷狀態得以緩解,取得良好的預后效果,促進疾病的恢復。

【關鍵詞】ICU;亞低溫;氣道;體位護理;GCS;GOS

【中圖分類號】R473【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2-8714(2019)12-0224-01

亞低溫治療是一種物理的治療方式,將患者體溫降低到理想狀態,從而達到治療的目的。該種治療方式又稱為冬眠治療及人工冬眠療法,能對中樞神經產生抑制,從而起到良好的鎮靜效果,使得患者進入睡眠狀態,在物理降溫的配合下,使得身體處于低溫狀態,對外界的刺激及反應減弱,從而對機體起到保護作用,使得新陳代謝及器官的耗氧量得以降低,使得血管的通透性得以提高,減少腦水腫的發生率,提高血含量,使得心肺功能得以改善,促進身體微循環[1]。亞低溫治療是ICU患者常用的一種治療方式,其小狗及安全性受到臨床的一致好評,與此同時,配合針對性的氣道及體位護理,能提高治療效果,促進患者預后[2]。下面本文將50例ICU患者作為獨立樣本展開研究,采用亞低溫治療,采用針對性的氣道及體位護理,對比護理前后的GCS及GOS評分情況,現具體護理體會報道如下:

1 一般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研究對象為ICU患者,從2018年1月到2019年6月時間段選取其中就診的50例患者?;颊咧械哪信葹?8∶22,年齡在21.5~78.8歲之間,平均年齡(49.58±3.05)歲;其中重度顱腦損傷28例,腦出血12例,心肺復蘇后8例,中毒類腦病2例。所有患者行亞低溫治療,持續時間為1~7d;體溫控制在30~36℃,患者均處于昏迷狀態。

1.2護理方法

所有患者實施針對性的氣道及體位護理,具體為:①基礎護理:患者進行亞低溫治療時,對外界的刺激反應差,容易引發各種并發癥,因此,對患者做好口腔護理、皮膚護理及泌尿道護理,每2h對其進行翻身及拍背護理,避免患者出現肺部感染及褥瘡等并發癥;針對便秘或者腹脹的患者,及時使用緩瀉劑或者實施灌腸。②氣道護理:患者實施亞低溫治療,合劑中使用的非那根具有抗阻的效果,增加呼吸道中分泌物的粘稠行,且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出現呼吸困難、發紺及吸氣等癥狀,呼吸機頻繁報警,氣道中有干鳴音,表示患者呼吸道受阻。因此,護理人員需要對患者的氣道進行管理,及時清理氣道分泌物,使得呼吸道保持暢通,保持氣道的溫化及濕化,糾正體內水電解質紊亂情況,使得呼吸道纖毛-粘液的排痰功能得以提高,防止出現分泌物潴留及肺部感染情況,糾正患者的缺氧現象。③體位護理:亞低溫治療,使用的合劑中杜冷丁和氯丙嗪具有擴張血管的功效,會降低患者血壓水平,因此,治療過程中,指導患者取平臥位,患者不可驟然坐起及激烈翻動,以防血流動力學的穩定性遭到破壞,造成循環不穩的情況。

1.3觀察指標

①患者昏迷情況采用格拉斯哥昏迷指數(GCS)進行評估,其中包括睜眼反應、語言反應及肢體運動三方面,總分15分,分數越低,表示昏迷程度越嚴重?;颊哳A后情況采用格拉斯哥預后指數(GOS)進行評估,其中1級為死亡或植物狀態

(4分),2級為重殘(3分),3級為輕度殘疾,生活可自理(2分),4級為生活回歸正常(1分),分數越高,表示預后情況越差。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軟件系統,進行對比和檢驗值計算,GCS及GOS評分行x?檢驗,疼痛評分及生活質量行t檢驗,當P<0.05表示統計學差異顯著。

2 結果

2.1對比兩組患者疼痛評分結果

干預后,患者GCS及GOS評分明顯低于干預前(P<0.05),詳見表1。

3 討論

亞低溫治療從20世界90年代開始在國內實施,其對保護受損的腦組織效果顯著,且安全可控,該種治療方式能減少鈣離子的內流,阻斷鈣對神經元的損害,減少腦水腫,形成血腦屏障,并起到降低腦氧耗量的作用,起到抑制茶酚胺及乙酰膽堿的作用,減少對腦細胞的損害[3]。亞低溫治療是一種物理降溫方式,將物理手段與藥物相結合,使得人體進入低體溫、靜息及低代謝的狀態,臨床研究得知,人體體溫每下降1度,腦血流量就會減少7%,顱壓也會下降5%,且氧代謝也就下降8%,有關學者研究得知,患者顱腦損傷嚴重時,腦溫會上升到38℃以上,出現熱潴留情況,溫度上升到39℃后,會增強血腦屏障[4],因此,對ICU患者實施亞低溫治療有著積極的意義。臨床大量數據顯示,ICU患者出現顱腦損傷導致昏迷的情況下,63%的患者能夠恢復意識,表示患者有清醒的可能,但是需要在患者陷入婚禮狀態3個月以內進行治療。亞低溫是一種有效降低顱壓、改善腦血流的治療方式,能減少腦水腫的發生,起到保護腦功能的效果。而治療過程中,對患者進行氣道及體位護理對于患者的預后有著積極作用[5]。本次研究中,觀察組患者實施針對性的氣道及體位護理后,患者的昏迷狀態得以改善,且預后效果顯著。

綜上所述,針對ICU患者,采用亞低溫治療并實施針對性的氣道及體位護理后,患者的昏迷狀態得以緩解,取得良好的預后效果,促進疾病的恢復。。

參考文獻

[1] 常雪君. ICU亞低溫治療患者的氣道及體位護理[J]. 大家健康(學術版),2016,10(14):95-96.

[2] 陸碧燕. 重型顱腦損傷病人在ICU使用亞低溫治療的護理體會[J]. 醫療裝備,2016,59(8):105-106.

[3] 曹玉萍. ICU中重癥顱腦損傷患者亞低溫治療的護理體會[J]. 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6,9(15):146-148.

[4] 紀執勝. 亞低溫治療創傷性重型顱腦損傷過程中顱內壓及TNF-α、IL-6變化的研究[D].

2017,41(201):325-326.

[5] 王彩云,閔照勤. 亞低溫及體位護理對重型腦損傷患者預后及生存質量的影響探究[J]. 現代診斷與治療,2017,41(245):265-266.

猜你喜歡
氣道
精細化護理管理對人工氣道患者氣道濕化、并發癥的影響
濕化裝置在氣管切開術后氣道護理中的應用
一身便裝
不同氣道內濕化對氣道切開患者的效果觀察
中西醫結合治療氣道高反應性慢性咳嗽的臨床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