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強化科技支撐提高糧食檢測創新能力

2019-10-21 06:51李圓圓
現代食品·下 2019年12期
關鍵詞:科技創新

李圓圓

摘 要:本文分析了提高我國糧食檢測方面創新能力的措施,讓科技的力量與農業生產實現有機的結合,以提升我國農業的科學化水平,造福更多的人類。

關鍵詞:糧食質量;糧食檢測;科技;創新

Abstract:The paper comprehensively analyzes the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innovation ability of food testing in China, so as to realize the organic combination of the power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improve the scientific level of Chinas agriculture, and benefit more people.

Key words:Food quality; Food testing; Technology; Innovation

中圖分類號:F326.11

我國人口眾多,糧食總需求量居世界首位。因此,需要明確糧食生產與檢測的重要任務,大力培育科技創新型人才,完善人才發展機制,不斷優化農業生產環境,強化農業生產機械化程度[1]勢在必行。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在糧食檢測與科技創新方面還存在一定不足,需提高我國科技創新的自主能力,使我國農業糧食檢測在國際上占據一席之地。需讓科技與創新指導實踐,不斷開發高質量、高效率的糧食檢測方法,使我國糧食生產從單一的農業化生產向科學創新的機械化生產方向轉變。目前,我國在糧食生產專業化檢測方面還存在著不足[2],這些不足制約著我國糧食檢測的發展,只有與時代和國家相關政策相結合,才能改善目前糧食檢測發展的現狀。

1 制定糧食檢測的相關政策,從根本上解決創新能力不足的問題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全球化程度日益加深。要想快速提高我國的糧食檢測能力,推動科技創新與農業實際生產相結合,需制定并完善與糧食檢測相關的法律、法規與有利政策。相關部門應深入了解農業實際生產中遇到的問題,一切從實際出發,用理論指導實踐[3],為完善糧食檢測的政策提供切實可行的理論依據。

2 大力培養科技創新型人才,提高糧食檢測水平

教育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基石,是提高國民全體文明素質與科技創新意識的根本途徑。正是由于教育的不斷發展,我國5 000年來的傳統優秀文化才得以傳承與發展,不斷與時俱進,開拓創新[4]。在新的時代背景下,教育會越來越凸顯出它的文化傳承與科技創新的強大功能。正因為教育的傳承與開拓性,在歷史的廣袤長河中才會培育出一大批的科技創新型人才,人才是經濟建設的強大動力,是完成十三五經濟建設、邁向小康社會、提高糧食生產的有力保障。

培養新型的創新人才對于國家與社會的發展十分有利。糧食檢測的發展必須以科技創新為起點,大力培育科技與創新型人才,制定科學有效的用人方針與培養模式,順應時代發展的需求,大力支持農業科學技術與實驗基地的建設,注重人才的引進與培養方針,建設出一支高素質高科技人才隊伍[5]。還要不斷健全和完善人才激勵政策,對專業與實干人才要擴大獎勵規模,發揮科技人才的帶頭作用;大力調動科研人員的積極性與主動性,為糧食的科學檢測創造強有力的人才支持。

3 大力加強信息化工程建設

在共享信息的新時代,我國的信息化程度日趨加深,信息產業不斷發展壯大,信息網絡深入千家萬戶[6]。提高糧食檢測的創新能力需加強信息化產業建設,以快速、高效、便捷的信息檢索方式為提高檢測能力提供技術保證。糧食檢測機構需全面引入安全監控信息系統,嚴格把控糧食檢測的各個環節,以數據和有效信息為依據,推動糧食科學檢測的發展,做到全方位的實時在線監測,讓科學、高效的檢測工作深入到工作的方方面面,從而提高我國糧食檢測的科技創新力。

4 加強檢測裝備技術的革新

要提高我國目前糧食檢測的科技創新局面,就必須有一套完整而又行之有效的檢測儀器。技術的不斷創新是推動人類歷史發展的根本途徑,只有用發展的眼光去看待事物,始終保持一顆接納新事物、學習新事物的心態才能在今后的糧食檢測中取得勝利的成果。要加強對檢測儀器與相關食品的嚴格把控,真正做到從種植到收獲,從銷售到存儲的全流程食品安全[7]。在檢測過程中,完善食品檢測機制,獨立自主地研發檢測設備和技術,且將糧食檢測設備與實踐相結合,在檢測中不斷發現問題、處理問題、解決問題。

5 提高糧食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理能力和管控技術

糧食的安全生產是人們生存與發展的物質基礎。要想提高糧食檢測的技術與水平,就必須建立一套關于糧食安全突發問題的緊急預案處理系統,做好應急事件的后期完善工作。提高糧食檢測的科技創新水平,以政府為導向,以社會為基礎,以民眾為標準,形成一套切實可行、行之有效的突發事件應急處理管控方案。為更好地完成糧食檢測任務,需完成基礎糧食的鑒定項目,并對檢測人員進行專業的技術培訓,不僅要培訓檢測人員的基礎理論與實操技術,還應培養應對緊急突發事件的能力,在真正遇到緊急事件時,可科學有效地處理。

對發生緊急危險等重大問題時,要做到問責到人、處理到人。對食品中存在的生物、化學、放射源、人工添加劑和重金屬等有毒污染物,做到第一時間發現、第一時間處理,提高對放射物質的檢測力度,建立一套科學的危險源辨識系統,加強日常監督,促進糧食檢測的安全發展,提高科技創新水準。

6 結語

我國人口眾多,要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就必須加強我國的糧食生產,而糧食的安全生產需依靠強有力的檢測手段。就目前的農業生產技術與手段來看,我國在糧食檢測上存在很多制約因素,要想把我國建設成為一個科技強國、農業大國,就必須提高全民的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政府在提高糧食檢測的創新上要起到帶頭作用,制定并完善相關法律、法規與行業政策,提高農業生產的機械化水平,大力發展教育產業,培養更多的創新科技人才,引進專業性的技術人才,不斷完善獎勵機制。將系統、科學的信息化工程建設覆蓋到糧食檢測的方方面面,建立有效的信息檢索系統,提高糧食應急問題處理能力,真正從根本上提高我國糧食檢測的創新能力。

參考文獻:

[1]吳 新.新常態下山東省糧食生產面臨的挑戰及對策[J].安徽農業科學,2016,44(3):283-285.

[2]本刊記者.支持現代農業發展提高糧食和農業綜合生產能力[J].中國財政,2013(1):25-26.

[3]農業部常務會議研究部署2015年農業農村經濟重點工作[J].農產品質量與安全,2015(1):17.

[4]王生峰.湟中縣糧食綠色高產高效創建的經驗啟示[J].青海農技推廣,2018(3):95-96.

[5]董 玲.河南省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路徑選擇[J].淮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7,16(6):120-123.

[6]汪 洋:加快推進農業結構調整 提高農業綜合效益和競爭力[J].農民科技培訓,2016(6):1.

[7]魏國強.糧食總產八連增來之不易——河南省加強糧食生產核心區建設的思考[J].種業導刊,2012(2):9-11.

猜你喜歡
科技創新
筆中“黑科技”
科技助我來看云
科技在線
科技在線
科技在線
前沿科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