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究集束化護理干預對神經外科重癥監護室人工氣道患者的影響

2019-10-21 10:00李萍譚青枝
健康必讀(上旬刊) 2019年1期
關鍵詞:重癥監護室神經外科常規護理

李萍 譚青枝

【摘? 要】目的:探討集束化護理干預對神經外科重癥監護室人工氣道患者的影響。方法:從我院重癥監護室2018年1月~2019年1月期間收治的確診需要建立人工氣道的神經外科患者中隨機抽取86例為研究對象,利用隨機原則將其分為2組,各占43例,觀察組患者均給予集束化護理干預,同時給予對照組患者常規護理措施,通過對比兩組患者的重癥監護室住院時間、機械通氣時間、并發癥發生率等方面的差異,繼而探討集束化護理干預對神經外科重癥監護室人工氣道患者的影響。結果:觀察組患者機械通氣時間及住院時間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并發癥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 集束化護理干預針對神經外科重癥監護室人工氣道患者效果顯著,能夠有效縮短機械通氣時間與住院時間,安全性高,值得推廣。

【關鍵詞】神經外科;集束化護理干預;常規護理;重癥監護室;人工氣道;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19)01-0184-01

人工氣道是將導管直接插入氣管或經上呼吸道插入氣管所建立的氣體通道,其目的在于協助患者保持氣道通暢,多見于重癥監護病房的患者,因其病情嚴重,相關生命體征水平不穩定,生命質量普遍較低,通過人工氣道能夠有效保障引流通暢,同時能夠為機械通氣提供條件;目前最常用的人工氣道是氣管插管和氣管切開管。但長期使用人工氣道進行治療對患者的負面影響較大,并有極大幾率導致相關并發癥的發作,因此在其過程中,選擇一種有效的護理方式尤為重要[1]。本次研究在重癥監護室外科患者接受人工氣道治療的背景下,抽取86例患者分別予以常規護理措施與集束化護理干預措施,探析二者的臨床護理差異,現將具體研究內容匯總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從我院重癥監護室2018年1月~2019年1月期間收治的確診需要建立人工氣道的神經外科患者中隨機抽取86例為研究對象,利用隨機原則將其分為2組,各占43例,觀察組患者均給予集束化護理干預,其中男性23例,女性20例,年齡25~72歲,平均(36.5±3.5)歲;同時給予對照組患者常規護理措施,其中男性22例,女性21例,年齡26~73歲,平均(39.5±3.5)歲;兩組患者均無診斷禁忌,符合重癥監護室入住標準,排除各種惡性腫瘤疾病,且自愿接受本次研究,由患者或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其一般資料對比未見明顯差異,P>0.05,臨床資料完整,可對比。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護理措施,觀察組患者均給予集束化護理干預,具體方法如下。

(1)告知患者導管、氣管護理的重要性,標明導管、氣管插管至患者門齒間的距離,從而協助其能夠準確判斷導管的插入深度,及時檢查其是否出現松動、移位,妥善固定導管位置,并于每日清晨與晚間將氣管切開,更換敷料,每次保持2次,同時檢查導管是否脫出,可打死結進行固定。(2)觀察患者是否存在感染癥狀,若患者感染,需詳細觀察內部定值細菌,及時給予抗菌、抗炎措施,提升患者免疫力,同時觀察其口咽部是否存在分泌物,及時清除,協助患者進行吸痰,避免在機械通氣過程中發生危險事件。(3)吸痰過程中,將分泌物清理后,觀察患者流速容量呼吸環變化,留意其氣道內是否存在大水泡音,若見其血氣分析惡化,需積極吸痰,避免發生刺激反應,從而降低對呼吸道的損傷。(4)予以全程氣道濕化、溫化護理,首先執行痰液粘稠度檢測,隨后根據檢測結果合理調整濕化液量,促使濕化器溫度維持在50℃左右,并在執行吸入時,確保吸入人體的溫度控制在36~38℃之間,降低管道內冷凝水的存量,及時傾倒,并在無菌條件下進行蒸餾水、濕化器更換。(5)呼吸機環路護理需保持7d以上的更換頻率,同時將管路進行更換,最大程度的降低污染。(6)在治療過程中,護理人員需積極主動與其建立友善、和諧的溝通渠道,引導患者明確疾病知識,使其了解人工氣道治療的效果,引導其講述自身想法,耐心解釋患者疑問,同時聯合家屬在內,共同給予情感支持,使患者感受到被關心、被愛護;列舉相關成功康復病例,提升其面對疾病的自信心。

1.3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患者的重癥監護室住院時間與機械通氣時間之間的差異,同時觀察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觀察指標包括感染、氣道損傷及呼吸梗阻。

1.4統計學方法

本研究數據均采用SPSS18.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以百分比(x±s)進行描述數據, t檢驗計量資料,P<0.05,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兩組患者住院時間、機械通氣時間對比

觀察組患者平均住院時間及機械通氣時間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有統計學意義,詳見表1。

2.2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對比

觀察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為4.6%,對照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為20.9%,組間對比,觀察組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有統計學意義,詳見表2。

3 討論:

重癥監護室患者出現氣道堵塞的概率相對較高,因此通常需要建立人工氣道,在此過程中,雖然人工氣道能夠有效穩定患者生命體征,但同時將對患者的氣道產生一定的刺激反應,促使其過濾、加溫、纖毛運動功能減弱,從而影響胃腸道定植菌的數量,在一定程度上,是促使患者發生感染的主要因素[2]。

通常情況下,人工氣道的建立方法包括氣管插管、呼吸機輔助呼吸等途徑,建立人工氣道的指征包括上呼吸道梗阻、氣道保護性機制受損、清除氣道分泌物及為提攜通氣提供通道等途徑。針對上呼吸道梗阻及時建立人工氣道,能夠保證上呼吸道通暢,拯救患者生命;針對氣道保護性機制受損的患者,有較高的必要性建立人工氣道,防止誤吸和分泌物潴留;同時,因泌物在大氣道潴留,易導致肺部感染及呼吸道梗阻,故及時建立人工氣道,能夠有效清除氣道分泌物,從而為機械通氣提供通道,能夠有效降低腹脹、惡心、嘔吐、腸梗阻的發生風險[3]。本次研究發現,通過集束化護理干預能夠有效提升對神經外科患者的人工氣道管理效果,其具有全面性特點,綜合多種護理方式的優勢,實時監測患者人工氣道,避免其機體免疫力及防御功能下降,強化對導管、氣管、呼吸機環路的管理,從而有效提升患者預后能力,減低并發癥發生率與細菌感染風險,保障日常護理、治療工作的有序進行。

綜上所述,集束化護理干預針對神經外科重癥監護室人工氣道患者效果顯著,能夠有效縮短機械通氣時間與住院時間,提升臨床安全性,值得進一步推廣。

參考文獻

[1]?? 朱娜. ICU人工氣道患者應用集束化護理干預的效果[J]. 醫療裝備, 2018, v.31;No.359(10):170-171.

[2]?? 姜愛玉, 王萍, 陶菁. 重癥監護室人工氣道患者的集束化護理[J]. 中國基層醫藥, 2017, 24(16):2442-2448.

[3]?? 駱潔. 集束化護理干預對防止危重患者人工氣道痰痂堵管的效果分析[J]. 解放軍醫院管理雜志, 2017,5(11):1072-1075.

猜你喜歡
重癥監護室神經外科常規護理
側俯臥位擺放在神經外科手術中的護理
集束化干預措施在預防ICU多重耐藥菌感染中的應用分析
試論重癥監護室的實習帶教體會
目標性心理護理應用于惡性腫瘤術后化療患者護理中的臨床效果觀察
王忠誠神經外科學(彩圖版)
丁志斌,為神經外科患都帶來福音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