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術前胃鏡活檢病理檢查在胃癌患者診斷中的臨床價值

2019-10-21 10:00楊俐
健康必讀(上旬刊) 2019年1期
關鍵詞:臨床價值胃癌診斷

楊俐

【摘 ?要】目的:對術前胃鏡活檢病理檢查在胃癌患者診斷中的臨床價值進行研究。方法:選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57例疑似胃癌患者,分別對患者進行術前胃鏡活檢病理檢查和術后病理診斷檢查,并以術后病理診斷結果為標準,對術前胃鏡活檢病理檢查在胃癌中的診斷價值進行研究。結果:與術后病理診斷結果相比,術前胃鏡活檢病理檢查進行胃癌診斷的準確率為55/96.5%,其中術前胃鏡活檢病理檢查的陽性率為56/98.2%;此外,與術后病理診斷結果對比,術前胃鏡活檢病理檢查在進行不同病理分型胃癌診斷的符合率也較為良好,P>0.05,差異無統計學意義。結論:術前胃鏡活檢病理檢查進行胃癌診斷準確率較高,具有較為顯著的臨床推廣應用價值。

【關鍵詞】術前病理檢查;胃鏡活檢;胃癌;診斷;臨床價值

【中圖分類號】R574.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19)01-0240-02

臨床對胃癌患者的疾病診斷是以外科手術術后病理診斷為金標準[1],但是,該手術病理檢查方法無法為患者臨床治療手術方案制定提供參考或指導,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為此,下文以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57例疑似胃癌患者為例,對術前胃鏡活檢病理檢查在胃癌患者診斷中的臨床價值進行研究,以供參考。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57例疑似胃癌患者,患者年齡在34至78歲之間,平均為(52.7±5.8)歲,其中,男性患者34例,女性患者23例,患者臨床均存在持續性上腹疼痛或胸骨后不適癥狀,臨床初步診斷懷疑為胃癌,需要通過手術檢查等進一步確診。

1.2 方法

臨床對所有患者實施術前胃鏡活檢病理檢查和術后病理診斷檢查,其中,術前胃鏡活檢病理檢查具體方法如下:在患者插入胃管后,通過胃管導管將奧林巴斯電子胃鏡內窺鏡緩慢且準確置入患者胃部與腸道等,然后通過對光源、焦距以及強度的合理調節,對患者病理部位及標本情況進行觀察分析并確定。觀察分析內容包含對患者胃竇、胃體以及胃脘、胃底、胃黏膜等部位是否存在體積較大或突出性腫塊等特殊病理變化進行觀察,在全面觀察并確認基礎上使用鉗夾將疑似病灶進行切除,使用甲醛溶液進行組織標本固定,并將切除標本送至病理科,根據術后病理檢查標準,采用石蠟包埋切片對標本進行病理檢查與診斷。

術后病理檢查與診斷方法為:對患者實施外科手術治療過程中,在進行患者胃部病灶大小及浸潤變化、分布范圍等觀察確定后,進行病灶切除,并將切除病灶組織送往病理科進行常規石蠟包埋切片病理檢查,采用蘇木精-伊紅染色與制片處理后,使用光學顯微鏡下對組織標本進行鏡下觀察,觀察內容包含病理組織的分化情況、組織細胞學形態結構、病理組織類型、浸潤程度、是否存在轉移等,對觀察結果進行記錄,并根據有關標準進行診斷確認。

1.3 觀察分析指標

以術后病理檢查診斷結果為標準,對術前胃鏡活檢病理檢查診斷準確性進行分析,并對兩種檢查方式在不同病理分型胃癌檢查診斷的準確率進行對比。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21.0進行數據分析處理,其中,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以百分比表示,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以均數±標準差表示,P<0.05表示差異突出,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首先,57例疑似胃癌患者,經術后病理檢查診斷確認54例患者為胃癌,其中包含胃乳頭狀腺癌患者22例、胃管狀腺癌患者7例、胃黏液腺癌患者19例、胃印戒細胞癌患者6例。術前胃鏡活檢病理檢查顯示陽性患者56例,陽性率為98.2%,與術后病理檢查診斷對比,術前胃鏡活檢病理檢查診斷準確率為55/96.5%。

3 討論

臨床中,胃癌作為一種較為常見的惡性腫瘤疾病,病死率較高,對患者生命安全威脅十分嚴重。臨床對胃癌患者主要以胃癌根治術進行治療,它也是胃癌治療的唯一手段,在對胃癌病灶切除基礎上來控制其腫瘤進展,促進患者生存率提高。值得注意的是,在對胃癌患者采用胃癌根治術治療前,為確保其手術效果,實現患者預后改善,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對患者疾病進行準確的診斷與確認,并根據患者病情進行合理的手術方案制定,從而為其手術效果及預后提供更加可靠的保障。但是,由于胃癌患者的早期癥狀不夠明顯,臨床檢查與診斷中容易被忽視,導致患者臨床診斷難度較大,在患者疾病診斷確認時往往已經發展為中晚期,導致臨床治療及預后效果不理想,因此,加強胃癌疾病的早期診斷與確認,是促進其臨床治療效果和預后改善的關鍵[2]。

上文中,對我院收治的57例疑似胃癌患者分別采用術前胃鏡活檢病理檢查與術后病理檢查診斷顯示,與術后病理檢查診斷結果對比,術前胃鏡活檢病理檢查診斷準確率為55/96.5%。其中,術前胃鏡活檢病理檢查的陽性率為56/98.2%,而術后病理檢查陽性率為54/94.7%,陰性率為5.3%;二者對比無明顯差異,P>0.05。此外,與術后病理診斷結果對比,術前胃鏡活檢病理檢查在進行不同病理分型胃癌診斷的符合率也較為良好,P>0.05,差異無統計學意義。由此可見,術前胃鏡活檢病理檢查進行胃癌診斷的準確率較高,臨床通過對患者實施術前胃鏡活檢病理診斷,能夠為其臨床治療提供更加可靠的依據和支持,具有較為顯著的應用價值。

總之,術前胃鏡活檢病理檢查進行胃癌診斷準確率較高,具有較為顯著的臨床推廣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 鄭香玉.胃鏡下活體組織檢查與外科手術病理診斷胃癌疾病的臨床比較[J].黑龍江醫藥,2018,31(03):606-608.

[2]?? 魏麗.活檢在胃黏膜高級別上皮內瘤變診斷中的應用意義分析[J].罕少疾病雜志,2018,25(02):31-32.

猜你喜歡
臨床價值胃癌診斷
胃癌癌前病變有哪些,該如何早期發現和治療
早期胃癌手術治療方法有哪些
外科手術治療顳葉腦挫裂傷的臨床價值分析
胃癌篩查首選胃鏡
紅外線測溫儀在汽車診斷中的應用
窄帶成像聯合放大內鏡在胃黏膜早期病變診斷中的應用
腰硬聯合麻醉中右美托咪定的應用及意義評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