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酶解雞骨肉粉在雞精中的應用價值分析

2019-10-21 21:58李亞楠
食品安全導刊·下旬刊 2019年4期
關鍵詞:雞精技術

李亞楠

摘 要:雞精是調味品種的一種,它被較多地應用到菜品的烹制中,廣受消費者的喜愛和認可。而酶解雞骨肉粉在雞精加工中的應用既保留了雞肉鮮香的味道,還起到了提鮮的作用?;诖?,本文將淺析酶解雞骨肉粉的基本特點,并結合酶解雞骨需要的材料和設備,著重論述酶解雞骨肉粉在雞精加工中的技術、方法及影響因素。

關鍵詞:酶解;雞骨;雞精;技術

飲食健康、安全、營養均衡是人們較為關注的民生問題,最近幾年中,雞精加工業得到了迅猛發展,其生產量逐年上漲。當前,市場上銷售的雞精調味品品質參差不齊,根據國家相關要求及食品安全標準,理應通過技術手段不斷提升雞精制品的質量,將酶解雞骨肉粉技術應用到雞精的加工與制作中發去。

1 酶解雞骨肉粉的基本特點

酶解雞骨肉粉是一種安全的天然肉味調味料,同味精這種調味品相比,雞精的味道更加柔和自然。它的加工與生產未添加任何化學物質,并充分利用雞骨肉,加工程序簡便,且成本低廉。雞骨與雞肉中富含大量的蛋白質、活性鈣等微量元素和維生素[1]。酶解雞骨肉粉技術將雞骨進行蛋白質水解,可產生一定的肽和氨基酸。酶解雞骨肉粉的加工技術穩定,以往的技術雞骨渣滓較大,在提高雞骨肉利用率的同時,還減少了肽類、氨基酸等營養物質的流失。通過這種方式加工產生的雞精味道更加香濃、無添加、安全性高,只需在菜出鍋前,加入少許雞精即可。

味道醇香,由于酶解雞骨肉粉在加工的過程中充分地使用了雞骨肉,其中含有大量的氨基酸、核酸及呈味肽等,它們同糖類、酵母、植物蛋白等會進行復配,進而保留了雞骨肉的風味,并通過合理的水解方案獲取蛋白質。酶解雞骨肉的含糖成分很少,這種情況下,還原糖同氨基酸發生反應后產生的肉香味極為重要。對此,酶解雞骨肉粉在雞精加工過程中,應適當加入一些還原糖、富含氨基酸的材料、含硫化合物等,促使其發生熱反應。這樣形成的濃縮狀物質經過烘干處理后,就是可用于調味的顆粒狀雞精。

酶解雞骨肉粉加工而成的雞精一改以往添加葡萄糖的形式,使用一定濃度的葡萄糖和木糖進行復配,有效杜絕了還原糖過量使用而產生怪味的問題,又留住了雞骨肉的營養及肉香味。

2 酶解雞骨肉需要的材料及設備

酶解雞骨肉加工需要的材料:清洗干凈的帶肉雞骨架;食鹽、麥芽糊精、白糖、八角、生姜。酶活力在50×104 U/g的酶制劑、氫氧化鈉、檸檬酸、乙醇、甲醛等。

酶解雞骨肉加工所需設備:高壓滅菌鍋、電子分析天平、酸度計、粉碎機、電動玻璃勻漿機、旋轉蒸發器、凱氏定氮裝置、索式抽提器、恒溫磁力攪拌器、真空干燥機等。

3 酶解雞骨粉在雞精中應用的技術及方法

可以說,雞精的香氣主要是來自于雞骨及雞肉的味道,這也是任何化學合成調味品不可比擬的。雞骨中含有大量的微量元素和營養物質,但是現階段的雞精香味一般是通過熬煮的方式提取雞肉濃縮物的。但是我國對雞骨的加工技術遠遠落后于其他國家,怎樣高效利用雞骨,研發出有利于人類身體健康的調味品是現實所需。

3.1 酶解雞骨肉粉的加工處理流程

①雞骨架清洗干凈。②進行高溫軟化處理。③將粉碎的雞骨肉通過離心技術去除脂肪。④將粉碎物放置在90 ℃高溫的干燥機內進行干燥處理。⑤使用恒溫磁力攪拌器對其進行滅酶處理。⑥根據雞骨的自然屬性,調整pH值。⑦滅酶和脫苦處理。⑧通過美拉德反應處理過濾后酶解雞骨,經過調香和濃縮的工序,最終成為成品。

3.2 酶解的技術與方法

雞骨經過粉碎后,再進行酶解和美拉德反應而形成的天然肌肉風味調味品。在進行雞骨肉粉的加工處理過程中,把雞骨肉粉碎后,加入粉碎物5倍量的純凈水,對其進行加熱蒸煮,待冷卻后,使用粉碎機將其攪拌成泥狀物,然后再加入8倍量的水進行乳糜化處理,每克雞骨泥加入5×104U/g的蛋白酶,在60 ℃的溫度下進行酶解,時間控制在3個半小時以下,這樣處理過后雞骨蛋白質水解率可以達到17%左右。對于雞骨酶解來說,還應對其進行脫苦、過濾、烘干、過濾和濃縮處理,再加入先前準備好的麥芽糊精、白糖、八角等材料。將混合物放置100 ℃左右砂浴中,蒸發多余的水分,隨后按照一定的比例,加入食鹽提升雞精制品的口感。在加工處理的過程中,因為發生了美拉德反應,形成了大量的雞肉風味的顆粒狀物質,經過濃縮后香味更加濃郁,它同肉類烹制過程中散發的香氣類似[2]。

3.3 雞骨肉酶解和美拉德反應的基本條件

最適宜的酶解條件的確定是以水解度和感官評定為基本準則的,為了獲取最佳的酶解條件,本文將開展單因素實驗。該實驗將分為五組,將酶解溫度分別控制在27、32、37、42、47 ℃,持續時間分別為5、6、7、8、9 h,pH值分別控制在1.0、1.5、2.0、2.5、3.0,實驗所用的雞骨粉碎物的濃度分別為5%、7%、9%、11%、13%,并分別加入1 500、 3 000、4 500、6 000、7 500 u/g的蛋白酶。對五組進行正交實驗后,通過加權的方法對各項數值展開處理。酶解后的雞骨肉粉加工而成的雞精呈現淺黃色,且肉香味濃厚。

美拉德反應單因素實驗仍以感官評定為基本準則,將溫度、時間、pH值、用糖量、乳糖與葡萄糖配比這幾個因素納入實驗參考數據,進行差異化比對,進而總結得出最佳的配比量。表1為因素水平表。

4 影響雞骨肉酶解的主要因素

4.1 溫度與酶解

根據實驗可知,溫度對雞骨肉的酶解會產生一定的影響,水解度計算公式為:水解度(DH)=酶解液游離氨基態氮含量/樣品中總氮含量 ×100%。水解度隨著外界溫度的上升而上升,但是達到一定數值后就會下降,溫度在27~32 ℃時,水解度是隨著溫度的上升而遞增的,究其原因主要是在溫度升高的條件下,蛋白質不斷與酶發生反應,酶的酶解能力也在逐漸增大,但是當溫度達到37 ℃以上后,蛋白酶的酶解能力逐漸降低,水解度也就會隨之降低,因而應將酶解的溫度控制在37 ℃以下。

4.2 酸堿度與酶解

一般情況下,水解度是隨著pH值上升的,當數值達到一定標準后,就會呈下降趨勢。pH值超過1.5以后,酶解度就隨著其上升而下降,因而對雞骨肉的酶解的pH值應當控制在1.5以下。

4.3 時間與酶解

時間在不斷增加的情況下,水解度也在逐漸增強,但是在達到7 h后,雖然時間在延長,但是水解度變化卻非常小,甚至毫無變化,因而酶解的時間應盡量控制在7 h以下。

4.4 底物濃度與酶解

通常情況下,底物濃度越高,水解度越強。但是當濃度大于10%時,水解度上升的速度就會呈下降趨勢,達到飽和狀態后,水解就會停滯不前。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底物濃度增加后,沒有充足的酶同其進行反應;因而應將底物濃度控制在10%以下。

4.5 用酶量與酶解

經過實驗發現,用酶量越高,水解度也隨之上升。但是如果用酶量高于4 500 u/g后,水解度增長的速度呈現遞減趨勢,增加酶在雞骨肉粉中的應用量,生產與加工效果未達到預期目標的同時,還增加了企業生產成本。用酶量在6 000~7 500 u/g酶解度增加速度遞減,因而應將酶解用量控制在4 500 u/g左右[3]。

5 結語

酶解雞骨肉粉在雞精加工生產的中應用前景廣闊,并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相較于其他調味品,這種雞精在留存雞骨風味的同時,還使其具有強烈的真實感和醇厚感,加工過程中鈣、鐵、蛋白質等營養物質并未流失,它通過與菜品的融合,還可提高了食用者鈣質的攝取量。這足以證明,雞骨肉粉是很好的雞精加工材料,不斷完善酶解技術,這也為我國雞精產品加工生產企業指明了發展方向。

參考文獻

[1]劉麗莉,康懷彬,楊協力,等.酶解雞骨制備雞味香精的研究[J].肉類工業, 2014(10).

[2]汪楠,趙墚,林菲,等.堿性蛋白酶酶解雞骨工藝的研究[J].農業機械, 2013(24):62-65.

[3]鄧海蓮,胡蝶,鄒婷婷,等. 酶解對雞骨素美拉德反應揮發性風味成分的影響[J].食品工業科技,2018,39(16):242-248.

猜你喜歡
雞精技術
雞精是否是雞的精華
控制溫度讓味精雞精不致癌
家樂鮮味最低,太太樂“雞味”更濃!
用雞精注意啥
探討電力系統中配網自動化技術
移動應用系統開發
北京市中小企業優化升級
痛風患者要少食雞精
味精、雞精少吃為妙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