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軍事裝備學研究生軍民融合式培養體系研究

2019-10-21 05:31左永剛張鎮楊靜
新教育時代·學生版 2019年39期
關鍵詞:軍事裝備培養體系

左永剛 張鎮 楊靜

摘 要:要著眼未來戰爭需求,搞好頂層謀劃,進一步完善軍民結合、寓軍于民的軍隊人才培養體系,完善依托國民教育培養軍隊人才體制機制,制訂軍事裝備學研究生軍民融合培養方案,建立軍事裝備學研究生軍民融合式培養機制體系。

關鍵詞:軍事裝備 學軍民融合 培養體系

引言

積極構建軍民融合軍事裝備學研究生培養體系,是加快新型軍事人才培養的關鍵之舉。只有把軍隊高級人才培養規劃計劃納入國民教育的整體規劃之中,才能把軍民融合式軍事裝備學高級人才培養體系真正落在實處。從最近幾年軍地共育的實際情況看,主要限于本科生的培養,特別是國防生。相對來講,依托國民教育培養部隊急需的高學歷人才和高級技術及管理人才所占比重偏低,從而使部隊某些重要崗位所面臨的人才短缺矛盾未能得到有效緩解。當前,軍地共育的人才,主要指的是一般干部的培養,沒有完全涵蓋軍隊人才建設工程中的人才隊伍,軍地共育還不能很好地滿足軍隊對各類人才的需求。因此,要客觀地分析軍校與地方院校人才的培養機制、層次結構和素質差距等情況,借鑒地方院校先進人才資源的開發理論和經驗,科學預測各軍兵種部隊在未來高技術戰爭中所需的人才儲備,認真調查人才隊伍的建設質量和使用狀況,動態跟蹤、把握人才建設進程,增強人才培養的針對性。立足國家和軍隊整體發展戰略,著眼于將相對獨立的國防發展體系和經濟發展體系融合起來,使國防和軍隊建設與國家經濟建設真正做到無縫鏈接,融為一體。建立完善軍民融合、寓軍于民的軍隊研究生培養體系。

一、調整制訂軍事裝備學研究生軍民融合培養方案

1.課程體系的調整

擴展軍事裝備學研究生現有的選課范圍,軍事裝備學研究生可根據自身需求到多所地方高校選擇基礎課和專業基礎課學習,也算學分,及時結合軍民融合的發展重點調整和改革部分課程體系,完善學生的知識結構,從而使人才的培養更具有專業性和針對性。要充分調研并研究軍民融合政策及成果,形成研究報告,便于在調整課程體系的過程中,有針對性地開設有利于軍事裝備學研究生培養方面的課程。

2.實踐環節的調整

軍民融合實踐是課內學習的延伸,主要采取課外實踐、社會調研、參觀考察、學術交流等形式開展,應根據軍事裝備學特點,將大多數學生的專業學習與部隊建設和改革的實踐結合,制定學生到駐地部隊、地方科研院所或企業參觀或實習的方案,增強學生對軍隊裝備和地方裝備建設的全面了解。

3.考核標準的改變

要結合軍事裝備學軍民融合研究生培養的要求,及時改變對學生的考核標準,可以在學生專業課學習的過程中,對選修地方高校課程的部隊研究生實施特殊培養,按照軍事裝備學學科要求制訂考核標準。在實施的課內外理論與實踐教學環節中,改變過去單一的以試卷分數評價的方法,可以靈活采取調查報告、創新論文、分享經驗等形式,提高軍事裝備學研究生的質量。

二、建立軍事裝備學研究生軍民融合式培養機制體系

1.探索軍事裝備學研究生軍民融合培養的特點及規律

一是要以觀念融合為前提,軍地雙方要樹立兼容發展、互惠共贏和開放培養的理念,解決分歧,整合資源;二是要以目標融合為導向,努力把高校面向市場和軍隊面向戰場兩個發展目標融合起來,充分發揮地方高校開放式教育、學術民主氛圍濃厚的優勢,完善以需求提報、項目對接、信息共享、成果轉化、經費保障、補償互利和績效評估等為重點的常態融合機制[1]。全面提升軍民融合軍事裝備學研究生培養的引領能力、軍民兩用裝備技術的創新能力、軍民資源要素的共享能力。地方高校是軍民融合軍事裝備高級人才培養的重要載體,要緊密圍繞培養和造就高素質新型軍事裝備人才這一根本任務和富國強軍的戰略目標,探索軍民融合軍事裝備學研究生培養的特點及規律。

2.整合軍地教育資源,理清軍地院校軍民融合培養目標和任務

一方面,軍隊院校和地方院校在軍事裝備學研究生專業方面既有相同性又有互補性,許多地方院校在培養裝備設計人才方面的優勢更為明顯,如課程設置系統性更強,教學管理科學性更好,師資力量更雄厚等等。另一方面,軍隊院校的軍事特色是地方院校所不具備的,也無法替代的,如對培養對象的軍政素質、管理訓練能力、軍人意志作風等方面要求較高等。因此,在制定軍事裝備學研究生人才培養規劃時,應根據軍事裝備學人才培養目標,理清軍事裝備學研究生軍地院校培訓目標和任務,盡可能發揮軍地院校的各自優勢,選定最優化的培養模式,整合軍地教育資源,確保軍事裝備學人才培養任務圓滿完成。

3.建立軍事裝備學研究生軍民融合式培養機制體系

將軍事裝備學研究生培養要求貫穿學生在校培養過程中;協同試點高校制定相應教學管理制度,凸顯軍事特點;充分發揮地方高校在裝備設計資源上的優勢,開展裝備設計教學,切實發揮軍事院校在增強研究生的軍事技能、國防觀念上的重要作用。按照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的要求,深化軍民融合式發展的思想理念,深化對軍民融合互利、互促的理解,促進觀念“融合”。樹立“大安全,大國防,一盤棋”的觀念,自覺跳出軍地界限和利益束縛,按照“資源上整合、力量上共用、項目上共建、成果上共享”的總體思路,努力實現軍事裝備科技融入科技創新體系;軍事裝備學研究生基礎教育融入國民教育體系[2]。準確把握軍民根本利益一致性原則,建立和推動軍民融合式發展的需求對接、軍地協調、資源共享機制,著力解決制約軍民融合軍事裝備學研究生培養的突出問題和矛盾,規范軍隊和地方院校在軍民融合式發展中的法律地位和相應行為,解決好軍地協調、技術兼容等方面存在的問題,確保軍民融合軍事裝備學研究生培養有力有序深入推進,實現互利雙贏,有利于強國夢、強軍夢的偉大實踐。

參考文獻

[1]趙永甫.堅持內涵式發展,提升辦學育人質量,加快推進高水平創新型軍隊綜合大學建設[J].海軍工程大學學報(綜合版),2013.

[2]呂金華.普通高校開展軍民融合式人才培養的實踐與思考[J].武漢船舶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

猜你喜歡
軍事裝備培養體系
把眼睛“搬”給軍事裝備
激光加工技術在工程機械制造中的應用思考
結合大數據技術的軍事裝備管理保障分析
軍事裝備管理系統信息化變革規劃設計分析
光纖傳感器在軍事裝備腐蝕監測中的應用前景
卓越工程師培養體系綜合改革與實踐
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學生能力培養體系建設探究
環境生態類專業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體系的構建與實踐
電子信息類大學生創新人才培養體系建設研究
飛行技術專業全英語教學設想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