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供給側改革下高職汽車制造與裝配技術人才培養分析

2019-10-21 09:27魯守卿
青年生活 2019年27期
關鍵詞:供給側改革高職院校

魯守卿

摘要:人才培養既是高職院校的發展目標,同時也是高職院校供給側改革的主導方向?;诖?,本文論述了職業教育供給側改革的核心內涵,分析了高職汽車制造與裝配技術人才培養環節存在的各類問題,并提出相應的改進策略,旨在深化高職院校供給側改革,滿足人才培養需求。

關鍵詞:供給側改革;高職院校;汽車制造與裝配;

供給側改革以提升供給方質量為目的,采取一系列改革方法,調整結構,優化供給,為可持續發展蓄力?,F階段,國內高職汽車制造與裝配技術人才培養環節仍存在諸多不足,極大的降低了輸出人才質量,制約了汽車制造行業的良性發展。為此,推動高職教育供給側改革具有實際意義。

1高職教育供給側改革的核心內涵

供給側改革是指從生產端與供給方入手,通過生產力減壓,提升核心競爭優勢等手段,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供給側改革的核心是提高全要素生產率,優化經濟結構與生產要素配置,擴展經濟增長空間。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能夠改善供給產品質量,平衡市場供需關系,為市場經濟夯實基礎。高等職業教育作為技能人才培育方面的供給側,在經濟建設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然而,縱觀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現狀,其中仍存在諸多問題,如部分專業處于供給成熟與供給老化階段,教學內容與主體行業脫軌;專業建設與產業服務的協同性與自覺性不足等。

2高職院校汽車制造與裝配技術人才培養環節的問題

2.1高職院校與企業的合作力度貧乏

受制于市場經濟客觀規律與產業結構配置的影響,各行業之間存在極大隔閡,大多數高職院校與企業的溝通少之又少。高職院校無法實時獲取企業的人才招募信息,且合作模式程式化,缺乏深度聯系。我國缺乏完善的校企合作制度,使得多數企業無法客觀認知到與高職院校建立合作關系帶來的好處。此外,據相關調查資料顯示,大多數企業對于高職院校存在著一定的偏見,在合作過程中,雙方洽談交流有限,且高職院校輸送的人才無法滿足企業要求,削弱了企業與其合作的積極性。

2.2缺乏完善的教學體系

①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未細化到具體教學環節中?;鶎咏搪毴藛T盲目注重教學任務與階段性教學目標,對專業理論知識的實踐應用缺乏重視;

②“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結構缺乏客觀合理性,且師資團隊的綜合素質匱乏。另外,大多數教職人員從學校直接進入教學崗位,缺乏實踐經驗,出現“重理論、輕實踐”的情況;

③實訓室建設水平低,實訓設備配置不完善。盡管經過數年的發展,高職院校的實訓室建設與實訓設備配置依然無法滿足實訓能力培養需求。例如,實訓設備更新慢、使用效率低、維護管理不到位等。

2.3缺乏完善的人才培養質量評價機制

1)人才培養質量主體單一

人才培養質量的主體僅限于院校方,企業參與程度有限,導致輸出人才無法滿足企業的發展需求。

2)評價內容單一

當下,高職院校對于人才培養質量的評價指標集中在就業率方面,對學生的就業與職業發展缺乏重視,造成學生綜合素養普遍偏低的不利局面。

2)缺乏完善的教學反饋機制

教學質量普遍存在“重評價、輕反饋”的現象,無法將評價環節的問題反饋到教學環節中,教學工作流于形式。

3高職汽車制造與裝配技術專業人才培養供給側改革的實踐途徑

3.1優化調整專業結構

要進一步完善專業布局結構,應當從如下幾方面著手:

①結合區域宏觀經濟發展趨勢,優化產業結構,加強優勢產業建設,實現人才培養與崗位需求的對接;②深化校企合作,通過專業調研與客體研究,提出科學合理的解決方案;③結合企業崗位需求,整合專業資源,平衡汽車制造專業人才與崗位需求的內在聯系;④保證專業建設與主體行業發展的協調性;⑤加大校企合作辦學投入。構建完善的創業體系,加快技術技能人才培養進度。

3.2構建完善的職業教育課程體系

學校需深化基礎課與專業課的有機整合,以提升學生的職業水平,強化學生的綜合素養,保證素質教育落實效果。并結合實際生產要求與技術要求,不斷調整專業課程結構,完善課程內容,深化課程體制變革。再者,加大對實踐教學的投入,增強學生的創新意識,開拓思維,培養其創業能力。同時綜合考慮課程標準,加強實踐課程資源建設。

3.3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

“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是推動高職院校發展的重要內容。教師的專業知識水平和執教能力是影響高職院校教育教學工作質量的主導因素,同時,也是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的先決條件。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既要注重培養教師的專業技能與職業素質,又要優化教師隊伍合理化建設。一方面,高職院校應當定期組織專業教師深入企業參與實踐生產,提升實踐能力與職教能力;另一方面,高職院校需聘請專家學者進行講座與指導,以期促進“雙師型”教師隊伍的建設。

3.4促進“互聯網+”理念與高職教育的有機整合

伴隨“互聯網+”理念的深化落實,以及信息技術的卓越發展,將“互聯網+”理念與高職教育教學相結合已成為主流趨勢。促進二者的有機整合,可以利用移動智能終端進行遠程教育,整合慕課資源,形成翻轉課堂模式,實現線上與線下聯動教學。

3.5創建多元化校企合作模式

其一,“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當下,國內各高職院校不斷嘗試德國的“現代學徒制”,并取得了良好的應用效果?!艾F代學徒制”的特色集中體現在雙主體與雙身份層面。雙主體是指學校與企業在人才培養方面的協作;雙身份是指學生的雙重身份,也就是“學生”與“學徒”的身份。

其二,“2+1訂單培養”人才培養模式。通過深化校企合作,制訂“2+1”訂單培養方案,以達到人才培養目標,滿足企業的人才需求。

其三,“卓越技師”培養模式。以企業生產項目為教學載體,建立“卓越技師”班,提高人才綜合素質。

3.6完善人才質量保障體系建設

要想加強人才質量保障體系的建設,就需采取如下幾方面措施:①轉變思想觀念,構建完整的人才質量文化體系;②完善管理架構,明確職責權限劃分;③構建完善的質量標準體系;④建立質量監控平臺。

4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全面倡導供給側深化變革的大環境背景下,高職院校應秉承與時俱進的基本原則,優化汽車制造與裝配技術人才培養模式,以此推動教育教學事業的良好發展,滿足企業的人才需求,形成互利共贏的良好局面。

參考文獻:

[1]張德虎.供給側改革視域下高職汽車制造與裝配技術專業人才培養實踐研究[J].信息記錄材料,2018.

猜你喜歡
供給側改革高職院校
淺析農產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房地產去庫存有何妙招
“一帶一路”戰略與鹽城高職院校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思考
淺析紅色文化與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中國高等教育供給側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內涵、路徑
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職院校韓語專業畢業生就業現狀分析
多元智能理論視角下高職院校體育課程評價體系的研究
淺談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完善措施
人才領域也需“供給側改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