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運動 我健康 我快樂

2019-10-21 15:57劉曉英
大眾科學·中旬 2019年10期
關鍵詞:持續性激趣安全

劉曉英

摘 要:幼兒園體育活動既是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也是能有效的促進幼兒身心的發展。它能給幼兒帶來歡樂的情緒,有助于幼兒運動能力地提高,也為幼兒的心理發展提供良好的條件。幼兒在體育游戲時注意力集中、思維活躍,對發展幼兒的主動性,培養幼兒關心集體、積極上進、勇敢頑強、遵守紀律等優良品質,有著潛移默化的作用。

關鍵詞:安全;持續性;成功體驗;激趣;家園配合;習慣

引言:

強健的體魄是個體全面發展的基礎,而科學的體育鍛煉是促進生長發育的重要手段。幼兒期鍛煉好身體,是在為一生打下堅實的基礎。幼兒園應充分根據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和體育鍛煉的衛生原則,組織適宜的體育活動。

幼兒園體育活動的基本內容是體育游戲。它是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也是能有效的促進幼兒身心的發展。它能給幼兒帶來歡樂的情緒,有助于幼兒運動能力地提高,也為幼兒的心理發展提供良好的條件。幼兒在體育游戲時注意力集中、思維活躍,對發展幼兒的主動性,培養幼兒關心集體、積極上進、勇敢頑強、遵守紀律等優良品質,有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如何開展好體育鍛煉活動,讓每個幼兒都能在品嘗歡樂的同時也增強體質,我有以下幾點策略。

一、安全策略——只有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才能使體育活動順利進行,并且避免意外事故地發生

安全第一是學前教育工作中各項具體活動的普遍要求。在體育游戲的設計組織過程中更應強化安全第一的觀念。體育游戲具有競爭性與趣味性皆強的特點,其激烈程度、幼兒參與活動的意愿都較強列。這使得部分幼兒在參與活動時“忘乎所以”,產生一些激動情緒,在加上個別幼兒勇于創新,因而幼兒完成游戲時間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老師也無法預料游戲過程中會發生什么事情。這就要對事前的安全工作提出要求,以便防患于未然。體育活動的準備工作涉及很多方面,場地、器械是最基本的物質準備,要求沒有任何尖利的棱角和堅硬的器具,不會產生撞擊情況,不會因摔倒而產生傷害等。游戲場所應選在質地柔軟的草坪、塑膠地面進行。記得剛上班時,由于考慮不周,沒有經驗,在組織幼兒玩游戲“小兔蹦蹦跳”時,就發生了幼兒不慎摔倒在硬梆梆的水泥地上的事故,致使有個叫果果的小女孩身體多處擦傷,看著孩子血淋淋的膝蓋和胳膊,我在心疼之余,暗忖自己的失誤。這次事情鞭策著我在之后的日子里,每次活動前都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沒有條件時在地上墊上海綿或地毯保證幼兒不在發生“流血事件”。

二、持續性策略——循序漸進、全面鍛煉是幼兒體育鍛煉的原則

人的生理機能活動呈上升——穩定——下降趨勢,所以體育活動的安排應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既體現為幼兒活動量的由小到大,也體現動作技能難度由低到高,且應以幼兒動作發展、直覺發展、言語理解等心理特點為依據,科學地組織幼兒體育活動,以促進幼兒體能的全面發展。鍛煉前,教師應根據活動量的大小選擇內容,調理好活動的密度和強度,注意上下肢活動結合,強度大的內容和強度小的內容結合;在鍛煉中,應掌握并控制孩子的活動量注意觀察孩子在運動過程中的呼吸狀況、面部表情、出汗情況、動作質量等,以便及時調整;鍛煉后適當地放松。只有堅持不懈地參與體育鍛煉,才能有效地促進幼兒的生長發育,提高其身體素質。

三、成功體驗策略——幼兒只有不斷的獲得成功經驗,才能積極主動地參與活動

由于年齡、運動經驗、身體狀況、性格等不同,一個班級內,幼兒能力是有差異的,教師應認識到每個幼兒參與活動的起點,獲得成功的程度各不相同,教師應鼓勵幼兒從自身的起點開始,努力爭取一次比一次進步。我班有一個個子比較矮小的碩碩小朋友,剛轉來的時侯,參加向上跳躍觸物活動屢屢失敗,積極性日益消退,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索然無存。于是在組織游戲活動“摘蘋果”中,我有意掛起三個高度不同的“蘋果”,鼓勵他“先摘最矮的,再摘高的,最后摘更高的,老師相信你一定能摘到,來勇敢地試一試吧!”當他成功地摘得三個蘋果時,開心的笑容洋溢在臉上。碩碩身材矮小,在鉆、爬等訓練時有一定的先天優勢。在玩游戲“鉆山洞”時,我便有意將“山洞”調整得又窄又長。當他靈活地鉆過“山洞”時,小朋友熱烈的掌聲,使他感受到了大家的贊許。這個孩子在一次次的成功體驗后,參與活動的積極性也日益濃厚。這種成功體驗帶給他的自信,也擴展到其他領域,使其身心各方面都得到和諧發展。

四、激趣策略——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幼兒的生活離不開游戲,鍛煉應注重趣味性

用游戲的情節貫穿鍛煉過程,如:“老鷹捉小雞”,可鍛煉孩子躲閃跑的動作。教師還可采用游戲方式來鍛煉孩子的動作。例如,讓孩子模仿烏龜爬、大象走、兔子跳、蹬自行車等。在鍛煉中適宜開展競賽,提高孩子的參與熱情,同時,還應鼓勵孩子想出新的創意,增強鍛煉的趣味性。如想出各種走的動作:側走、橫走、倒走、踮步走;或是想出球的各種玩法、繩子的玩法、呼啦圈的玩法等。還可以配上適宜的音樂,激發孩子的鍛煉興趣,發展孩子動作的節奏感,活躍孩子的想象,讓孩子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活動。教師要多用肯定、鼓勵的語言與孩子交流,在情感上予以支持,使孩子體驗到鍛煉的快樂與滿足,進而喜愛體育,切不可一味的指責孩子“連這個都不會”。消極地批評會影響孩子的自信心,使之喪失對體育鍛煉的興趣。

五、家園配合策略——家長的配合可更好地將體育鍛煉進行到底

教師可建議家長多和孩子進行親子鍛煉。這樣不僅能發展孩子的認知技能,培養創新能力和競爭精神,促進情緒成熟和社會性發展,更是溝通父母與子女之間感情的絕好方式。鍛煉時父母與孩子有較多的身體接觸與視線交流,鍛煉帶上濃濃的親情,成為孩子感受父母之愛的重要途徑。孩子與父母一起活動時,會感受到喜悅與鼓舞,從而增進體育鍛煉的興趣。父母與孩子共同鍛煉時,能更真切地感受到孩子發展水平與能力,從而來調整鍛煉內容,使孩子更安全更健康地發展。家長和幼兒園相互協作、共同努力,是增強幼兒體質、增加鍛煉興趣的至關重要的法寶。

六、習慣形成策略——習慣是一個人在日常生活中逐漸養成的自然而然的行為

體育鍛煉習慣養成的內在機制是人的主體性需要、要使幼兒養成體育鍛煉的習慣,老師和家長都要注意孩子在體育活動中的主動行為。培養幼兒的自我鍛煉習慣,首先要創設相應的體育活動區、體育角,使幼兒在環境中產生相應的體育行為。當然,外界條件和影響都是客體因素,關鍵在于教學中要創設最佳教學情境,使他們有躍躍欲試的情緒。如,在游戲“翻山越嶺”中,讓孩子帶上各種各樣的動物面具,模仿動物的動作到達目的地;其次,教師可以在進行某項活動后,有意識地讓孩子再去復習一下,并與家長帶動孩子活動,使孩子逐步養成體育鍛煉的習慣。要使孩子體能健壯、發育良好,家長應成為子女參加體育鍛煉的導師與伙伴,重視培養孩子體育鍛煉的習慣。在家里安排一定的時間,讓幼兒做一些簡單的練習,如單腳站立、用腳掌支撐地面站立、半蹲,或者做些平衡活動,還可以用玩具做障礙物,練習曲線跑、障礙跑。習慣成自然,對孩子來說,會終身受益。

總之,體育鍛煉能使幼兒玩得開心、身體更棒,孤僻的會變得開朗、膽小的逐漸會變得勇敢、不合群的逐漸合群。孩子們在活動中盡情地展現自己,體驗著成功的喜悅,用健康的體魄去迎接屬于他們的美麗新世界!

參考文獻:

[1]嚴碧芳《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

[2]《幼兒教育》.

[3]王晉明《談幼兒園體育教育中存在問題及對策》.

猜你喜歡
持續性激趣安全
什么是HPV持續性感染
哲理漫畫
管理層能力能夠降低股價崩盤風險嗎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激趣 導思 引探
初中政治課的“激趣”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