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臨床急診治療研究

2019-10-21 10:18張彪
健康前沿 2019年1期
關鍵詞:慢性

張彪

摘要:目的:探討對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采取臨床急診治療的療效。方法:抽取于2017年6月~2018年6月到我院治療的86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者,將其按照治療治療方式不同分為急診組和常規組,分別為43例患者。常規組采取常規的治療方式,急診組采取臨床急診的治療方式,比對急診組和常規組的治療效果以及左室射血分數(LVEF)。結果:急診組的治療有效率40例(93.02%)明顯高于常規組33例(76.74%),急診組LVEF水平(49.52±5.41)%顯著高于常規組(45.51±5.04)%,且對照均存在P<0.05,則有統計學意義。結論:對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給予臨床急診治療,對于改善患者心功能效果更加良好。

關鍵詞: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急診臨床治療

心力衰竭患者在患病期間,由于受到心臟收縮以及舒張功能發生異常,將會導致大量血液聚集在患者靜脈系統中,長時間無法排出心臟,進而使其血液量灌注不足出現心臟循環系統障礙,將會表現出肺淤血以及腔靜脈淤血的臨床癥狀,嚴重影響了機體的代謝功能[1]。目前,我國臨床上對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療比較常規,雖然能夠達到一定的治療效果,但是針對門診急診的患者而言,治療效果并不顯著,因此臨床上通過采取急診臨床治療的措施具有更加重要的作用[2]。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經過患者配合,抽取于2017年6月~2018年6月到我院治療的86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者,將其按照治療治療方式不同分為急診組和常規組,分別為43例患者,均自愿接受研究。其中,急診組男性23例,女性20例,最大年齡67歲,最小年齡48歲,平均年齡(53.12±4.27)歲;最短病程3年,最長病程8年,平均病程(7.4±1.3)年;常規組男性25例,女性18例,最大年齡80歲,最小年齡48歲,平均年齡(53.57±4.36)歲;最短病程3年,最長病程8年,平均病程(7.9±2.1)年。兩組患者的相應數據基本相同,經過對比并不存在明顯差異,得出P>0.05則為無統計學意義。

1.2治療方法

常規組采取常規的治療方式。給予抗感染、利尿劑、抗血管以及氧氣支持等常規治療。

急診組采取臨床急診的治療方式。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密切監測患者心率、體溫以及血壓等各項生命體征的監測。同時,口服硝酸甘油片(生產廠家:北京益民藥業有限公司 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11021022)進行治療,1次/片。靜注西地蘭(生產企業:上海朝暉藥業有限公司 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31021070)后,口服依那普利片(生產廠家:湖南千金湘江藥業股份有限公司 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66383),1片/d,服用消心痛(生產廠家:山東博山制藥有限公司 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37022795)、阿司匹林腸溶片(生產廠家:山東博山制藥有限公司 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37022795)、地高辛片(生產廠家:上海上藥信誼藥廠有限公司 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31020678)以及美托洛爾(生產廠家:阿斯利康制藥有限公司 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32025391)進行治療。按照醫囑給予用藥治療。

1.3臨床觀察指標

比對急診組和常規組的治療效果以及左室射血分數(LVEF)。

1.4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數據均借由版本為SPSS19.0的統計學軟件,總結歸納并分析兩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臨床保護治療所涉及的各項數據資料,經過計算后,結果顯示P<0.05,則可以判定本次實驗存在十分明顯的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接受治療后的效果比對

急診組的治療有效率40例(93.02%)明顯高于常規組33例(76.74%),且對照均存在P<0.05,則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2.2兩組LVEF水平比對

急診組LVEF水平(49.52±5.41)%顯著高于常規組(45.51±5.04)%,T值3.556=,P值=0.001,且對照均存在P<0.05,則有統計學意義。

3討論

心力衰竭作為臨床上較為常見的一種疾病,臨床研究認為,主要是由于各種心臟疾病發展到終末期階段的臨床病癥,具有極高的發生幾率和死亡幾率,若未及時治療,將會嚴重危害患者的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3]。常規的治療措施雖然能夠達到一定的治療效果,但是治療時間較長、治療費用較高,而急診治療措施,通過聯合使用多種藥物進行治療,不僅能夠降低患者的血壓水平,還能夠有效改善患者左室增肥情況,具有花費時間少、住院費用低、不需住院等特點,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減輕患者的家庭負擔[4]。本次實驗研究所得:急診組的治療有效率40例(93.02%)明顯高于常規組33例(76.74%),急診組LVEF水平(49.52±5.41)%顯著高于常規組(45.51±5.04)%,且對照均存在P<0.05,則有統計學意義。因此可見,臨床上通過采取急診治療措施,不僅能夠利于患者心臟功能的恢復,同時,還能夠達到一定的治療效果。

結語:

概而言之,對于心力衰竭患者實施急診治療措施,對于改善患者心臟功能的效果確切。

參考文獻:

[1]施洋,李瀾,邢曉雪,等. 心肌纖維化與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研究進展[J]. 中國臨床藥理學雜志,2016,32(1):87-90.

[2]倪玉春,劉春,平敬東. 整體護理延伸服務對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生存質量的影響[J]. 海南醫學,2016,27(1):169-171.

[3]侯鳳麗. 螺內酯聯合貝那普利治療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臨床療效評估[J]. 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6,7(10):96-97.

[4]張繼偉,田領,張然,等. 通心絡膠囊聯合芪藶強心膠囊對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血管內皮功能的影響[J]. 中國中醫急癥,2016,25(6):1138-1140.

猜你喜歡
慢性
慢性胃潰瘍患者的針對性護理分析
HBeAg陽性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療研究進展
自擬敗毒湯保留灌腸治療慢性非特異性潰瘍性結直腸炎42例臨床分析
呼吸機輔助呼吸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并發呼吸衰竭治療效果分析
綜合療法治療慢性宮頸炎的臨床分析
中醫治療婦科慢性宮頸炎陰道炎臨床療效研究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醫運動養生的現況分析
加味補陽還五湯治療慢性下肢潰瘍的療效觀察
中西醫結合治療慢性心力衰竭的療效觀察
中西醫結合治療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觀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