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術切口感染與手術室護理管理的關系及防范措施探討

2019-10-21 19:55趙晴晴
健康前沿 2019年1期
關鍵詞:切口感染護理管理手術室

趙晴晴

摘要:目的:分析手術切口感染與手術室護理管理的關系及防范措施。方法:選取本院手術室科室所收治96例病患為研究對象,以實際就診的順序為主,將病患平均分成兩個小組,每個小組均為48例病患。觀察組采用手術室的護理管理模式,常規組采用基礎護理管理模式。分析兩組效果。結果:相比較于基礎護理管理模式,實施手術室的護理管理模式,病患切口的感染率及護理服務滿意度指標評分、護理管理效果指標評分,均略占據一定臨床優勢,組間數據對比統計學意義顯著,P<0.05。這足以表明手術室的護理管理與手術切口的感染之間,存在著直接關系,需制定手術室的專項護理管理制度,采取有針對性的切口感染防范措施。結論:對于手術切口的感染防范工作來說,采用手術室的護理管理模式,能提升護理管理效果與護理服務滿意度,降低手術切口實際感染率。為能夠更好的達到這一管理效果,還需逐步完善手術室的護理管理制度與切口感染防范措施,以進一步降低手術切口的感染率。

關鍵詞:切口感染;手術室;護理管理;關系;防范措施

為了分析手術的切口感染其與手術室日常護理管理之間的關系,制定切口感染相應防范措施,本次臨床觀察實驗研究選取于2017年2月- 2018年3月本院手術室科室所收治病患96例為研究對象,針對一些病患采用手術室的護理管理模式,以下為本次臨床觀察研究的結果:

1.一般基線資料及研究方法

1.1 研究對象

選取于2017年2月- 2018年3月本院手術室科室所收治病患96例為研究對象:觀察組男性病患為27例,女性病患為21例,年齡區間:19-70,平均的年齡即為:(49.3±4.6);常規組中,男性病患29例,女性病患19例。年齡區間:20-72d,平均年齡:(50.4±4.9)歲;病患及其家屬已知情并同意本次試驗,均簽署知情的同意書。兩組病患基線資料差異無統計學基本意義,具有著一定可比性(P>0.05)。

1.2 研究方法

常規組,采用基礎護理管理模式,主要包含著密切監測病患各項生命體征,協助主治醫師做好手術室的配合護理服務,術后給予病患抗感染與抗生素類藥物護理指導;觀察組,則采用手術室的護理管理模式,以下為具體管理措施:(1)擬訂管理方案:嚴格按照手術室的護理工作標準與要求,擬訂護理管理專項制度與方案,并組建手術室專護小組,通過小組會議討論與實踐調查分析等途徑,查找手術室的護理管理工作不足之處與相關漏洞,結合實際情況與相關護理工作標準予以合理修改;實時監督手術室各項護理工作,確保手術室的室內環境、消毒與清潔等各項指標均可控制在標準狀態;(2)提高無菌意識:科學指導手術室內所有護士開展滅菌消毒、無菌化操作,包含著正確使用與消毒處理醫療器械、掌握正確的洗手方法、正確佩戴手術室工裝,參觀者必須佩帶好相關消毒、無菌服裝才可進入手術室等,降低手術切口的感染幾率;(3)加強感染防范:結合病患在手術前期抗生素實際使用情況,對病患手術切口相關感染問題予以高度重視,并做好感染防范工作;術前的60min,可取頭孢美唑2g、甲硝唑250ml予以靜脈滴注,起到防范切口感染的作用。

1.3觀察指標

(1)對比兩組病患切口的感染率及護理服務滿意度指標評分情況。

(2)對比兩組病患的護理管理效果指標評分。

1.4 統計法

本次實驗所用系統軟件為專業的spss20.0統計學系統軟件。資料計數檢驗分析法為x2,計量資料檢驗計算法為t值檢驗法。若P<0.05,則組間的數據對比有統計學的差異性。

2.研究結果

2.1 兩組病患切口的感染率及護理服務滿意度指標評分情況

通過對兩組的數據做出的對比,可以得出常規組病患手術切口的感染率指標評分為12(25.00),護理服務滿意度指標評分為36(75.00);觀察組病患手術切口的感染率指標評分為2(4.17),護理服務滿意度指標評分為46(95.83)。由此可表明:相對于常規組,觀察組的病患在切口的感染率及護理服務滿意度指標評分上,均略占一定臨床優勢,組間的數據對比有統計學的差異性,P<0.05。

2.2 兩組病患的護理管理效果指標評分情況

通過對兩組的數據做出的對比,可以得出常規組病患的護理管理效果評分為:11(22.92)例無效、14(29.17)例顯效、23(47.91)例有效,總有效率即為77.08%;觀察者病患的護理管理效果評分為:1(2.08)例無效、19(39.58)例顯效、28(58.34)例有效,總有效率97.92%;相對于常規組,觀察組的護理管理效果評分略占一定優勢,組間的數據對比有統計學的差異性,x2=5.285,P<0.05。

3.討論

手術切口的感染,屬于外科手術治療后期的一種并發癥[1]-[2]。手術切口發生感染的根本原因,多數與切口暴露時間較長、空氣細菌侵入、參觀人員等有著直接聯系[3]-[4]。經過本次臨床觀察研究發現,相比較于基礎護理管理模式,實施手術室的護理管理模式,病患切口的感染率及護理服務滿意度指標評分、護理管理效果指標評分,均略占據一定臨床優勢,這足以表明手術室的護理管理與手術切口的感染之間,也存在著較為直接關系。為能夠更好的防范手術切口的感染情況實際發生幾率,就需手術室科室廣大醫護人員能夠加以重視,結合實際情況,逐步完善手術室的護理管理相關機制與切口感染防范措施,阻隔一切感染源,防治感染,為病患營造一個最具安全性的手術切口愈合環境,提高護理管理效果與護理服務滿意度。

參考文獻:

[1]周霞飛,吳樹林.手術切口感染與手術室護理管理的關系及防范措施[J].健康之路,2018,17(08):191.

[2]徐霜,李晨宇,許哲.手術切口感染與手術室護理管理的關系及防范措施[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6,16(44):209-210.

[3]邵秀田,騰世崗,柴玉麗.手術切口感染與手術室護理管理的關系與防范措施[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7,15(87):240-241.

[4]徐永勤,徐穎,黃麗華.手術切口感染與手術室護理管理的關系及防范措施[J].西部醫學,2016,26(10):1405-1407.

猜你喜歡
切口感染護理管理手術室
手術室細節護理在提高手術室護理安全性中的應用效果
手術器械預處理在手術室的應用
手術室優質護理實踐分析
我的好奇心
腹腔鏡輔助直腸全系膜切除術治療低位直腸癌的可行性、安全性及近期臨床效果
骨科無菌手術切口感染相關因素分析與手術室護理干預對策
胃腸外科手術患者切口感染因素分析及治療
層級護理管理模式在外科護理管理中應用管理的方法及效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