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配酒的講究

2019-11-04 01:35張佳瑋
新民周刊 2019年35期
關鍵詞:配菜醬汁單寧

張佳瑋

法國人說起給葡萄酒配菜,往往說得神乎其神。不那么講究的,往往會覺得何必如此,就是一杯酒罷了。

我們中國人,鹽煮筍、茴香豆、豆腐干、青魚干、肴肉切片、鵝掌、鴨舌、螺螄、爆鱔,配啤酒和白酒,好像都行?;ㄉ拙途?,越喝越沒夠。白酒配爆肚也好,牛肉干+奶油炒米+蒙古王,能喝得人仰天長嘯。

歐洲人其實也不都挑剔:德國人香腸、肘子、酸菜配啤酒,也是稀里嘩啦。阿姆斯特丹那邊蒜蓉鯡魚配杜松子酒或啤酒,也行。俄羅斯人只要有伏特加就行,低到黑面包酸黃瓜,高到魚子醬,都能咽得下去。

別的酒配菜,往往是濃配淡;葡萄酒卻有講究——因為它簡直是菜的第二醬汁!

怎么就喝葡萄酒的人矯情,一定要搭配呢?其實換個說法,可能大家都懂了。日本人吃壽司時,一般會給一份姜片:借著酸甜和一點點辣味,清了口,以便接著吃其他口味,不會犯沖。配酒,其實也是如此。一口羊肉下去,來一口白酒,爽;回歸原點,接著再一筷羊肉。一口香腸下去,油膩了,再一口啤酒,爽;回歸原點,接著再一截香腸。在這里,酒和食物是個濃艷與清冽的搭配,好似我們一口麻婆豆腐一口米飯的效果,講究個循環往復,濃淡相間。

但正經的葡萄酒配酒,不是這樣。

法國有個說法:葡萄酒該搭著奶酪賣,不能帶著蘋果買。再劣的葡萄酒,配奶酪都喝得下去;再好的葡萄酒,配蘋果,口味就糟糕了。劣葡萄酒,大多酸度與單寧過甚,澀口,仿佛容貌猙獰的家伙,觸目嚇人,刺舌辣喉;奶酪能平衡單寧,仿佛上了妝,就柔化了劣酒的線條,突出了果香。反過來,好葡萄酒,又趕上好時辰,果香、酸、單寧都會平衡,好比已經化上了妝;何況葡萄酒本身帶蘋果酸,你再帶著蘋果去吃,酸上加酸,仿佛濃妝過了度,就顯出嚇人來了。

不是說葡萄酒都不能配水果。比如,濃甜的波特酒,慣例配咸一點兒的奶酪,兩相得宜;然而果味香濃的白波特酒,可以當甜品酒配合水果沙拉。也不是說葡萄酒不能配甜味,但大多配酒喝的食物,不能比普通酒甜,不然便顯得葡萄酒酸澀了。說白了:法國人給葡萄酒配吃食時,葡萄酒的功能其實不是飲料的清口中和作用,還有類似于醬料的添味調味作用——這是葡萄酒配菜與其他酒配菜,很大的不同點。所以別的酒配菜,往往是濃配淡;葡萄酒卻得有講究——因為它簡直是菜的第二醬汁呀!

葡萄酒配菜,眾所周知,很是復雜。大到紅酒配紅肉,白酒配白肉,細到勃艮第的沙布利白酒配生蠔,都是慣例了。一旦接受了葡萄酒其實是第二醬汁的設定,這種搭配也就容易理解了。

當然,再細就沒邊了。比如,勃艮第的黑皮諾以輕柔見長,所以適合搭配各色蘑菇這類有地方風味的清鮮菜;霞多內有優雅的酸味,所以適合搭配醬汁鮮美的魚與蝦;好香檳偶或有堅果味,也適合搭配咸脆的小食;波爾多左岸的卡本內蘇維農該搭配多汁的紅肉,豐饒的奶酪制品該搭酸甜的桃紅酒。阿根廷的馬爾貝克搭配甜辣的燒烤,再辣一點的食物就得搭配西拉。

所以,這大概就是那些配酒癡們執迷的所在——他們也許真不是為了顯擺自己對酒多在行,或者只在意酒不在意吃,恰恰相反,也許他們就是太在意吃了,所以才會為了不浪費一點點口味,在挑好滿桌菜后,還要為了酒跟侍者絮絮叨叨——如果當作是在貴州吃食物時搭配蘸水、在重慶吃火鍋時搭配油碟、在北京吃涮羊肉時調理芝麻醬,您是不是也會認真起來呢?

猜你喜歡
配菜醬汁單寧
白米飯應該怎么吃
葡萄酒的靈魂
——“單寧”
瘋狂動物城
——配菜
瘋狂動物城
——配菜
腌肉快速入味小技巧
美味的醬汁番茄面
中式烹調中配菜技術研究
涼菜的汁用來蘸著吃
香蕉皮單寧的提取工藝研究
不同聚合度柿子單寧的體內外抗氧化作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