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理護理對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負性心理及心功能的影響分析

2019-11-04 19:33何琳
健康必讀·下旬刊 2019年11期
關鍵詞:慢性心力衰竭心功能老年患者

何琳

【摘 要】:目的:分析心理護理對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負性心理及心功能的影響。方法:選取2017年3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3例作為參考樣本。根據電腦隨機分組的結果將上述83例患者劃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給予對照組患者常規護理干預,給予研究組患者心理護理干預,分別比較兩組患者的焦慮抑郁及心功能改善情況。結果:對照組患者的SAS、SDS評分高于研究組,P<0.05;對照組患者的LVESD指標高于研究組,LVEF指標低于研究組,P<0.05。結論:對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實施心理護理干預,有助于緩解患者的負性心理,改善心功能,影響積極,值得在臨床中廣泛應用。

【關鍵詞】:心理護理;老年患者;慢性心力衰竭;負性心理;心功能

【中圖分類號】R743.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19)11-03--02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發生會減弱心肌收縮力,增強心臟負荷,造成器官及組織供血不足,損害患者生理功能的同時,還會縮短患者的生存周期,再加上負性心理的干擾,還會影響心功能的恢復[1]。因此,本次研究選擇了83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對比分析了心理護理干預對負性心理及心功能的影響?,F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從我院2017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挑選83例為研究對象,按照電腦隨機分組的結果,將其劃分為研究組43例和對照組40例。研究組有女性患者18例,男性患者25例,年齡范圍為60~76歲,平均(68.95±3.41)歲,病程范圍為2~7年,平均(4.62±0.48)年。對照組有女性患者15例,男性患者25例,年齡范圍為61~76歲,平均(69.04±3.37)歲,病程范圍為2~8年,平均(4.58±0.47)年。對比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未構成統計學差異,P>0.05。

1.2 方法

給予對照組患者常規護理干預,根據醫囑開展各項臨床護理活動,同時要密切監測患者的各項基本體征,避免異常狀況的發生。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研究組患者心理護理干預,主要包括:①知識宣教:治療期間,醫護人員需向患者免費發放慢性心力衰竭健康知識的宣傳冊,重點講解預防、治療及相關注意事項,增強患者對該疾病的認知,并使其掌握該病的臨床表現和基本護理方式。②心理支持:患者發病后,大多會產生焦慮、抑郁等負性情緒,醫護人員需與患者進行深度交流,耐心傾聽患者訴求,評估其心理狀況,然后引導患者擺脫不良情緒的影響,提升治療積極性。③放松練習:通過口頭指導的方式,督促患者在安靜環境下開展放松訓練,使用糾正呼吸、閉目養神等方式,使患者放松身心,避免刺激因素的干擾,每次訓練以10 min為宜。

1.3 觀察指標

分別使用SAS焦慮自評量表和SDS抑郁自評量表評估兩組患者的焦慮、抑郁等負性情緒。

詳細記錄兩組患者的LVESD(左室收縮末期內徑)和LVEF(左室射血分數)等心功能指標。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 22.0 對本次研究所得數據進行處理,焦慮抑郁及心功能改善情況以表示,經t檢驗,若P值<0.05,即存在顯著的統計學差異。

2 結果

對照組患者的SAS評分為(55.41±3.25)分,SDS評分為(60.24±3.27)分,研究組患者的SAS評分為(44.97±3.62)分,SDS評分為(49.85±2.16)分,對照組焦慮抑郁評分高于研究組,組間對比差異顯著,P<0.05;對照組患者的LVESD為(3.12±0.56)cm,LVEF為(54.13±4.65)%,研究組患者的LVESD為(2.38±0.12)cm,LVEF為(59.93±5.42)%,對照組心功能改善情況低于研究組,組間對比差異顯著,P<0.05。詳情見表1。

3 討論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大多是由冠心病引起。近年來,隨著冠心病患病率的不斷增加,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數量也在持續上升。據有關研究結果顯示,心理狀態與臨床療效之間存在著密切的聯系,如果在治療期間,給予患者優質、有效的心理干預,有助于提升最終的臨床效果[2]。

對照組患者的SAS、SDS評分高于研究組,P<0.05;對照組患者的LVESD指標高于研究組,LVEF指標低于研究組,P<0.05。研究說明,心理護理對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負性心理及心功能具有積極的影響。通過知識宣教、心理支持等方式,能夠有效提升患者對疾病的認知程度,糾正其自我健康意識,同時還能根據患者的情緒狀態、內心訴求等,開展針對性的心理疏導,緩解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此外,通過放松練習,能夠使患者保持身心放松,增強其治療積極性,進而促進心功能的恢復,提升臨床護理質量[3]。

綜上所述,對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實施心理護理干預,有助于緩解患者的負性心理,改善心功能,影響積極,值得在臨床中廣泛應用。

參考文獻

鄢曉麗,龍夢云,羅仕蘭.行為干預對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收縮功能的影響研究[J].重慶醫學,2018,47(26):3398-3400+3405.

吳艷,劉文慧,任學娟,等.情志護理對老年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心理狀態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8,38(14):3382-3384.

戴霞玲,馬彩艷.心理護理干預對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療依從性及SAS、SDS評分的影響[J].中國現代醫生,2017,55(24):148-150+154.

猜你喜歡
慢性心力衰竭心功能老年患者
冠心病合并心衰介入治療后BNP水平及其對心功能的影響分析
參麥、參附注射液在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治療中的療效觀察
心臟再同步治療慢性心衰對心律失常與心功能水平的影響
綜合康復護理對改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效果觀察
腹腔鏡治療老年胃十二指腸穿孔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觀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