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1例普外科手術切口感染調查及分析

2019-11-04 19:33邱功偉蒙家妍
健康必讀·下旬刊 2019年11期
關鍵詞:回顧性感染率普外科

邱功偉 蒙家妍

【摘 要】:目的:進一步了解普外科手術切口感染的具體原因,從而找到降低普外科手術切口感染的有效措施。方法:對在我院自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接受治療的101例普外科手術切口患者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分析這些患者發生手術切口感染的相關因素。結果:本次實驗中,共有55例患者中發生感染,感染率為54%。結論:普外科手術切口感染的影響因素很多,主要會受到手術的方式、患者的年齡、住院的時間長短等因素的影響。

【關鍵字】:普外科手術;切口感染;調查分析

【中圖分類號】R599.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19)11-03--01

在日常的手術治療過程中,都會存在一定的感染風險,其中普外科手術切口在臨床上十分普遍,但是,患者在手術后往往會發生感染,且感染因素較多,這不僅會給患者和家庭帶來較大的精神壓力和經濟負擔,嚴重患者還會直接威脅患者生命。目前,雖然醫療技術在不斷提高和一些抗菌藥物也在廣泛使用,但是普外科手術后發生切口感染的概率仍然很高。如果不進行及時的治療,將會嚴重影響患者的恢復效果,甚至還會對患者造成嚴重影響。為了探討普外科手術后切口感染的多因素分析及治療對策。對在我院自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接受治療的101例普外科手術切口患者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具體情況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對在我院自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接受治療的101例普外科手術切口患者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這些患者中男性57例,女性44例,患者的年齡在29-84歲之間,他們的平均年齡為52.4歲。這些患者臨床上均符合依據衛生部制定頒布的《醫院感染診斷標準與檢測技術實用手冊》診斷標準。且患者的性別、年齡、病情等資料經統計學分析,沒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患者調查方法

本次實驗中,醫護人員對普外科手術后發生感染的患者進行問卷調查,其調查內容主要包括患者的性別、年齡(<60歲、>60歲)、術前住院時間、術前抗生素使用情況、患者是否有病、手術過程中患者的麻醉方式(全麻、硬膜外麻、局麻)、手術時間(<7 h、>7 h)、患者手術切口長度、術中是否應用術區皮膚保護性貼膜。對搜集到的數據進行分析,分析出患者中發生切口感染的概率。

1.3 統計學處理方法

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 10.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檢驗,P<0.05表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對在我院接受治療的101例普外科手術切口患者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分析這些患者發生手術切口感染的相關因素。其具體情況如下表所示:

通過以上表格可以看出,本次實驗中,共有55例患者中發生感染,感染率為54%;患者的年齡、手術時間等因素對患者手術切口感染率存在差異(P<0.05);實驗中年齡>60歲患者感染率顯著高于<60歲患者,說明老年患者術后切口感染率高;患者手術時間越長,發生切口感染的概率越高。而且外科手術切口感染率與手術時間成正比,切口暴露的時間越長,手術器械接觸的病原菌就越多,這也增加了術后傷口感染的概率。因此,患者必須要積極地配合醫生進行手術,降低手術感染的可能性,抬高手術的治療效率,減少感染的可能性。當然在實際的手術治療過程中,可能還會存在其它的影響因素造成術后感染,因此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科學的分析,提高患者的術后恢復效率。

3 討論

臨床上,普外科手術患者發生切口感染的概率較高,且感染因素也比較多,因此,臨床上對于普外科手術切口的預防至關重要。通常而言,臨床上主要以患者自身以及醫護人員手術操作兩方面進行預防。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實際的普外科手術過程中,由于受傷切口感染的患者較多,其中在我院接受治療的101例患者中,有55例患者中發生感染,感染率為54%。因此,在今后的普外科手術治療過程中,必須要加強對手術切口感染的預防。雖然醫療技術在不斷提高和一些抗菌藥物也在廣泛使用,但是普外科手術后發生切口感染的概率仍然很高。如果不進行及時的治療,將會嚴重影響患者的恢復效果,甚至還會對患者造成嚴重影響。首先,對于手術護理醫生來說,需要針對整個手術過程進行科學嚴謹的處理,盡可能的減少手術感染的可能性,這樣才可以更好的防止患者的手術切口感染。這樣在手術的過程中,注意手術時間,并且對患者的年齡以及身體狀況進行考慮,這樣有助于更好地降低手術感染的可能性。例如,患者手術后,醫護人員對其切口進行沖洗也能夠有效預防切口感染,這種方法能夠減少患者手術切口的細菌數量,從而減少患者切口感染率?;颊咭惨e極配合醫護人員治療,盡量縮短手術患者的住院時間。從而有效地降低感染的可能性。除此之外,對于患者而言在整個治療的過程中還需要嚴格按照醫生的指示進行,遵守醫生的囑咐,減少造成手術感染行為的事件的發生。而且在手術之后,患者還需要根據醫生的實際要求進行術后的恢復治療,并對手術切口進行科學的護理,防止造成更加嚴重的感染,不利于手術切口的恢復。最后只有患者和醫生共同努力,才可以更好地推動普外科手術的順利進行,減少對患者的身體影響,提高患者的恢復效率。

因此,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患者在手術后往往會發生感染,且感染因素較多,這不僅會給患者和家庭帶來較大的精神壓力和經濟負擔,嚴重患者還會直接威脅患者生命。年齡以及手術的過程都會造成很多感染因素,這些影響因素的存在將會增加普外科手術切口感染的可能性。因此在進行普外科手術切口的臨床感染預防的時候,必須要加強對這些影響因素的考察和關注,針對這些可能造成患者感染的因素及時地采取科學的預防策略,提高患者手術的恢復效率,降低感染的風險。綜上所述,普外科手術患者切口發生感染的概率較高,且受到感染的因素比較多,在臨床醫療過程中,可以采用針對性的干預措施來減少手術切口感染的發生。

參考文獻

張新順.普外科手術切口的臨床感染調查分析[J].當代醫學,2016,22(15):37-38.

李月珠.普外科手術切口感染因素調查分析[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6,16(26):67-68.

黃迪君,倪紅紅,陸玲玲.普外科手術切口感染因素調查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4,24(24):6163-6164+6167.

占泰暉,宦忠華.普外科手術切口感染調查及分析[J].中國現代醫生,2014,52(26):5-7.

張紅永.普外科手術切口感染相關因素調查分析[J].中國醫學工程,2013,21(11):105.

猜你喜歡
回顧性感染率普外科
精細化管理在普外科引流管護理中的應用分析
微信在小兒普外科護理單元管理中的應用
普外科治療急性胰腺炎的療效觀察
英國:55歲以上更易染疫
圍手術期護理在普外科患者中的具體運用
太田痣患者1 168例臨床資料回顧性分析
和靜縣牧區土爾扈特牧羊犬犬瘟熱感染情況調查研究
神經內科醫院感染的發生及其相關危險因素分析
1126例兒童髁上骨折手術治療臨床療效分析
648例藥品不良反應回顧性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