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戲劇《霧重慶》中的人物形象

2019-11-05 05:32武則宇
鴨綠江·下半月 2019年8期
關鍵詞:人物形象

武則宇

摘要:《霧重慶》是一部揭露國民黨統治區罪惡社會的現實主義優秀劇作。該劇中人物形象鮮活,描寫了幾名大學生因戰爭從背景流落到重慶的故事,這些人物在理想與現實中掙扎,最終也淪為了自己口中的“僵尸”,結局唏噓。本文就《霧重慶》中復雜、鮮活的人物形象進行分析,向讀者展現那個黑暗年代下苦苦掙扎的小人物現狀,反思歷史。

關鍵詞:霧重慶;人物形象;林卷妤;戰;

多幕劇《霧重慶》是宋之的寫于1940年的一部劇作[1]。劇本講述了沙大千、林卷妤、艾先生等大學生,由于戰爭被迫離開北京,在重慶避難后發生的故事。戰爭讓幾人都沒有工作,為了生活下去,林卷妤和沙大千接受了苔莉的“贓款”,開起了小飯館。小飯館掙了越來越多的錢,但以沙大千為首的一行人并不滿足于此,飛香港經商,與官僚勾結,大發戰爭財。在現實的沖擊下,幾人所遵從的原則和追求的理想被沖擊的支離破碎,漸漸沉淪。原本是最親密無間的朋友、愛人,最終也落得分道揚鑣的下場。

一、覺醒與沉淪

林卷妤跑到重慶后,并沒有向沙大千和艾先生那樣端著架子,坐吃山空。而是想方設法的“攢錢”,想著開個小飯館,養活自己。林卷妤收下苔莉賺來的“不干不凈的錢”,遭受了沙大千的冷嘲熱諷。這時,林卷妤其實是向環境妥協的,她說道“我們是人!徐曼也是人!徐曼的錢上沒有血,她沒有殺過人?!傲志礞ナ且粋€很矛盾的人物形象,她一面貪生怕死,不愿意到戰場上流血流汗,一面又想著為前線效力,但卻退縮了,以為前方效力為由開了個小飯館。除了苔莉,她更是第一個向現實妥協的人,也是第一個將所有人拉入深淵的人。沙大千在劇情發展前期,與林卷妤的自我矛盾恰恰相反,他有著堅守的原則和不服輸不妥協的精神。他說“我沙大千雖然落魄了,可無論如何,也不要這個不清不白的錢“。這時的沙大千是不屑于陷入金錢的泥潭,不愿向現實妥協的。甚至是在關乎自己生存的方面,他也不愿意交由一個“不干凈”的女人來掌控。但恰恰是這樣的沙大千,卻是第一個向苔莉表達感謝的,在現實和金錢的沖擊下,改變的最快、最多的人。但其實可以看出,沙大千自我墮落的第一步其實是因為林卷妤邁出的,但他與林卷妤不同的是,他逐漸變得沒有底線、貪圖享樂,完全忘記了深處水深火熱的國家和人民,以至于在最后他患上了花柳病,甚至還想將苔莉占為己有,深陷泥潭無法自拔。林卷妤僅僅是想生存下去,國家存亡和民族生死還是她堅守的底線。林卷妤在劇中有著幾次“覺醒”,在他人都自甘墮落的時期扮演者一個救世主的形象。

第一次“覺醒”是在第二幕,七七小飯館生意火爆,收益越來越好,為了幫助自己的好姐妹,苔莉提出讓沙大千跑香港做運輸生意的,但卻被林卷妤一口回絕了“再說吧,我原來并沒有意思做生意的。這小飯館,過兩天,我都想停掉了!”。林卷妤將自己比作一個僵尸,一個麻木到每天重復一件事,沒有靈魂沒有思考的僵尸。其實這也是在影射那些看似在戰爭后方努力生活,卻對現實和戰爭漠不關心,逐漸迷失自己的人。但是這次“覺醒”是不徹底的,林卷妤對于生活和金錢還是抱著半妥協半抗爭的態度。當從前線回來的妹妹——林家棣問及姐姐在忙些什么時,林卷妤是迷茫的,當林家棣讓她參加婦女運動時,林卷妤說你把開會結果告訴我也是一樣的,當林家棣讓她參加救護訓練班時,她以小飯館忙抽不開身為由推脫了。她甚至說:“要是有了錢,不僅是我們的生活有了保障,工作更有力量,連苔莉都可以重新做人了”。林卷妤對于自己在后方墮落并沒有清晰的認知,強行將自己開小飯館的做生意的“僵尸”行為與民族大義掛鉤,并賦予金錢新的含義——生活和重新做人的保障。她將自己賺錢的目的與他人區別開來,認為自己是為了工作,而他人是為了私人享受。但其實隨著劇情的發展,沙大千幾人還是墮落了,趙氏和趙肅為生意忙活,艾先生也是享受著吃飽穿暖的生活,沙大千從一開始向苔莉妥協,到一門心思鉆研掙錢,幾人被世俗的泥潭禁錮的越來越緊。因此這種賺錢的行為并沒有本質的不同,只不過是給荒唐的時間披一件合理的外衣。除此之外,沙大千和林卷妤的心境也在不斷改變。沙大千對待其他人的態度,由最初的平等隨和,變成了高人一等。趙肅本來是他的親戚,但隨著小飯館生意越來越紅火,沙大千將趙肅看成了一個打雜的工人,幾人的關系也在發生著微妙的變化。

第二次是在第三幕,沙大千發達以后在重慶的郊外買了一棟別墅,生活奢侈,嘴下也留了看似紳士的小胡須。艾先生由于疾病產生不得不調養身體,不再參與到生意中來。趙肅回到了老家當了一段時間的教書先生后,迫于生活又來央求沙大千收留自己;趙氏則徹徹底底淪為一個奶媽、一個下人。萬世修佯裝成一個活神仙,實則和袁主任勾結在一起,為了自己的利益加害曾經的朋友。林家棣則還是老樣子,不拘小節,想著為前方做貢獻。也是在這樣一個環境下,林卷妤的思想有了第二次覺醒。她投身于婦女慰勞會、拉下面子讓人捐款、親手護理受難群眾。這時的她更希望顯然從物欲橫流的“世界”里清醒過來,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實現自己的以前立下的宏圖大志。但顯然,這么做是徒勞的,不論是周圍的人,還是林卷妤自己,最終都淪為了金錢和私欲的傀儡。對于沙大千來說,林卷妤的行為無疑是很愚蠢的,“匹夫之勇,有什么用呢!把精力浪費在那些細微末節上,卻只有把自己毀了”。沙大千在貶低林卷妤的同時,還不忘記抬高自己,將林卷妤的行為看作是匹夫之勇,是眼光如豆的病,而他自己則是有野心的,是在為將來的民族工業上盡力的。沙大千可謂是給自己立了牌坊,實則干著賣國發戰爭財的勾當。他將自己穿著時髦、生活奢靡看作是一種真實的品質,而林卷妤則是一個只會做表面功夫的女人。林卷妤終究是喚不醒自己這個“沉睡”的丈夫,也放棄了自己。沙大千口口聲聲說愛著自己的妻子,卻在外面花天酒地,害了花柳病。而這也是壓死林卷妤的最后一根稻草,讓林卷妤也沉淪在這個世界。

第三次沉淪。林卷妤是一個不完整的救世主形象,不但沒有將其他人從歧路上拉回來,最后自己也變得隨波逐流。除了前兩次的“覺醒”,林卷妤在一次次刺激之下也變得渾渾噩噩,最終淪為跟其他人一樣的“僵尸”。當她得知自己的丈夫害了花柳病,當面一套背后一套時,她的整個世界都崩塌了。就在這時,好色貪財的袁主任想趁虛而入,給林卷妤拋出了橄欖枝,而林卷妤恰好不敢面對現實,只想逃避,一番思索之后答應了下來,也就此沉淪。

二、多變的形象

劇中人物形象較為多變和復雜,看似最風光的苔莉,有著貧苦的家庭背景和艱難的過去,當她成為別人眼中不干不凈的援交女時,還總想著幫助這些老同學,看似最不近人情的人,實則內心最溫暖。老艾表面一直是一個有文化的老好人的形象,自命清高不諳世事并以為自己曾經深愛過苔莉,但當苔莉回顧以往心酸遭遇時才發現恰是老艾為了保住自己的學業,不肯對苔莉伸出援手,才導致苔莉沉淪的。宋之的先生在塑造人物和構思情節方面有著值得我們推敲和探索的地方,他靈巧而簡潔的筆墨寫到了人物的內心深處,將幾名大學生從同甘共苦到最后形同陌路的過程和變化描寫的恰到好處。

三、總結

《霧重慶》這部反戰主題的戲劇,并沒有直面戰場,通過描寫戰爭的慘烈來表達主題,而是借用戰爭后方人民的生活狀態來表達無奈之感。從平淡的生活講起,情節卻足夠跌宕,雖沒有正面宣揚抗戰思想,卻在剖析人物時引發觀眾思考。

參考文獻

[1]. 宋之的著.宋之的散文選.江蘇人民出版社.1983

猜你喜歡
人物形象
聚焦語文要素,整合單元教學
中外小說中女性人物形象對比分析
淺析歐·亨利的短篇小說《最后的一片葉子》中的人性之美
不懈的堅守,孤獨的“上墳”
論沈從文筆下女性悲劇產生的因素
淺析芥川龍之介“鼻子”的人物形象
共時性與歷時性視點對小說人物塑造的意義
談歷史傳記題材的古裝影視劇化裝造型設計
21世紀以來被拐賣女性文學中的典型形象
語文閱讀教學中對學生正確價值觀引領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