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聚焦語文要素,整合單元教學

2022-07-24 12:10楊思泉
小學教學研究 2022年8期
關鍵詞:文章內容人物形象

楊思泉

【摘 要】單元整體教學模式符合新課改的教學要求,能讓學生擺脫教材內容的限制,拓寬視野、豐富認知。教師要在深度解讀單元導語的前提下,去發掘單元導語的助學和教學功能,研究教材,統籌教學內容,進行單元內的教學設計,使各篇課文之間相互關聯、相互補充、協調一致。教師要在教學中確保單元教學內容的綜合化、整體性和系統化,力爭做到教學過程最優化、教學方法互補化與教學效果最大化。

【關鍵詞】單元整體教學 古典小說 文章內容 人物形象

如何在教學中理解編者意圖,整合單元教學資源,開展整體教學呢?筆者試以統編版語文五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的教學為例,談一談自己的實踐與思考。本單元的選文為四大古典名著節選,語文課標指出,小說閱讀教學的要求是了解事件梗概,能簡單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場景、人物、細節,說出自己的喜愛、憎惡、憧憬、向往、同情等感受。本單元整體的教學目標是在名著的閱讀中抓住文言文的語言特點,學會用多種方法讀懂文意,梳理文章的脈絡,感悟人物的形象,激發寫讀后感的興趣,掌握寫讀后感的方法,養成邊閱讀邊思考的習慣。教師應有單元的整體意識,整體驅動單元教學,逐層深入,逐一落實教學目標。

一、抓住單元語言文字訓練要素,理解古典小說的語言

(一)搭好梯子

聯結和運用小古文的學習經驗,降低理解課文的難度。初次接觸古典小說,遇到難懂的語言,學生難免會有畏難情緒。開課初,教師梳理出小古文的學習方法,搭建與小古文的聯系。在把握單元目標的情況下,教師調動學生的知識儲備,例如,從已學的《司馬光》《精衛填?!贰锻跞植蝗〉琅岳睢返刃」盼牡膶W習中提煉和總結語言學習方法,如結合上下文猜讀跳讀、抓住關鍵詞、借助資料、想象畫面、聯系生活實際等,搭建語言學習的橋梁,做到有章法可依,讓知識系統化。

(二)調整順序

統編版語文教材的每個單元一般由“單元導語”“精讀課文”“閱讀課文”“交流平臺”“快樂讀書吧”等部分組成。在學習本單元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先學“交流平臺”,鋪墊和整合方法,降低學生畏難情緒,幫助學生掃除閱讀障礙,讓方法最初便服務于學生的學?!敖涣髌脚_”歸納了古典名著語言的閱讀方法,如聯系上下文猜測詞語意思、略讀、借助資料、結合影視作品等方法。在本單元四篇選文的教學中,教師要把“初步學習閱讀古典名著的方法”的訓練點分散到每一課的教學中,由易到難。例如,在《景陽岡》一文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聯系上下文理解“梢棒”“吊睛白額大蟲”“篩了一碗酒”;聯系生活理解“請勿入內”“請勿吸煙”等提示語;猜讀“請勿自誤”的意思;結合影視作品理解“店家”“客官”“榜文”等離學生生活遙遠的詞語。在《猴王出世》一文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想象畫面理解“瞑目蹲身,將身一躍”“復瞑目蹲身,跳出水外”“拱伏無為,序齒排班”。教師一課一得,習得方法入手,逐步引導學生習得閱讀古典名著語言的方法。

(三)不囿生僻

古典小說中一些生僻的字詞會給學生造成一定的閱讀障礙。生僻的字詞或字詞的生僻意思只是偶爾在某篇文章中出現,對于理解文意并不會有太大影響,只需稍做解釋即可。在梳理詞義時,教師無須讓學生花較多時間去查那些生僻的字詞或字詞的生僻意思。如《紅樓春趣》中的“剪子股兒、籰子”等詞語,知道是與風箏有關的物品就行,不用反復琢磨。

二、抓住單元選文的文體特點,讀懂小說故事情節

(一)明確單元定位,建立文體意識

研判單元選篇,教師心中應有文體意識。本單元為小說閱讀單元,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逐層引導學生掌握文體知識;引導學生掌握小說的六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的起因、經過和結果;引導學生了解小說的情節結構,了解開端、發展、高潮和結局等。本單元中,教師應讓古典小說回到小說的文本屬性上,在單元的整體教學中,有意識地幫助學生建立文體意識。

(二)巧妙融合課后習題,助力梳理小說情節

統編版語文教材的幾處課后習題,是根據課文特點設置的知識要點和能力訓練點。如《草船借箭》中的課后習題要求:默讀課文,按照起因、經過、結果的順序,說一說故事的主要內容。在教學《草船借箭》中,教師要依據課后習題,有梯度地設定達成目標的訓練點,逐層落實“說一說故事主要內容”的教學目標。一是要求學生瀏覽全文,羅列諸葛亮、周瑜、魯肅、曹操四位主要人物;二是要結合故事背景,補充相關的學習資料,理清人物關系;三是要明確故事內容的大方向,不可忽略對故事的發展起決定作用的關鍵信息,如“三天十萬支箭”“大霧漫天”等;四是要按起因、經過、結果的順序進行練說,鼓勵和引導學生簡要說一說故事的主要內容。依據課文的內容,整合本單元的語文要素和課后習題,搭建思維訓練的框架,一步步梳理出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繼而厘清和說出故事的主要內容。

依據課后習題,教師引導學生在《景陽岡》一文中,借助關鍵詞“武松打虎”梳理課文的主要內容;在《猴王出世》一文中抓住“石猴探洞”“石猴報喜”“石猴稱王”的片段說出故事的主要情節。接著,教師讓學生自主學習《紅樓春趣》,梳理課文的大意。學生由一篇、多篇到整本,走向更廣闊的古典名著天地。

(三)巧借思維導圖,厘清文章的結構層次

教師心中應該有單元整體意識,知識體系的構建應該系統化。語文學習包括課前預習、課堂教學、課后作業、課外拓展,四者共同構成語文學習的整體。有了課前預習和課堂教學環節的鋪墊,在課后作業中,學生可借用思維導圖梳理課文情節和講述課文內容。如在《景陽岡》的課后練習中,第一步,按照故事的發展順序,填寫課文的脈絡:喝酒→(上岡)→(打虎)→(下岡);第二步,教師引導學生依據故事的發展順序,畫出課文的思維導圖,學生根據自己的所學、所思、所想去完善和講述故事的情節和內容。教師心中要有單元整體教學的思路,巧用一篇帶多篇的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用思維導圖梳理文章的情節,在小組學習中分享故事的主要內容。由課堂走向課外,學以致用。在課前預習時,教師鼓勵學生用思維導圖梳理《猴王出世》《紅樓春趣》的情節,講述課文內容。無論是在課堂預習和課堂教學中,還是在課后作業和課外拓展中,思維導圖均是梳理古典小說情節、厘清文章結構層次的方法之一。

三、抓住單元語言文字的訓練重點,體會小說人物形象

(一)品讀關鍵詞句,體會小說人物形象

《景陽岡》中有大量人物動作、語言、神態描寫,教師要引導學生在前后文對照中,體會武松的形象。學生在“我回去時,須吃他恥笑,不是好漢,難以轉去”中讀出了武松的好面子;在“怕甚么!且只顧上去,看怎地”中讀出了武松的勇往直前、藝高人膽大。除了通過武松打虎這一重要情節,教師還要引導學生聯系上下文,感受武松固執、多疑、愛面子的性格特點。文章中,武松是英雄,也是凡人,人物形象豐滿可信。作者這樣寫不僅不會削弱武松的英雄形象,而且會讓讀者覺得真實可信。在這些精彩的語段描寫中,學生通過品讀關鍵語句了解人物的特點,學習閱讀古典名著的方法。

(二)重視課堂探討,在人物關系中感悟人物

不同的人物,具有不同的特點,我們可以從不同的視角去感悟。人物形象可以通過語言細節去感悟,也可以放在眾多的人物關系中去討論。從《紅樓春趣》對寶玉的語言描寫中,我們看到了喜愛玩鬧、率性純真的充滿孩子氣的寶玉;從紫鵑、晴雯、襲人的人物視角中,賈寶玉雖是貴族公子,可他卻有超越那個時代的平等意識。如文中,小丫頭去了半天,空手回來,笑道:“晴雯姑娘昨兒放走了?!睂氂竦溃骸拔疫€沒放一遭兒呢!”在他眼里,這些丫頭奴仆和他一樣,是有尊嚴的生命,需要體諒、需要愛護、需要尊重。教師可引導學生探討,在人物關系中討論并學習,從而更全面地理解和感悟人物形象。

(三)補充相關的學習資料,使人物形象更豐滿

本單元的課文均是節選,對于初讀者來說,沒有“前情提要”,理解起來會有一定的難度,因此補充相關的學習資料顯得尤為必要。如在《草船借箭》中補充三國時特定的局勢,以及劉備、孫權聯合抗曹這一故事背景等。有了相關學習資料的補充,有助于學生梳理故事中各個人物之間的關系,梳理“草船借箭”的主要內容,讓諸葛亮、魯肅、周瑜的人物形象更豐滿。又如,在《紅樓春趣》中,選文中出現的人物眾多,他們之間或為兄弟,或為表兄弟,或為主仆,關系錯綜復雜,人物性格各異,具有鮮明的個性色彩。教師需結合整本書,補充相關資料,幫助學生理解人物之間的關系。假如不站在整本書的角度,學生閱讀起來就難以深入,很難真正感悟賈寶玉的形象。

(四)鼓勵學生閱讀整本書,認識人物性格的多面性

章回體小說,可利用回目,一篇帶多篇,鼓勵學生閱讀整本書,認識人物性格的多面性?!恫荽杓分械牟懿偕远嘁?,而《三國演義》中曹操的形象更加豐滿。教師可鼓勵學生閱讀整本書,多角度認識人物性格,從《發矯詔諸鎮應曹公,破關兵三英戰呂布》讀出曹操的戰略遠見、從《曹操煮酒論英雄,關公賺城斬車胄》讀出曹操的知人善用、從《袁曹各起馬步三軍,關張共擒王劉二將》讀出曹操的足智多謀等,曹操的人物形象從而更豐滿。一篇帶多篇,習得方法,學生方能認識人物性格的多面性。

四、緊扣單元讀寫訓練目標,以讀促寫和讀寫結合

教師應關注單元要素,對照習作目標,統整教學內容,加強言語實踐,給學生提供前后關聯、互為整體的寫作實踐活動。

(一)鏈接單元課文,解讀習作要點

教師應先讓學生們知曉,寫讀后感就是要抓住一個觸動自己產生強烈感受和深刻體會的點,也就是抓住感悟點來寫。通過本單元的學習,學生們被書中的人物形象、精彩情節、獨特的場景和語言描寫所吸引,課后都捧著名著津津有味地讀了起來。在本單元有梯度的訓練下,學生閱讀時已學會抓住文章中的感悟點,如印象最深的人物形象、精彩的情節、場景或一句話,教師可以適時鼓勵學生在閱讀中將發自內心的感受記錄下來,與更多的人物形象產生共鳴。

(二)凸顯題目亮點和掌握方法,輸出閱讀感悟

教師可以擬一個新穎、醒目的標題來突出“感想”的主題,教給學生寫讀后感的五部曲——“點、引、議、聯、結”。具體而言就是“開篇點題,引出感受;抓住感點,介紹內容;圍繞感點,展開議論;結合感點,展開聯想;總結感受,首尾呼應?!币源俗寣W生搭建習作框架,理清習作思路。而在“聯”的部分,學生的閱讀視野拓寬了,能調用自己的閱讀儲備,并建立自己的閱讀儲備和閱讀思考的聯結,從而更好地輸出自己的閱讀感悟。在作文實踐課堂中,教師可根據學生在寫讀后感時最容易出現的問題,如有讀無感、讀多感少、讀感脫節等進行重點指導,讓學生在寫讀后感上做到游刃有余。從課文教學到作文教學,旨在激發學生寫讀后感的興趣,激發其閱讀古典名著的興趣,促進學生養成邊閱讀邊思考的習慣。

回顧本單元,《草船借箭》《景陽岡》兩篇精讀課文,重在引導學生在閱讀古典文言小說時學會使用猜讀法等多種閱讀方法讀懂句意,能夠梳理出課文的主要內容,在品讀關鍵語句中了解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教師由扶到放,在《猴王出世》《紅樓春趣》兩篇略讀課文中可讓學生嘗試用學過的閱讀古典名著的方法自讀課文。教師在整個單元的學習中,都應有意識地激發學生寫讀后感的興趣,使其養成邊閱讀邊思考的學習習慣?!敖涣髌脚_”總結了古典名著的閱讀方法;“快樂讀書吧”旨在引導學生走進古典名著,閱讀精彩故事;“習作”則是激發學生寫讀后感的興趣,掌握寫讀后感的方法,養成邊閱讀邊思考的習慣。逐層推進的目標,旨在引導學生去發現、去積累、去表達。

總之,教師應理解編者對語文教材功能的定位和意圖,清晰單元整體的教學目標,在教學時,要有單元目標、單篇目標、每節課的教學目標,目標應一體化分級呈現,落腳于學生能力的提升。教師做到心中有目標,方能輕輕松松教語文,學生才能輕輕松松學語文。

【參考文獻】

[1]彭金玉.單元整體教學視角下落地語文要素的思考[J].語文世界(教師之窗),2021(12).

[2]楊雪.基于語文要素的習作單元整體教學例談[J].語文教學研究,2021(12).

猜你喜歡
文章內容人物形象
中外小說中女性人物形象對比分析
Harry Potter
70 Days in a Lifeboat
Should I Go on a Diet?
THE THREE MOST INTELLIGENT MACHINES FOR YOUR HOME
5-6合刊
強化形象思維進行歌曲表演創作
談歷史傳記題材的古裝影視劇化裝造型設計
21世紀以來被拐賣女性文學中的典型形象
從改編影片看電影與文學的關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