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CiteSpace的國內認知語言學研究的可視化分析(1998-2018)

2019-11-06 09:14
綏化學院學報 2019年11期
關鍵詞:語言學隱喻語法

苑 利 劉 磊

(鄭州大學外語學院 河南鄭州 450000)

認知語言學誕生于20世紀70年代末,是基于體驗哲學并在反對以生成語法為首的主流語言學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它將語言看作是一種認知活動,主要研究語言形式、意義及其規律,“是基于人們對世界的經驗和對世界進行感知和概念化的方法來研究語言的學科[1](P3)”。學者束定芳認為“認知語言學對中國語言學界的影響始于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2](P821)?!弊鳛橐环N強有力的理論分析工具,認知語言學基本方法論被證明在語言和認知研究方面具有很強的解釋力,不但被廣泛應用于語言學相關學科如外語教學、文學、翻譯、詞典學、語篇和話語分析、文化學等領域,而且被廣泛應用于哲學、心理學、社會學和文化歷史學等領域。因此,較為全面地把握國內認知語言學的發展現狀對加強我國認知語言學學科建設以及拓寬其研究視角至關重要。因此,本文嘗試借助CiteSpace 這一文獻計量學方法,以CSSCI 數據庫收錄的發表于1998至2018年間國內認知語言學研究的相關文獻為數據源,考察20年來國內認知語言學研究的發展態勢、研究熱點以及未來發展方向,希冀本研究能夠對跟蹤國內認知語言學研究動態、明確國內認知語言學研究方向提供一定借鑒。

一、數據來源和分析工具

(一)數據來源。本文數據來源于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數據庫,以“認知語言學”為主題詞,時間跨度為1998-2018年,對檢索結果進行除重后共獲得466篇有效文獻數據(含6673條參考文獻)。

(二)分析工具。CiteSpace軟件被廣泛應用于分析期刊文獻和作者之間的共被引關系[3](P359-377),通過繪制科學知識圖譜可以顯示科學知識的發展進程與結構關系的一種圖像[4](P2)。此外,該軟件能對某一學科的熱點領域、發展歷程以及研究前沿和趨勢進行分析和預測。

二、國內認知語言學研究的發展走勢

以“認知語言學”為主題詞,繪制1998-2018年以來國內認知語言學領域的發文情況折線圖,如圖1所示。

圖1 發文情況折線圖

由圖1可知,從1998年到2018年,國內認知語言學研究發文量由最初的5篇左右,逐步上漲到53篇左右??茖W文獻增長模式的不同歸根于增長過程和速度的不同[5](P253-157)。由此,根據增長速度的不同,國內認知語言學研究的發展趨勢大致可以劃分為3 個階段:低緩期(1998—2001),爆發期(2002—2007)與平穩期(2008—2018)。低緩期(1998—2001)增速較緩,4年間發文量總計22篇,年均發文量約5篇。爆發期(2002—2007)整體上增速較為明顯,且出現了極值。6年間發文量總計172篇,年均發文量約28篇。平穩期(2008—2018)增速相對平穩,11年間發文量總計272篇,年均發文量約24 篇,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國內認知語言學的發展已經相對成熟。需要指明的是,2018年出現的下降趨勢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數據收錄不全導致數量較前幾年相對偏低,但即使是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仍然可以看出此階段的年發文量較前期相比依然處于較高態勢,這在很大程度上說明認知語言學已經受到國內學者的廣泛關注。

三、主要圖譜分析

(一)相關研究作者和機構。研究者之間的連線代表合作關系,研究者和機構之間的連線顯示了兩者之間的歸屬關系。

圖2 作者和機構合作網絡

由圖2可知,國內認知語言學研究合作網絡圖譜中的節點網絡分布比較松散,且節點與之間的連線較少。同時,由圖譜中字體的大小與該研究者或研究機構出現的頻數成正比可以得知相關研究整體上以外語學院為主,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國內認知語言學研究的作者之間以及機構之間的合作相對較少,交流不夠充分。

(二)國內認知語言學權威期刊論文共被引文獻分析。為了探測從1998年到2018年國內認知語言學新興的研究熱點以及對國內認知語言學領域意義深遠的學者及其代表作品,筆者制作出文獻共被引網絡,如圖3所示。同時,為了更清晰的觀察高頻被引文獻、突變被引文獻以及在空間結構中比較重要的被引文獻(即高中介中心性文獻),筆者按照上述三種參考值分別匯總了前10位被引文獻,如表1、表2和表3所示(表中文獻若有兩個及兩個以上作者,僅顯示第一作者)。這些文獻既是國內認知語言學領域的核心文獻,又是其發展史上的重要轉折點,對國內認知語言學研究意義重大。

圖3 文獻共被引網絡知識圖譜

表1 被引文獻(被引頻數前十)

表2 被引文獻(突變強度前十)

表3 被引文獻(中介中心性前十)

由圖3和表1可知,從1998年到2018年,國內認知語言學研究引用次數最多的當屬語言學家萊考夫和哲學家約翰遜合著的“Metaphors We Live By”。萊考夫和約翰遜在書中指出隱喻在語言領域,不僅關涉詞匯,還直接參與人類的認知過程,是人類生存的基本方式。該書更新了幾千年來人們對隱喻的狹隘認知,不僅在國外隱喻研究中產生很大影響,也是國內學界研究認知語言學,尤其是研究隱喻的經典參考文獻。其次是萊考夫所著“Women 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What Categories Reveal About the Mind”,該書基于人類的范疇化以及認知模式,闡釋了新的“經驗主義”,成為以認知科學為基礎開展跨學科研究的基石。蘭蓋克所著“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一書提出了認知語法這一全新的語言結構和語言學研究概念。除上述三本巨著以外,最近20年來為國內認知語言學界所重視的文獻包括:萊考夫和約翰遜所著“Philosophy in the Flesh:The Embodied Mind and Its Challenge to Western Thought”、昂格雷爾和施密德的“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趙艷芳的《認知語言學概論》、王寅的《認知語言學》、克羅夫特(Croft)的“Cognitive Linguistics”、蘭蓋克的“Grammar and Conceptualization”等,限于篇幅,筆者不再一一概述。

此外,如圖3 和表2 所示,最近20年來國內認知語言學領域引用激增的文獻有:萊考夫和約翰遜合著的“Metaphors We Live By”、王寅的《認知語言學》、趙艷芳的《認知語言學概論》、蘭蓋克的“Cognitive Grammar:A Basic Introduction”、泰勒的“Linguistic categorization:prototypes in linguistic theory”、萊考夫所著“Women 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what categories reveal about the mind”、戈登伯格的“Constructions at Work”、王寅在2002年發表在外語教學與研究上的“認知語言學的哲學基礎:體驗哲學”、王寅和李弘在2003年發表在外語學刊的“體驗哲學和認知語言學對句法成因的解釋”、以及王寅在2005年發表在中國翻譯上的“認知語言學的翻譯觀”。王寅所著《認知語言學》介紹了認知語言學的理論基礎、范疇化與原型范疇理論、意象圖式、認知模型理論等。趙艷芳的《認知語言學概論》是國內第一部較為系統地介紹認知語言學研究成果的專著,該書主要論述了認知語言學的性質、研究方法及其重要意義等。蘭蓋克的“Cognitive Grammar:A Basic Introduction”介紹了認知語法框架。戈登伯格的“Constructions at Work”主要探討了構式語法這一理論框架。

最后,根據圖3 和表3,考察20年來在國內認知語言學研究的空間結構中比較重要的文獻。除上述已經簡要概述過的文獻之外,還包括:王寅的《語義理論與語言教學》,該書較為全面地介紹了當前國內外語義研究的重要流派、歷史分期、主要內容和發展方向等??ㄋ雇蟹蛩够↘astovsky)的 論 文“Representation of Space in English Derivational Morphology”考察了一些英語構詞模式,在這些模式中,空間和位置關系及其隱喻性擴展對構詞過程發揮了重要作用。泰爾米的“ Force Dynamics in Languages and Cognition”探析了以往被學者忽視的語義范疇“力動態”?!傲討B”是一個基本的概念系統,它以一種通用的方式在語言范圍內構建與力相互作用有關的概念領域。??履釥柕摹癕appings in Thought and Language”是認知語言學領域的一部經典著作,主要探討了意義的構建、語言和思維是如何相互映射的。萊考夫和特納合著的“More Than Cool Reason:A Field Guide to Poetic Metaphor”一書借助隱喻來闡釋我們的思想是如何控制世界的,并以一種后現代的方式來闡釋和理解詩歌,提供了一種全新的閱讀和教學方式。查夫的“Discourse,Consciousness,and Time: The Flow and Displacement of Conscious Experience in Speaking and Writing”一書展示了如何通過研究語言和意識來揭示思維的運作方式。同時,作者通過對會話語言、書面小說和非小說的深入分析,研究了思想在意識中的流動,以及通過記憶和想象來取代意識這一現象,引起了語言學家、心理學家、文學學者、計算機科學家、人類學家和哲學家的興趣。喬姆斯基的“Syntactic Structures”一書是語言學領域和非語言領域的一部重要著作。該書引入了轉換生成語法的概念,對知識和心理過程的研究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三)國內認知語言學研究的核心領域。為了梳理國內認知語言學的整體發展脈絡,筆者借助CiteSpace 聚類分析方法來繪制國內認知語言學研究核心領域的知識圖譜,如圖5所示。隨后,筆者將國內認知語言學的研究熱點和核心話題從專業角度大致概括為以下幾類:(1)隱喻視角的研究;(2)認知語言學的哲學視角的研究;(3)認知心理學研究;(4)認知語法研究;(5)翻譯視角的認知研究。

圖4 高被引文獻聚類網絡

隱喻長期以來被視為一種特殊的語言手段而被歸于傳統修辭格的研究范圍。認知語言學的興起從認知角度將隱喻研究重新闡釋為一種人類必須掌握的認知能力,擴大了隱喻研究的視角和范圍。隱喻研究也成為國內認知語言學研究的主要熱點之一。最近20年來國內認知語言學對隱喻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對語法隱喻、概念隱喻、空間隱喻、時間隱喻、視覺隱喻、情感隱喻、多模態隱喻、詩體隱喻、構式隱喻、管道隱喻等的研究。同時,有不少學者探討了不同文化之間隱喻現象的差異性,也有學者開始關注基于語料庫的隱喻研究以及隱喻的翻譯策略。

自認知語言學誕生以來,國內認知語言學界一直重視對其哲學基礎的研究。Lakoff在《女人、火和危險事物》一書中論述了概念的體驗基礎和思維的隱喻性特征,用“Experientialism”一詞界定認知語言學的哲學基礎[6],其中心內容主要包括三項基本原則:心智的體驗性、認知的無意識性、思維的隱喻性[7]。

認知心理學是20世紀50年代中期在西方興起的一種心理學思潮和研究方向。認知心理學研究范圍較為廣泛,許多認知心理學的研究成果已被整合到認知科學和心理學研究等現代學科中,其中主要包括教育學、心理學、社會心理學、人格心理學、變態心理學、發展心理學、語言學和經濟學。

認知語法是蘭蓋克提出的一種語言認知方法,它假設語法、語義和詞匯是一個連續統一體,而不是作為一個單獨的過程同時存在。在這種語言系統中,語法不僅僅是一個形式化的、機械化的系統,它獨立于意義而存在。同時,語法本身是有意義的,在語義上不可分割。最近20年來國內認知語言學對認知語法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認知語法理論的本體研究、認知語法下的構式研究、認知語法與構式語法的互補性研究、認知語法框架下的主觀化和語法化研究、名詞短語和名詞化的認知語法解釋等。

認知語言學理論對翻譯學研究產生了重大影響。近年來,國內學者展開了大量認知視角的翻譯研究。相關研究主要集中于:從認知語言學視角探討翻譯觀、翻譯批評和翻譯教學等。同時,也有一些學者關注隱喻的翻譯策略以及探討翻譯研究中的語言哲學基礎。此外,基于認知語言學理論研究翻譯過程和翻譯方法等也成為認知語言學領域的重點關注話題。

(四)國內認知語言學研究前沿。圖5 為國內認知語言學研究關鍵詞的時間突變圖,該圖主要凸顯在較短時間內突然出現的詞語,可用于辨識和某一學科領域研究的前沿動態發展趨勢。

圖5 1998-2018年排名前19的關鍵詞

國內認知語言學界對認知語法和認知科學的關注主要來源于二者在理論框架以及研究領域有眾多相通之處。象似性是對索緒爾提出的語言符號具有任意性這一觀點的重要挑戰和補充。國內學者主要從象似性的哲學基礎、象似性理據、隱喻象似性以及象似性的語用原則等方面開展象似性研究。體驗哲學作為認知語言學的哲學基礎吸引了眾多學者的廣泛關注。此外,對意象圖式、原型范疇、構式語法、概念隱喻、概念整合、轉喻、識解等重要認知語言學理論和概念的探討處于當前國內認知語言學領域研究的主要前沿方向。認知語言學與修辭學的交匯研究主要體現在闡釋認知修辭學的起源、定義、特點及其未來發展方向。也有學者研究認知隱喻理論以及認知修辭倫理等。同時,主要探索語言和大腦之間的關系的神經語言學也成為認知語言學研究領域重要的前沿交叉學科。

四、結語

筆者運用CiteSpace軟件,對CSSCI數據庫中1998年到2018年間國內認知語言學研究相關文獻進行了可視化分析。研究發現,首先,20年來,國內認知語言學研究整體上呈現明顯的上升趨勢,但研究者和研究機構之間的分布相對松散,主要集中與外語學院,跨學科、跨專業的認知語言學研究尚有較大的發展空間。其次,國內認知語言學的研究熱點主要體現在對隱喻、認知語言學的哲學觀、認知心理學以及翻譯視角的認知研究等。此外,其未來研究主要體現在對意象圖式、原型范疇、構式語法、概念隱喻、概念整合、轉喻、識解等重要認知語言學理論和概念的探討。同時,認知語言學與修辭學的交匯研究以及神經語言學研究也受到越來越多學者的關注。希冀本研究能夠對跟蹤國內認知語言學研究動態、明確國內認知語言學研究方向提供一定借鑒和啟示。

猜你喜歡
語言學隱喻語法
體認社會語言學芻議
《復制性研究在應用語言學中的實踐》評介
成長是主動選擇并負責:《擺渡人》中的隱喻給我們的啟示
《活的隱喻》
跟蹤導練(二)4
《神經語言學和心理語言學視角下的二語習得》述評
Book 5 Unit 1~Unit 3語法鞏固練習
對《象的失蹤》中隱喻的解讀
德里達論隱喻與摹擬
社會語言學名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