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高中生物教學中常見的三種教學策略

2019-11-11 12:25朱嘉云
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 2019年23期
關鍵詞:高中生物分類教學策略

朱嘉云

【摘 要】在高中生物教學中,不同的老師對同一知識點會有不同的教學策略,但知識總有分類,同一類的知識可以采用相似的教學策略,本文以人教版生物必修一為例,對常見的三種教學策略進行了改進,并列舉了課本中可適用的教學例子。

【關鍵詞】高中生物;分類;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23-0217-01

高中生物教學中,傳統課堂往往采用教師講授,學生聽講的模式,但是生物知識包羅萬象,千姿百態,若教師可以在教學前對所講授的知識有一個系統的分類,知道哪類知識采取某種方式引入更能引人入勝,哪類知識用另種方式更勝一籌,筆者在教學實踐中,總結出以下三種常見教學策略。

一、模型教學,領會知識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對“模型”的定義是:“模型是人們為了某種特定目的而對認識對象所做的一種簡化的描述,這種描述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有的借助于具體的實物或其他形象化的手段,有的則通過抽象的形式來表達”[1]。例如在人教版生物必修一《遺傳信息的攜帶者——核酸》中,可運用卡片進行磷酸、五碳糖、含氮堿基等知識的教授,但是卡片是平面的,學生雖然可以很容易理解核苷酸的組成、種類等二維知識,但卻因為卡片的先入為主,學生較難想象核苷酸、核酸的空間結構,需要教師利用多媒體等進行輔助教學。因此,教師應當清晰地認識到模型教學的局限性。模型畢竟是一種輔助學生認知的相似物,這種相似的程度有遠有近,有時甚至可能只是與原型“神似”,因此,依靠模型教學,教師應該致力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思想和建模運模的能力,而非傳統意義上的學習能力。

下表1-1列舉了部分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中可運用模型教學的例子:

模型教學,對于學生而言,不但多了一條走近生物、認識生物的新途徑,而且也有利于學生認知圖式的發展??梢皂樌貙⒅R從抽象難懂轉化為簡單易懂,學生在課后也可按自己的想法進行模型再創。

二、圖表歸納,鞏固知識

不論哪個版本的高中生物教材都有許多表格、插圖以及課外資料,它們在高中生物課本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并且在各省市的高考生物試卷中都有圖表類題目出現,所以對于生物圖表的學習是生物教學中一項重要的工作[2]。

高一生物必修一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第三章第2節的《細胞器——系統內的分工合作》,這章節主要是介紹細胞器結構、動植物細胞的結構差異、生物膜系統。篇幅占了整整9頁,介紹的內容也是看似整齊但是學生接受起來就會十分零碎。因此在教學實踐過程中,筆者聽取了同行教師的意見,建議可以采取圖表教學,如下圖1-1所示:

同樣可以使用圖表歸納教學的還有一些過程類的知識,如光合作用、細胞呼吸、有絲分裂等知識點。在教學實踐中,把教學中的有關內容用圖表歸納后用于輔助課堂教學,可以幫助學生在面對生澀難懂的知識時,教師善用層次性強和簡單化的圖表進行知識的歸納、枚舉、總結。

三、與生活接軌,運用知識

高維平提出,要想讓學生把知識活學活用,必須走出課堂,將課堂教學生活化[3]。每個教師的教學設計也都或多或少地運用了生活實例來給學生講述知識,下表1-2是筆者在教學實踐中積累的可與生活接軌的教學實例,這里列舉必修一且教材中沒有提及的部分相關教學例子:

生物教師的教學任務既要將課本知識講授于學生,可培養學生生物來源于生活的學習觀念,幫助學生運用知識,認同知識。

著名的教育家葉圣陶說過: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陡咧猩镎n程標準》中倡導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深入理解生物學的核心概念,并能運用這些原理與方法指導我們的生活習慣。而以上提及的一些教學例子都是本人在教學實踐中積累下來的,但這只是生物知識的冰山一角,我們生物教師任重且道遠,所以,最終還得是“貴在得法”。

參考文獻

[1]彭娟.高中生物模型建構教學的理論和實踐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8.

猜你喜歡
高中生物分類教學策略
分類算一算
低年級寫話教學策略
分類討論求坐標
數據分析中的分類討論
高中生物解題教學中應用化學知識的可行性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