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升小學數學概念教學有效性策略的研究綜述

2019-11-11 12:25李予婷
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 2019年23期
關鍵詞:概念教學有效策略小學數學

李予婷

【摘 要】在小學數學中,概念教學既是基礎,也是重中之重。學生只有掌握、領會概念的內涵,具有良好的知識的遷移能力,才能運用所學去分析、思考、解決現實中的數學問題,認識數學的嚴謹性及抽象性?;诖?,筆者結合自身教學實踐,展開對提升小學數學概念教學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關鍵詞】小學數學;概念教學;有效策略;研究

【中圖分類號】G63.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23-0231-02

一、小學數學概念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新課改的全面實施,更強調教學的有效性[1]。數學作為一門探析數量關系與空間形式變化的理性學科,對于學生的思維方式的培養具有重要作用。在小學階段的數學學習中,其主要涉及的便是基礎的數學概念、運算知識。但因該階段的學生仍以具象認知為主,對于很多學生來說,理解數學概念具有一定的難度。并且,很多教師存在一定授課誤區,導致學生未能掌握概念的學習、理解及記憶方法:

1.重運算、輕概念。

概念學習是數學的基礎。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教師往往第一時間就告知學生某個概念,讓其進行背誦,認為學生能夠背會定義就能理解概念,之后就進行大量的計算的練習,進以鞏固學生的數學概念學習。這樣的概念教學,使得學生在短時間內只是機械的記住了概念內容,因并不理解其實際內涵。不久后,學生就會淡忘甚至混淆該概念,原因就在于教師忽視了學生對概念的認知,把重心放在了數學運算上,導致學生不能正確解讀概念。

2.重結果、輕過程。

應試教學思想中,很多教師都將目光投以學生的學習結果中,其過程多為定式教學。部分教師過于關注結論歸納,一再強調讓學生去記憶,忽視了小學生的認知發展規律。我們應認識到,概念教學分為兩個過程:概念同化和概念形成。教師在形成概念階段往往過于倉促,當學生還在初步建立概念時,教師已經開始進行歸納總結的步驟了。倉促歸納總結的弊端在于學生一直處在對概念的直觀印象中,無法形成抽象思維,不能真正理解概念的形成過程,進而難以正確把握概念的內涵和外延,更不能靈活運用概念。

3.重教材、輕實踐。

數 學是一門與社會生產、現實生活緊密相關的學科,其具有嚴謹性、抽象性及廣泛的應用性等特點[2]。有些教師在進行概念教學時,多為照本宣科,只跟著教材走,不聯系學生的實際生活經驗。例如:在《長方體和正方體》的概念學習中,有的教師以教材為中心進行授課,強調兩者面、棱、頂點的差異性,從而引出其概念。這對于小學生來說不僅非常無趣,也在無形中增加了學習難度。而教師可引導學生親手制作長方體與正方體,使其在觀察中總結差異,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加強其對概念的理解。

二、關于提升小學數學概念教學的有效策略

1.優化數學教學觀念。

素質教育背景下,教師應不斷優化自身的教學理念。為此,針對部分教師教學觀念陳舊,教學設計能力不足,教學能力欠缺等問題,相關學者提出要加強教師對概念教學的重視程度,更新教學觀念,創新教學行為[3]。這種教學策略的優點是教師提高了自身的學科素養和教育素養,對概念教學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例如:教師應與學生構建亦師亦友的新型師生關系,以小學生不同年齡段的認知規律、學習特點與數學概念授課相結合,使其易于接受、理解的方式教學,降低概念理解的難度。需要注意的是,要想使不同性格、能力的學生全部適應教師更新后的教學觀念和教學行為,需要一定的過程。若突然轉變,學生會一時無法接受,也難以取得理想的授課效果。

2.注重趣味性導入。

數學概念的引入方式有多種,如聯系教學、從生活經驗入手等。不論使用哪種引入方式,其目的都是為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例如:聯系教學是教師在學生已有知識經驗的基礎上引入新的概念,這種引入新概念的方式注意到了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有效地將兩者結合在一起,但它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從生活經驗入手可以避免將數學從日常生活中孤立出來,以此可縮短數學與生活之間的距離,使學生獲得新知。例如:在《四則運算》的教學中,教師可運用信息化授課的便利,為學生再現熟悉的生活畫面,讓其以聯系超市購物問題,認識四則運算的概念及運算順序。

3.創設生動教學情境。

小學生活潑好動,對生動有趣的事物具有天生的熱衷。為此,教師應為學生營造活躍、融洽的學習氛圍,在寓教于樂中促進學生的概念理解與記憶。但是,創設教學情境的誤區不容忽視。例如:教學情境過多、過大,非數學的因素會較多,容易將學生的注意力分散在與數學無關的內容上;若果情境過難,會引起學生的畏懼感。因此,教師應積極創設有利于概念教學的情境,避免陷入創設情境的誤區,要使所創設的情境有助于喚起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喚起與概念相關的表象,利于學生對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再例如:在《倍的認識》學習中,教師可讓學生展開數字游戲,使其通過“找朋友”規則,初步構建“幾個幾”概念,使其在游戲情境中進行自主總結倍數、因數的基本概念。

4.深化學生的概念理解。

從認識的過程來說,形成概念是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的過程,即從個別到一般的過程;鞏固與深化概念則是識記和保持概念的過程,是加深理解和靈活運用概念的過程,即從一般到個別的過程。在概念的鞏固與深化階段要注意三個問題:首先,注重概念的理解,包括理解概念的內涵和外延;其次,注重概念的運用,引導學生將抽象的數學概念應用到具體的日常生活和數學問題中,從而使學生真正獲得概念;最后,注意概念體系的建構,數學概念之間都是相互聯系的,當學生在頭腦中建立了概念之間的聯系,就形成了一定的概念系統,對數學概念體系就有了一個整體的印象。但是,數學概念教學是一個長期的、動態的過程,因此,教師務必應根據不同概念的特性進行施教。

三、結語

綜上所述,為促進學生的理解學習,增強其實踐體驗,教師應注重對概念教學的創新:一方面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摒棄定式教學,深入學生,在凸出概念教學特點的同時,注重與學生的互動;另一方面應具有生本意識,以立足于學生的視角施教,突出其學習的主體地位。從而實現教、學的提質增效,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思維。

參考文獻

[1]王金.分析小學數學概念教學有效性[J].中外交流,2018(2).

[2]蘇叢輝.談小學數學概念教學[J].中外校外教育(上旬刊),2016(Z1).

[3]楊菁梅.小學數學概念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8(5).

猜你喜歡
概念教學有效策略小學數學
對初中數學課程概念教學的求真與探微
淺析初中地理課堂合作小組創建的有效策略
漫談小學數學的概念教學
小學語文教學激發文本閱讀興趣的有效策略
構建職校高效語文課堂的有效策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