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分數應用題解題關鍵點探析

2019-11-11 12:25李靜琴
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 2019年23期
關鍵詞:分數應用題新課標

李靜琴

【摘 要】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新課程標準已經對數學知識點單一的教學方式進行改變,以應用題的形式對各個知識點進行講解,在考試中學生解答應用題時,會涉及到多個數學知識點。本文圍繞小學分數應用題的解題關鍵點展開討論,通過實際例題的講解,為分數應用題解題教學提供參考依據。

【關鍵詞】分數應用題;解題障礙;新課標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23-0278-02

我國通過推行教育改革制度,強化學生素質教育,力求通過素質教育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全面發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題是以新課標指引為前提,需要教師重點講解的知識內容。培養學生應用題解題能力,有助于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在新課程改革中對應用題教學,提出應轉變原有單一知識點教學理念,在應用題內融入多種知識點,使傳統應用題中分類考試現狀得以改變。

一、固定解題模式的干擾

張小燕在《小學分數應用題教學有效策略》一文中指出教師在講解解題思路時,雖然會講解到許多方法,但是小學階段學生思維具有比較固化的特點,會沿用同一種思路進行解題。[1]若相同的題型學生會輕松的解答,如果改變題型,學生無法解題,容易出現低效率、高錯誤等情況,這都是由于固定解題模式的影響,干擾和限制學生解題思路的拓展和發揮。

例如,學校買來一些白菜,其中已經吃完80元錢的,為保證白菜正常的供應,學校以吃完的80元為基礎,增加1/5的錢購買白菜,然后又增加1/4的錢購買白菜,問買增加兩次買白菜的錢是多少。學生在解題時會以固定的思路解題,得出的答案為80×(1+1/5+1/4)=116元,得出了一個錯誤答案。正確的答案應是80×1/5=16元,(80+16)×1/4=24元,16+24=40元,最終得到兩次購買白菜花費應為40元。由于學生在解題時受到固定思維的影響,誤以為兩次購買白菜花費的錢,應是80×(1+1/5+1/4)=116元,但是每次花費的錢,都是以80元基礎上進行計算的,學生缺乏關鍵信息的掌握能力,導致在解題時忽視有效信息的利用。

二、冗余信息干擾

在分數應用題中,會出現多余的已知條件,這樣的條件對解題沒有任何價值,造成學生在解題時,受到冗余信息的干擾后無法正確的解題。在應用題中出現多余的已知條件,會增強應用題對學生的迷惑,學生會誤認為多余的信息是有價值的,無法找到正確的條件進行應用題解答。

例如,一條路修了200米,公司甲需要50天完成,公司乙需要80天完成,兩個公司共同進行修路需要多少天。學生根據已知條件列出公式200×(1/50+1/80)=6.5天,這樣的解答出來的答案是錯誤的,原有是由于學生受到200米已知條件影響導致的。學生應將整條路作為一個整條,以1為已知條件,不應將200米作為條件進行計算。

三、迂回迷惑干擾

學生在解題時受到迂回迷惑的干擾,導致解題出現錯誤,是由于應用題內已知條件以倒敘的方式表述出來,對數量間的關系以間接的方式,誤導學生解題思路,造成學生在解題時無法正確得出答案。

例如,某工廠男職工人數占全廠人數的3/5還多60人,女職工人數是男職工人數的1/3,問廠子一共有多少人?學生在解答時會給出錯誤的答案,60×3/5=36人,(36+60)×1/3=33人,36+33=66人。這道題的已知條件較為復雜,學生無法準確的理解導致在解題過程中,出現解題思路錯誤,造成無法得到正確的答案。

四、小學數學分數應用題解體思路分析

1.增強指導,重視線段圖培訓。

教師在向學生講解條件復雜的分數應用題時,應引導學生確定各個數量間的關系,學生掌握已知條件后,會有效提升解題的正確率。教師可以采用線段圖方法,通過線段圖直觀形象的找到題目中的條件,使學生借助線段圖可以理清題目中數量間的關系,讓學生通過線段圖將復雜的已知條件轉換為簡單的條件,進而在解題時可以得出正確的答案。教師應重視對學生線段圖的培訓,要求學生掌握線段圖使用方法,準確分辨出題目中的已知條件。

2.認真審題,找出題目中的對比量和標準量。

教師應向學生明確解答應用題的要求,首先應對應用題進行認真的審題,要求學生掌握題目的基本概念和要求,然后學生通過對題目的研究確定解題思路,才能避免在解題時出現錯誤的答案。在審題過程中,教師需向學生講解題目中對比量和標準量的關系,找出對應的關系即可確定解題思路,學生會解答出正確的答案。

例如,客車從甲地開往乙地,第一小時內行駛了全程的2/7,第二小時行駛了余下行程的2/5,第三小時又行駛了余下路程的2/3,這時距乙地還有21千米,甲乙兩地相距多少千米?在題目中2/7、2/5、2/3都是對比量,21千米為標準量。學生在掌握對比量和標準量條件后,即可確定解題思路,并計算出正確的答案。

3.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

根據新課程教育要求,小學數學教學中應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可以對多種類型的題目進行正確的解答。在分數應用題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鼓勵學生拓展自己的思維,通過多種方法對同樣的題目進行解答,有助于學生發散性思維形成[2]。

例如,以一道分數應用題為例,甲乙兩個倉庫各有一批大米,已知甲倉庫的大米比乙倉庫多18噸,若乙倉庫給甲倉庫6噸,這時乙倉庫大米是甲倉庫的4/7,甲倉庫原有的大米為多少噸?在講解這道題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先以普通的方法進行題目解答,學生通過普通的方法解答后,教師應要求學生對題目進行獨立思考,拓展學生的發散思維,讓學生以不同的角度對題目進行解答。在解答過程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以小組討論的方式,要求學生分享自己的解題思路,培養學生發散性思維的同時,還能完善自己的解題思路,使學生在今后的題目解答時可以通過方式獲得正確的答案。

結論

綜上所述,小學數學教學中分數應用題講解是重要的組成部分,數學成績多以應用題解答正確與否有關。根據新課改要求,對應用題各個知識講解制定新的教學目標。本文以分數應用題講解為例,對學生在解答時受到固定解題模式、冗余信息以及迂回迷惑等因素的干擾展開深入的研究,提出以線段圖、對比量和標準量以及學生發散思維培養目標,進而提高學生分數應用題解題能力,為培養學生數學思維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張小燕.小學分數應用題教學有效策略[A].教育理論研究(第三輯)[C].2018(04):85-86.

[2]邵興旺.小學應用題教學策略分析[J].學周刊,2019,(21):97.

猜你喜歡
分數應用題新課標
歡迎訂閱4-6年級《新課標 分級閱讀》
歡迎訂閱4-6級《新課標 分級閱讀》
從小學分數應用題教學中培養學生創造思維
淺析分數應用題解題策略
如何提高學生解答分數應用題的能力
教育部印發義務教育“新課標”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