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音樂的形式美角度分析作品的創作特點

2019-11-12 08:23李靈娜
藝術大觀 2019年11期
關鍵詞:創作特點

摘要:形式美法則是人們在長期的審美活動中,對現實生活和自然中各種美的形式的概括和反映,它被總結出來又可以指導人們去創造美的形式。筆者通過和諧,整齊一律,對比幾個審美美角度分析《波萊羅舞曲》的音樂創作特點。

關鍵詞:形式美法則;波萊羅舞曲;創作特點

一、音樂的形式美法則

音樂的形式美法則是音樂形式的構成的中介環節,音樂形式的構成包括基本要素,形式美的法則和組織手段。在人們生活中或自然界中的美的事物,首先展示給人們的總是它形式上的特征。音樂組成的基本要素雖然不同,但他們在組合的方式上往往有許多共同的規律,這是隨著人類的審美意識的發展而得到不斷的完善和更新。例如人們最初以“和諧”為審美準則,后來又把“對比”看成新的準則,隨著審美活動的不斷豐富,人們對單純的對比感到不滿足,有去追求新的原則,于是又產生了“多樣統一”的審美準則。所以,形式美的法則源于實踐而用于實踐。它成為人們在創造和感受美的事物的活動中不可缺少的一種基本法則。一般認為最主要的形式美的法則有以下幾種:和諧、對比、比例、整齊一律、對稱均衡、調和對比、節奏韻律、多樣統一等等。音樂形式的基本要素和組織手段之間正是通過這些法則聯系在一起。

二、拉威爾《波萊羅舞曲》

《波萊羅舞曲》是法國作曲家莫里斯·拉威爾最后的一部舞曲作品,創作于1928年。同時又是二十世紀法國交響音樂的一部杰作。通常以三四拍子、稍快的速度、以響板擊打節奏來配合。形式上,由主部、中間部和再現部構成。但拉威爾所做的這部舞曲,只是借用了《波萊羅》的標題,實際上是一首自由的舞曲。它的節奏自始至終完全相同,節拍速度不變;主題及答句同樣地反復九次,既不展開也不變奏;全曲始終在大調上,只是最后的兩小節才轉調;舞曲前半部分配有和聲,除了獨奏就是齊奏,后半部分附有淡淡的和弦;舞曲自始至終只有漸強的變化。他全曲的變奏僅限于和聲和配器,旋律有兩個主題交替進行形成對比,整個主題重復了九遍,通過不斷的樂器變換組合來形成音色上的對比。

三、《波萊羅舞曲》中的和諧與對比

《波萊羅舞曲》中所體現的形式美法則主要是和諧統一與對比,和諧統一主要體現在節奏,和聲和曲式三個方面,對比主要體現在音色和配器上。主要有如下五點。

(一)全曲節奏相同,節拍速度不變。舞曲一開始由小軍鼓,中提琴和大提琴地撥弦來奠定全區的節奏基礎,四小節以后出現第一主題,這個節奏型貫穿全曲,節奏是一種時值對比的關系,一般樂曲往往有一個基本的節奏型,但又不止一種節奏型,總是在統一的基礎上不斷地對比發展進行變化,但《波萊羅舞曲》的節奏從始至終沒有變化過,這個節拍同時顯示出舞曲中的強弱規律,是統一的形式美體現。

(二)主題與答句交替重復,不展開也不變奏。此曲可以看作是一個“龐大的”二部曲式,第一主題與第二主題相互交替,但不展開。一般二部曲式的原則是對比,但在這個曲目中,第一主題和第二主題反復出現,也體現了均衡統一的原則。不單單是對比這一種特點。

(三)始終在C大調上,最后兩小節轉調。首先,調式是一組音的組織規律,包含橫向的音高的傾向關系和縱橫結合的和聲關系,調性即調式音高,是不同高度上的調式?!恫ㄈR羅舞曲》始終在C大調上進行,基本沒有色彩上的變化,不像浪漫主義時期的作品在音樂旋律發展的同時進行多次的轉調,從而進行色彩上的鮮明對比,反之,在同一調式的作品中,旋律和配器起著重要的對比作用,調式的統一則體現了均衡統一的形式美法則。

(四)舞曲前半部分配有和聲,除了獨奏就是齊奏,后半部分有淡淡的和弦。和聲是建立在和諧的法則之上的,不管是協和還是不協和,都是為了追求整體的音響效果,本質來說,任何和弦都是協和的,只不過協和的程度不同,《波萊羅舞曲》中的和弦也是為了體現整體的效果,代表著與主題和旋律的和諧統一。

(五)配器豐富,每一個旋律的相同部分都運用了不同的樂器演奏。配器是樂器配置和組合的手段,具體地說,是一種對不同的音色選擇的手段,包括對不同高度的樂器的選擇,因為樂器的音區不同,音色也不同。而音色是表現音樂情緒變化的綜合性因素,例如銅管的金屬音色大多用來演奏激進亢奮的部分,木管和弦樂的柔和音色通常同來演奏情感放松,描繪性的部分。不同的樂器配置展現了音色的對比,體現了對比的形式美法則。

四、結語

音樂的形式美法則體現在音樂形式結構的多個部分,音樂之所以動人優美,是因為從古至今人們的審美一直作用于所創作出的音樂,使音樂形式美原則變得更加完善。拉威爾的《波萊羅舞曲》是當時轟動歐洲及美國的作品,其創作手法和特點都反映了音樂的和諧統一與對比的原則。也是我在眾多古典音樂中偏愛的一首作品。分析作品不僅僅是對于其音樂元素的分析,更深層次的是抓住其美學方向的內涵,尋找更加根源性的問題。

參考文獻:

[1]魏敏,項亮.論音樂形式美的法則[J].電影評介,2009(07):91.

[2]王次炤.音樂美學基本問題[M].中央音樂學院出版社,2016.

作者簡介:李靈娜(1996.10-),女,漢族,湖北孝感人,碩士在讀,西南民族大學,研究方向為音樂表演。

猜你喜歡
創作特點
朱踐耳鋼琴作品《敘事詩<思凡>》的創作特點及演奏技巧的研究
朱踐耳鋼琴作品《敘事詩<思凡>》的創作特點及演奏技巧的研究
論東野圭吾小說創作特點研究
歌劇《塞爾維亞的理發師》的演唱風格研究
《紅樓夢》音樂的創作特點及風格分析
朱良鎮藝術歌曲的創作風格概述
論南宋詩人孫應時山水紀游詩的特點
王建民二胡狂想曲的創作特點
淺析馮子存竹笛作品的藝術風格
從《哈姆雷特》看莎士比亞悲劇創作的特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