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女性繪畫

2019-11-12 08:23王倩
藝術大觀 2019年11期
關鍵詞:背景影響

王倩

摘要:本文從女性獨特的觀察視角為出發點,了解女性藝術繪畫的概念,考察了女性繪畫產生的文化淵源和歷史演變,并分析了女性繪畫的獨特面貌。女性繪畫不僅呈現出女性自身的思想、氣質、情趣與美,更展示出了女性畫家特有的自我價值。

關鍵詞:女性繪畫;背景;影響

自藝術發展有史以來,很少有人去關注女性繪畫,她們是權利文化之外的“邊緣文化”。無論中國還是西方,女性繪畫藝術都歷經了許多的坎坷,他們的發展是艱辛的,也是輝煌的。

女性必須認清自身的特點與優勢,體現出女性自己的感悟、生存狀態、生命意義,用她們的眼光去看世界,用她們的心去感應世界,用她們的方式去表現世界。將女性細膩的感覺,激蕩或溫和的情緒轉換成富有生命力的語言符號,在藝術創作中表現自我、重新審視自我, 進而以新的姿態和心態進入新的生活方式。

一、女性繪畫的內涵

女性繪畫這一概念通常被人們從性別的角度來區分,認為出自女畫家之手的繪畫作品,便稱之為女性繪畫。也有從題材上來劃分的,只要是畫女性題材的,不管性別,都可看成為女性繪畫,其實這樣界定尤為不妥。 如果給女性繪畫做個確切的界定,可以這樣認為:“出自女畫家之手,以女性視角,展現女性精神情感,并采用女性獨特的表現形式——女性話語,凡此種的繪畫,稱女性繪畫?!边@可作為女性繪畫的內涵。

女性繪畫中的女性意識是我們較為關注的重點,女性意識即女性主體的自我對客體的自我的意識,它是對女性自我價值的肯定,是女性作為主體在客觀世界中對地位、作用和價值的自覺意識,是激發女性追求獨立、自主,發揮主動性、創造性的內在動機。女性具有了這種自己對自己的反映的意識,才能成為一個清醒的個體、能動的個體,這種意識體現在繪畫中則為女性繪畫。

二、女性繪畫的淵源

20世紀60年代末,隨著“男性主義”的現代主義的衰落,在西方藝術領域中出現了一個全新的藝術流派——女性主義。

在美國和歐洲率先興起后,女性主義藝術便開始迅速發展,彌漫整個世界。她們有著明確的自我意識和鮮明的政治立場,以女性獨特的視角觀察著這個世界,感受著這個世界上的人與物,并運用多種多樣的手法來表達,從而對現代主義藝術的死亡和后現代主義藝術的誕生做出重大貢獻。

從藝術史的角度來看,女性藝術的概念是來自于西方女權主義運動,而體現在藝術創作上,女性藝術則強調的是以獨特的女性視角來關注自我,審視世界。90年代中期,在中國當代藝術快速發展的大環境下,一些女性藝術家逐漸從以男性為主導的繪畫語言中分離出來,開始轉向對自我價值的探尋,她們將自己的人生體悟、情感經歷、現實與夢境等以一種自序的方式展示在作品之中,以其獨特的視角與話語向人們展示著、訴說著她們對這個世界的感受。

三、中國女性繪畫的時代背景

回顧整個藝術發展史,女藝術家寥若晨星,并且她們的藝術成就相對較弱,世人也很難叫出她們的名字。之所以女性畫家總喜歡以花鳥為題材,一方面是因為女性天生就對花兒鳥兒的感興趣,另一方面,她們生活在封建的制度下,足不出戶的束縛,令她們只能見到庭院屋舍前的花花草草和籠子里的鳥兒,這些雅致的畫作多為大戶人家的女子,她們畫畫除了修身養性外,也是消遣。

難道真的是女性在藝術上沒有天分,缺乏感知與表達事物的能力?從當今眾多優秀女畫家中可見,并非如此,那為何古代的女畫家如此少呢?一邊是國家封建規章制度的壓迫,一邊男尊女卑思想的不斷侵蝕,女子身份卑微,屈于男子。大戶人家的女子尚有受教的機會,平常人家的女子近乎沒有,她們受封建禮教影響深重,因此,所繪作品常是幅面較小的立軸或扇面,構圖多取自臨摹之大家,缺少獨立的審美品格,所畫之物雖抒情、雅致,但卻充滿了閨閣氣息。明書畫家兼鑒藏家汪珂玉在編撰書畫著錄《珊瑚網》的過程中,通過對搜集到的男女畫家作品的多寡比較,不禁發出:“丹青之在閨秀類,多影而弗影”的感嘆,雖然此定論為一家之言,但是卻基本上道出了女畫家在畫壇中的一種現狀。

中國女性繪畫的發展史,是與中國整個社會的發展史同步進行的,是一部女人從“非人”到“人”再到“女人”的奮斗史。大概經歷了四個階段:一、舊社會,女性繪畫缺少獨立審美品格,依附于男性繪畫的話語模式,在其中自娛自樂或哀嘆“非人”的命運,因而女性繪畫一度成為歷史的失落。二、“五四”新文化運動,社會大變革,女性受到民主自由新思想的影響,開始了尋求自我的獨立人格,在繪畫中逐漸顯露出了女性獨有的話語的發展軌跡,女性繪畫開始萌芽。三、新中國成立,新政權的誕生使中國進入一個全新的社會體制,婦女解放得到保障,絕大多數的女性從“家庭中的人”變為“公家人”,女性藝術也在“男女都一樣”的口號中,放棄了藝術個性追求,失去了藝術中的自我,一度為藝術上的“共性”而創作。四、新時期至新世紀,隨著改革開放和西方藝術思潮的影響,中國女性藝術有了質的變化。八十年代,是全國藝術家突破禁區,擺脫藝術“共性”模式,尋找藝術中“自我”的時期。女性藝術家也在尋找自我中,認識自我,確立自我,找回了失落的女性特征,這是尋找自我,回歸女性,女性意識蘇醒的時期。九十年代,是蘇醒了的女性藝術家闖世界的時代,她們有些開始回避政治、拒絕宏大的社會敘事,而是以女人特有的直覺,獨特的審美視角和女性創作風格,畫她們的精神世界,畫她們的生活感受、生命感悟。女性正逐步地從男性話語中分離出來,不但找到了剖析社會的一個新的角度和方向,并且以嶄新的姿態面對現實生活,并在自我的獨立觀察和思考的空間里自覺地尋找女性的自我體現和女性價值??傊?,女性正以一種無比輕松的方式面對傳統和闡釋生活,從不同角度,以多姿多彩的藝術方式轟轟烈烈地走上藝壇,成為當時中國文化藝術界一道亮麗的風景。

在社會經濟、文化飛速發展的今天,女性藝術家慢慢沉靜下來,開始進入了對性別含義的反思階段,越來越意識到個體之于世界,之于整個宇宙的渺小,作為“人”的女性,首先是生活在地球上占人類族群中一半的“人”,所面對的是整個世界。無論男女,共同負擔著創造未來文明的職責。女藝術家在反思中越來越意識到個體與整體的和諧統一,才是藝術充滿著生命活力的生態環境。

四、西方對女性繪畫的影響

中國女性藝術受西方女性主義藝術的重要影響,雖然中西文化背景不同,但由于婦女在社會文化歷史和個人遭遇方面感同身受,所以很容易引起情感和認知上的共鳴。西方思想的進入,使中國的女性藝術家們在藝術思想和藝術創作上,有了不一樣的參考和改變,從中國女性藝術家創作的作品中,可以感受到她們在思維意識上和表現手法上的重要變化。但是中國女畫家在借鑒西方藝術觀念的同時,使之本土化、民族化,試圖結合自身的女性感受加以再創造。

中國和西方的文化觀念不同,藝術環境也不同,因此,中國女藝術家的作品與西方女性藝術家的作品在某些方面有較大的不同。西方世界的二元論強調事物的對立性,在看待性別問題上也是如此,他們認為男女本來就是對立存在的;而中國自古以來講究陰陽相合,中國女性藝術家在很大程度上于此觀點相契合, 她們認為女性與男性在社會生活中存在不平等,而且這種不平等要根除,但是是允許男女差異存在的,并且這種差異的存在有很大的必要性。受傳統中國文化的影響,中國的女性藝術作品給人的感覺很溫柔,很含蓄,不像西方的女性藝術那么激進,中國的女藝術家以女性的視角訴說一種感知,一種情結。

在二十世紀初,女性繪畫并沒有呈現出一種十分鮮明的女性特征,而受到我國改革開放和西方各種藝術思潮的影響之后,進入90年代后的女性畫家逐漸從束縛走向開放和自由,呈現出多樣繽紛的面貌。她們以獨特的審美視角和表現方式,把女性自我的內心世界進行細膩、深入的描繪,向世人展示著獨屬女性的那份特別的、充滿愛與恨的態度。

通過對女性視角、女性繪畫的探究,使我了解到女性意識在當代女性繪畫中的影響和體現。 性別的差異所導致的男女思想與情感上的,看事物角度與處理事情方法上的差異是不爭的事實,無論她們的繪畫創作如何縱深交錯,畫面中的女性氣息和女性意識是掩飾不住的。 然而,有時候很多女性包括我自己在進行繪畫創作時對自己畫面體現出來的女性氣息是無意識的。對女性意識有了主動地了解后,我開始珍視自己內在的女性特質。翻開自己以前的畫作,才恍然發現原來這種意識一直都隱含于我的作品之中,題材的選擇、畫面的效果、人物的造型、顏色的運用等,無一不與自身的女性特質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這種意識在由被動變為主動之后,使我更加透徹的認知自己,也更加珍惜自己的這份感覺,我希望能將自己的人生感悟,自己的喜悅與痛楚用繪畫的形式呈現出來,把自己的性別感受和品位用敏感細膩的視覺語言傳達世界,用自己的心智去探索與眾不同的繪畫風格。

無論在中國還是在西方,女性藝術家都是一股不容小覷的力量,她們正以自己獨特的女性視角詮釋著這個世界,讓世人感受到那充滿愛的力量,或含蓄、或奔放、或唯美、或丑陋、或現實、或夢幻、或怪誕……

我們生活在一個物質與精神都在不斷發展變化的社會,這個社會為藝術家提供了豐富多元的創作素材和無限廣闊的藝術空間。我們可以借現代語境的心態去表達女性生命感受和審美理想,用女性獨特的視角去表現出一個變幻多姿的藝術世界。

參考文獻:

[1]李建群.拉美·英倫·女性主義[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

[2]李建群.西方女性藝術研究[M].濟南:山東美術出版社,2006.

[3][美]琳達·諾克林.女性,藝術與權利[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

[4][美]琳達·諾克林.李建群譯.失落與尋回——為什么沒有偉大的女藝術家?[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

[5]耿幼壯.女性主義[M].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2003.

[6]陳珍珍.體驗與意識——關于女性繪畫[J].美術觀察,2003(8):94.

[7]蔣英,杭春曉.藝術中的女性[M].長春:吉林美術出版社,2006.

猜你喜歡
背景影響
等腰直角三角形背景下的旋轉相似
比大小,想背景,悟本質
跟蹤導練(一)5
這是一份不受影響的骨子里直白的表達書
我國FDI和OFDI對CO2排放影響的比較研究
我國FDI和OFDI對CO2排放影響的比較研究
基于Modelica的高爐頂壓控制仿真
你是誰的背景
如何搞好期末復習
小頑兒系列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