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雜技藝術的創新

2019-11-12 08:23沈群
藝術大觀 2019年11期
關鍵詞:藝術創新創作特點

摘要:雜技是我國的傳統表演藝術形式,在視覺上總能給我們帶來一定的沖擊和震撼,因此也深受廣大觀眾的喜愛和追捧。隨著時代的發展和變革,人們的審美也在不斷改變,因此,為了延續雜技藝術的生命力,需要在其創作過程中,融入時代氣息,讓更多的現代人喜歡雜技,幫助雜技發展壯大,走出國門,在世界文化之林中獨樹一幟。

關鍵詞:雜技藝術;創作特點;藝術創新

一、雜技藝術創作必須具有可觀賞性

追溯我國的雜技藝術起源,恐怕要從街邊賣藝人開始說起,這些身懷絕技的奇人異士,為生活所迫,在街頭巷尾,擺上個地攤,賣力表演,換取觀眾的賞錢。后來,勢單力孤的賣藝人,開始與戲班合作,在各種戲曲的中場,在舞臺上進行表演,以達到串場和活躍氣氛的目的。這個時候的雜技,已經初具雛形,因為從路邊被搬上了戲臺上,所以在動作的創作上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舞臺感。

到了今天,雜技的表演舞臺越來越大,是各種大型晚會中不可或缺的一種表演,常常能讓觀眾嘆為觀止,五體投地。

由于雜技的歷史造就了雜技永遠都是一種獵奇向的表演,人們觀看雜技,也是為了看表演者超乎尋常的身體絕技,在這中間尋求驚險刺激的感覺。但是時至今日,如果還是僅僅一味追求驚險刺激,那么顯然雜技就會與整個晚會的氛圍格格不入,所以到了今天,我們在進行雜技創作時,不僅僅要結合雜技演員的各種絕技,更重要的是要與晚會的主題、會場的布置等相結合,達到和諧統一的目的。在這樣的前提下,區分一場雜技表演的好壞的主要指標,就是其觀賞性了,不論是舞臺的布置還是表演者的著裝、表演時的配樂等等,都是給表演增色的地方,雜技的創作,對于這些地方都不可忽略,只有這樣,才能使得雜技表演由淺入深,環環相扣并始終保持美感,讓觀眾在驚呼贊嘆之余,抱有一種欣賞的態度去觀看,并且在之后還能回味一番,使人印象深刻,那么這就是一臺成功的表演了。

二、綜合藝術手段的創新

現代雜技藝術的傳承呈現出多元化的趨勢,可謂百家爭鳴,百花齊放。雜技最早的改良是對表現形式的改良,特別是加入了民族特色,即加入民族服裝和民族舞蹈,背景音樂也以民樂為主,還有就是加入了地方特色,這種加入了民族元素和地方特色的雜技讓觀眾眼前一亮,引起人們的興趣。

隨著社會和科技的發展,現代雜技最重要的一個特征就是加入了燈光的應用,利用燈光變換輔助雜技,對觀眾形成視覺沖擊。特別是電腦搖頭燈的使用,使雜技舞臺發生了很大的改變,它可以實現頻閃、圖案、光束變化等舞臺效果。最新的電腦燈還有追光功能,使逆光位置的追光得以實現,雜技舞臺多了氣氛光的渲染,使整個雜技舞臺絢麗多姿。如我團創作的雜技《閃耀的光環》,就是借助燈光色彩的不斷變換和明暗變化,配合靈動的音樂營造出一種動感的氛圍。雜技藝術的燈光設計必須考慮兩個方面:一個是外在的場面,通俗地說就是好看;另一個是內在的情理,燈光需要與劇情發展、人物內心表達等方面配合起來。

此外,現代雜技藝術無論是道具還是服裝,在色彩的選用上都進行了精心的準備,力求在技藝之外讓人耳目一新。如《閃耀的光環》所呈現出的主色是一片藍色,但又不乏其他顏色的變化,觀眾在不經意間被帶入了一個變幻的世界。

近年來,雜技故事化是對傳統雜技主要表現力量和技巧的一個挑戰,故事還要易于傾聽、理解和表達。新形勢下,雜技藝術要吸引觀眾,就要善于講故事。我團素來重視雜技故事化的探索,比如我團創作的中國首部大型神話歌舞雜技劇《雪豹王子》,將藏族與雜技藝術相結合,與傳統雜技劇不同,結合了藏族獨特的音樂,舞蹈等民族元素,呈現一出巍巍昆侖雪山人與雪豹的神話傳說,是雜技與舞臺劇結合的一次成功嘗試,2018年傳來喜訊,被評為安徽省第14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優秀作品獎,引起了海內外的廣泛關注。

所謂雜技藝術的故事化編創,是指以人物、素材和事件為基礎,借鑒雜技藝術的手段進行加工處理,使觀眾在欣賞雜技藝術的同時也有劇情化的欣賞。當前劇情式雜技創作雖然沒有明確統一的定義,但劇情式的雜技表演應該跳出游戲和小品集錦的窠臼,強調特定故事背景下雜技表演的敘事作用,并強化雜技在每段表演中的行動功能,也就是不能丟棄了雜技藝術本身的表現力。劇情式雜技節目的編創以故事和人物設置為切入點,更容易吸引觀眾的注意力,從而跳出以前雜技單一以技術的驚和險來吸引觀眾。當然,講故事也要有水平,在雜技中融入故事值得進一步探索,要摸清大眾對文化的需求,以創意和自然的形式講好故事,引導觀眾對雜技藝術的重新理解,這也是一個任重道遠的任務。

三、觀念與內容的創新

新時代背景下,任何一門技藝如果沒有創新,必將被時代拋棄。創新首先是觀念上的創新,前輩之傳承要尊重,同時也要萃取精華,勇于突破,用敏銳的眼光和豐富的想象力突破傳統觀念的束縛,才能永葆這門藝術的青春活力。

雜技藝術的發展離不開創新,但也不是為創新而創新,如何把握這個度確實比較復雜。任何一種藝術,在發展過程中必然從其本身特點出發,不斷地吸收其他藝術有益之處來發展和豐富自我。如2019年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安徽省雜技團勇于創新,精心策劃,創編新中國成立70周年獻禮,【美麗中國風】雜技主題晚會,2019年10月7號8號晚,美麗中國風雜技主題晚會在安徽大劇院隆重上演。1400座位安徽大劇院場場座無虛席,安徽演藝集團打造的新媒體平臺,有戲安徽全程在線直播,4萬余名雜技愛好者在線觀看,整臺演出既保留了傳統雜技,驚、險、奇、新、美的特點。又將眾多中國元素巧妙融入節目中,傳承與創新,傳統與時尚,技巧與藝術,處處體現中國元素,中國味道,中國風格通過反應當代中國社會和諧人民幸福生活安康,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戰形象,有信仰,有情懷,有擔當,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用明德引領風尚,不斷自我提升,自我完善,不復我們身處偉大時代,努力創作出更多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制作精良,站得住傳的開,留下優秀作品,安徽雜技不斷創新,安徽省雜技團,明日之星班,演員兼教師,沈群創意,大膽嘗試,創新節目?!绝B巢】【蹬椅子】屬于原創,節目呈現,大自然。綠色環保,兩只小鳥成長磨煉故事,音樂與雜技完美結合,體現出雜技人勇往直前,敢與大自然,挑戰,克服困難。此,節目。被2020年,2月2號被邀請去參加摩納哥,蒙特卡洛,第九屆新一代‘國際青少年雜技比賽。這個賽場是雜技屆最高賽場,雜技屆奧斯卡。體育中奧運會,【鳥巢】【蹬高椅】榮獲。最高獎,蒙特卡洛【金獎】金獎最高獎,此賽場摩納哥王室創辦,這是安徽省雜技團成立64年,首次在該賽事獲得金獎。

此外,雜技藝術在創新過程中,還要關注藝術形式與思想內容的關系:思想內容要靠雜技藝術體現出來,藝術形式又要以思想內容為指導,二者相輔相成,任何一個優秀的雜技節目其實都是以藝術形式的創新為最大亮點。在雜技藝術對其他藝術形式的借鑒吸取過程中,一定要不忘初心,服務人民,同時要兼有批判精神,要分析、鑒別、遴選,真正把優秀的、有用的東西選出來,成為雜技藝術的一分子,真正做到“為我所化”和“化為我用”,絕對不能拼湊、撮合。

雜技是一門有著悠久歷史的藝術,它的形成、發展和創新都與中華民族的文化聯系在一起,任何藝術形式都不能與時代脫節,否則就會被淘汰。但也要認識到雜技藝術的創新絕對不能丟了雜技的本質,雜技藝術的創新是在原有的雜技技藝基礎上加上現代元素。當代雜技百花齊放,與音樂、燈光、戲曲、舞蹈等的結合,使雜技的文化內涵不斷提升。然而在社會飛速發展的今天,特別是網絡的飛速發展下,雜技藝術要想在眾多藝術中脫穎而出,創作重點還應在于對身體極限的不斷挑戰、對雜技創作素材的挖掘和基于傳統的創新上。

參考文獻:

[1]馬亞洲.淺談新時期雜技藝術的創新與發展[J].當代戲劇,2018(S1):27-28.

[2]張守和.如何獲得一顆飽滿的充滿創作力的心[J].雜技與魔術,2015(01):38-39.

猜你喜歡
藝術創新創作特點
《紅樓夢》音樂的創作特點及風格分析
朱良鎮藝術歌曲的創作風格概述
論南宋詩人孫應時山水紀游詩的特點
王建民二胡狂想曲的創作特點
淺析馮子存竹笛作品的藝術風格
創新是藝術的長青樹
播音主持藝術的創新及發展趨勢
2015意大利米蘭世博會中國館的藝術創新及其延伸思考
當代中國藝術產業創新路徑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