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現美,感受美

2019-11-12 11:45敖雪香
藝術大觀 2019年11期
關鍵詞:陽江騎樓樣式

敖雪香

摘要:《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2001年)和《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指導綱要》(2014年)兩份文件均指出了校本教材的重要性。校本教材中將本地區研究美術知識與地區文化知識相結合,運用科學的理論知識來啟發學生地區文化的特點與豐富多彩的內涵形成的原理,既對學生有著巨大的吸引力,又能體現本地區的風土人情,還能提升美術學科的核心素養,對學生傳承傳統文化有著巨大的意義。

關鍵詞:地區特色;傳統文化;陽江騎樓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2001年)具體目標中指出:“加強課程內容與學生生活以及現代社會科技發展的聯系,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經驗”“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在課程結構中提出“強調學生通過實踐,增強探究和創新意識,學習科學的研究方法,發展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 [1]?!锻晟浦腥A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指導綱要》(2014年)中提出“加強青少年學生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 [2]。這兩份文件明確指出根源于特定地區的民間風俗文化特色,基礎教育呈現出地域性和多元性的特征。同時也指出了校本教材的重要性。

陽江地處珠三角腹地,騎樓在20世紀初落戶在陽江,成為廣東民居的一種特色建筑樣式,具有強烈的地區色彩??紤]到本地聾生生源很少外出的緣故,將地方文化特色融入課堂,既豐富了美術課程的資源,又增加了美術課程的特色,起到了傳承發展的作用?;谝陨暇壒?,《陽江騎樓》一課應運而生。本文以此課為例,以“感受美”“聚焦美”“提升美”“傳承美”四個過程來開展教學,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教學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掌握和運用知識的態度和能力,使每個學生在了解騎樓的基礎上,自身能力都能得到充分的發展。

一、激發學生“感受美”

法國雕塑藝術家羅丹說過生活中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在本課上課前,教師先讓學生收集資料。四年級班上12名學生,有9名學生是走讀生。下午放學學生在回家時用相機(手機)拍一些家附近的騎樓照片來構架溝通的橋梁,讓學生初步體驗騎樓這一平時司空見慣的事物被引入課堂中來。通過拍照片這一直觀的觀察激發學生想要深入了解騎樓的學習興趣。觀察,是有目的、有計劃的知覺活動,是知覺的一種高級形式。教師上課時出示騎樓的最基本樣式,引導學生通過對這一圖示的理解,初步感受騎樓的一些樣式特點,具體詳見下面案例片段。

案例片段:

出示幾張學生自行拍攝陽江太傅路上的騎樓街圖,引導學生圖像識讀,初次感受下騎樓的特點。

師:同學們,我們一起來欣賞下這幾天班上同學回家路上拍的照片——騎樓。這種建筑樣式為什么會被稱為“騎樓”呢?有什么特點?

學生開始認真觀察和思考。

生1:從正面看,樓房二樓以上向外伸出遮住了人行道,所以叫騎樓。

生2:我看是二樓以上好幾層騎在一樓上面,門前的兩個柱子像馬的腿一樣。

生3:我看到騎樓有樓頂、樓身、樓底一個部分,每一間都是不一樣的,樓底都是可以遮風擋雨,實用性超高,看起來好威風。

師:(出示騎樓的正側兩面的細節圖片)太棒了,你們已經說出了騎樓名字的來源呢。前兩節課我們有學習過了運用粗細的線條來表現自己想要表現的物體,那么今天我們也給同學們一點點的時間,以二十秒為準,請你畫一幅騎樓,可以做到嗎?

學生根據自己的識讀,把觀察到的點和描述的話用畫筆描繪出來。

全班12名學生,有9名學生的家都住在騎樓里面,對騎樓的基本樣式十分熟悉,再次強化了學生心中的騎樓意識。通過這一個環節,學生們在紙上運用長短粗細不一的線條組合成的騎樓基本是沒有太大的區別。這也說明學生在自己的認知和看圖識讀的思維能力已經固定了,為接下來如何引導學生認知理解提供了載體和基礎。

二、引導學生“聚焦美”

每個人都很容易忽略掉自己身邊熟悉的事物,忽略掉它存在的美感,也可以說,人在熟悉的事物上很難有“聚焦”的眼光。同理,班上9個學生家都住在騎樓里面,每天進進出出只知道是自家的房子而已,從沒認真觀察過房子的細節。仔細觀察看似一樣的騎樓還分成了好幾個 “樣式”:有的是尖頂塔形,有的正面墻發出雨篷,有的青磚黛瓦木倚樓蘭,有的兩邊墻面窗頂卷拱結構,卷拱外沿及窗柱頂端的雕刻線,有浮雕圖案、窗洞形式,又融合了西方巴洛克或者洛可可建筑裝飾的風格,也有嶺南特色的吉祥果與吉祥紋飾,還有中國古典的卷草圖案,個別的還有滿洲窗。這些種種的樣式仍需要同學們細心的觀察和發現,從自己之前的固定思維中“走”出來,感受騎樓的多元化。因此,在準備課程的時候,教師專門準備了不同時期、不同樣式的圖像,讓學生進行觀察圖像從原來固有的思維中解放出來,課堂案例如下:

案例片段:

師:看了同學們畫的騎樓老師發現同學們心中的騎樓幾乎都是一樣的。騎樓因功能、建筑形式、時間等等不同的特點,會有很多形狀各異的騎樓,不知道同學們有沒有發現?老師這里有五張騎樓的圖片,我們一起來欣賞下,欣賞的同時也要觀察并思考下他們有什么不同。

生1:我看到卷柱上有旋渦裝飾的紋路。

生2:有的很精致,上面還有精美的雕刻;有的很簡陋,只有一個尖尖的頂。

生3:好漂亮的彩色玻璃組成的窗戶呀。

生4:有的兩邊墻面窗的頂部卷拱結構。

師:同學們都觀察得很仔細,也發現了很多的不同,請想一想,為什么會有如此多的不同呢?

生1:有的人有錢,樓就建的高,裝飾的豪華精美一點。

生2:我知道騎樓是個外來的名字,這個建筑是西方的,西方的建筑傳入我們中國就會被我們國家的文化消化,取長補短,怎么好看怎么來建。

生3:可能跟房子的主人有關系,有人喜歡簡單的,有人喜歡精美的。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通過騎樓圖像多元化角度的展示,引導學生在對圖像識讀時的“聚焦”,讓學生在觀察中理解和提煉關于騎樓的“新變化”。這一環節讓學生從之前認知的單一的 “樣式”退出來,同時,教師通過出示更多名師、其他同齡人的作品進行觀賞,也讓學生進一步感知騎樓的“立體”圖像有了提升的借鑒作用。

三、歸納學生“提升美”

學生每一次創作,都是在教師的引導下對原有“課堂范畫”的學習,學生也不可能或說基本很少創造出新的“樣式”。由于學生自身條件的原因,認識和眼界的局限性,加上還沒有形成規范的隨心所欲的技法,往往他們的作品就是帶著一定的兒童特征,也具有原創的感覺。就算讓一年級的學生臨摹一副經典作品,我們也能從中看到很多自身的元素。因此,在美術教學課堂中,學生通過自己自身的認知和實踐、教師的引導和示范,就可以達到創造的目的。

前面的教學過程中,學生對騎樓圖像“全方位”的識別,也激起學生的創作欲望。讓學生再一次進行繪畫,作品開始呈現出豐富多樣的表現手段和精彩的特寫??梢哉f,欣賞名師和同齡人的作品可以讓學生善于觀察并學會取舍,在自己的畫面中對作品的表現技法如何和諧運用。教師對出示圖像的梳理,讓學生在圖像識讀、理解的基礎上,可能在一節課中或者一個時間段內,心中的樣式就會發生變化,變得更加有趣和豐富。

四、培養學生“傳承美”

美術課程不僅僅是單純的技能教學,也不是單純的審美教學,它屬于人文類的學科,其中一個重要的功能是對“文化的記憶”,認識“文明的價值”,它是屬于成為引導學生對文化的學習和理解的活動,使學生了解傳統文化的精粹和人類文明的優秀成果,這就是美術教學的歸宿和融合。在美術課堂教學實踐中,如何引導學生對文化的理解,我個人的理解是引起學生的“認同感”。學生的認知水平、文化程度的高低、對內容及形象進行審美能力等因素的制約,對那些有年代的特征及其歷史的事物,并不能感同身受地體會到其價值、美感和意義。如剛進入學校一年級的學生并不會覺得國旗是多么的讓人安定和驕傲。他們最初接觸紅旗就是個紅的旗子,覺得紅色的色調很顯眼和鮮艷。他們也不會憑空覺得學校的草地上那一塊大石頭感到新奇和興趣,很多學生是這樣覺得的“那個跟我沒關系”。通過我們的教學,可以引起學生對生活中事物的感知度,讓學生走進美術,使學生開始產生自身與美術的內在聯系,從內心深處開始接受和認同美術。在《騎樓》一課中,學生通過自我參與、欣賞、了解、感受、表現等方式來描繪騎樓,讓這種美就在身邊的真切學習發生在課堂上,把這種體驗融入在自己表現粗細線條的騎樓上,把這種認同建立在理解文化的層面上。在課堂教學的最后環節,教師開展了這么一個過程,詳見案例。

案例片段:

師:今天我們一起了解了騎樓,也用畫筆描繪了騎樓的美。接下來我們一起欣賞一段視頻,看完后談談你們的想法和感受。

(視頻內容:陽江太傅路騎樓經歷了一個世紀的風風雨雨,一年四季不同的繁華景象,最后定格在“陽江名片”——騎樓的標志上。)

生1:騎樓是實用又美觀。

生2:騎樓是嶺南民居和西方建筑相結合的一種商住樓。

生3:騎樓的美,是我們陽江的文化史。

生4:看來騎樓是一種文化,也是東西方文化交流的經典符號。我們要保護好它。

師:是的,騎樓能隨著時代的變遷會保留下來,更多的是因為它符合我們陽江濕潤多雨的天氣,它也是我們陽江的一道靚麗“風景線”和“活招牌”。

美術課程教學,如果說事物的觀察、圖像的識讀、創意的想象、實踐的操作等均是一種途徑,它的盡頭就是文化的理解和傳承。它不僅讓我們感受到了它強大的生命力,對學生高階思維能力的培養是肯定的,也讓我們感受到了美術“核心價值觀”的強大力量,這種力量將會融入到孩子的血液中,伴隨著他們的一生。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EB/OL].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9F%BA%E7%A1%80%E6%

95%99%E8%82%B2%E8%AF%BE%E7%A8%8B%E6%94%B9%E9%9D%

A9%E7%BA%B2%E8%A6%81/9330298?fr=aladdin,2001-6-8.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指導綱要[EB/OL].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7061/201404/xxgk_166543.html, 2014-03-28.

猜你喜歡
陽江騎樓樣式
走進陽江漆藝院 探索身邊的歷史
在不同的Word文檔之間借用樣式或格式
廣州最美老街——恩寧路
我愛南華路的騎樓
健康的生活方式
陽江海事:圓滿舉行“認識海洋隨船巡航體驗活動”
南洋騎樓老街風貌展示館:穿越時空的騎樓之旅
廣州騎樓
這是巴黎發布的新樣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