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聯網+”背景下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體系構建

2019-11-13 05:46
福建茶葉 2019年8期
關鍵詞:課程體系互聯網+院校

翟 寧

(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吉林長春 130000)

互聯網+時代成為經濟快速發展的助推器,同時也摧生了網絡媒體、電子商務、網絡娛樂等新興行業,并為創新就業提供新的領域與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高等職業院校在日益嚴峻的就業形勢下,要實現高品質就業,需以“互聯網+”為契機,將互聯網思維與互聯網技術與高等職業教育相結合,從就業源頭起步,更新教學理念,重塑教學模式,構建以創新創業為主導的教學體系,為學生創新創業提供必要的準備需求,促進大學生自主而全面發展。

1 高職院校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必要性

1.1 就業形勢嚴峻

根據教育部發布數據統計,2018年高校畢業生人數達到820萬,超越2017年的795萬,高校畢業人數創歷史最高,根據人社部的畢業生數據,如果加上中職畢業生和2017年尚未就業的學生數量,2018待就業的加在一起約有驚人的1500萬,堪稱史上更難就業季。

《2018年中國高職高專生就業報告》顯示,2017屆高職高專生畢業半年后的就業率為92.1%,比2016屆(91.5%)略高,但實際就業效果與層次并不理想。例如市場營銷專業人才需要起點不高,高職院校畢業生人才素質的差異化是體現競爭優勢重點突破口。

1.2 創新創業教育的政策引導與扶持

2012年11月教育部公布《普通本科學校創業教育教學基本要求》;2016年,以《行動計劃》為抓手,各地系統搶建高等職業教育創新發展的“四梁八柱”,2017年進入了“全面施工”階段,2018年進入“內部裝修”和全面升級階段。

在國家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下,近年來我國創新創業生態體系不斷優化,創新創業觀念與時俱進,創新創業由精英走向大眾,出現了以大學生等90后年輕創業者、大企業高管及連續創業者、科技人員創業者、留學歸國創業者為代表的創業“新四軍”。

國家通過一系列政策推動創新創業升級發展:簡政放權釋放創新創業活力;放管結合營造公平市場環境;優化服務便利創新創業;加大財稅政策支持力度;完善創新創業產品和服務政府采購等政策措施;建立完善知識產權管理服務體系;強化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培訓;推動更多群體投身創新創業;推動高??蒲性核鶆撔聞摌I深度融合。健全科技成果轉化的體制機制;引導金融機構有效服務創新創業融資需求;充分發揮創業投資支持創新創業作用;拓寬創新創業直接融資渠道;完善創新創業差異化金融支持政策等等。

1.3 互聯網+在創新創業中的優勢

互聯網、開源技術平臺降低了創業邊際成本,促進了更多創業者的加入和集聚。大企業通過建立開放創新平臺,聚合起大眾創新創業者力量。創新創業要素在全球范圍內加速流動,跨境創業日益增多。技術市場快速發展,促進了技術成果與社會需求和資本的有效對接。

大學生身處高新科技前沿陣地,智力是大學生創業的資本,具有較高的學習能力,適應互聯網快速迭代與發展的需求。

2 “互聯網+”背景下高職院校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現狀分析

在大學生就業的就業壓力與國家的倡導扶持的雙重背景下,高職院校積極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為專業建設與發展開辟了新的方向。但部分高職院校對“互聯網+”創新創業教育的認識仍然停留在表面,導致在教學中不能有效地培養學生創新創業思維,為學生創新創業儲備必備能量。

2.1 “互聯網+”背景下創新創業教育理念認識不足

“互聯網+”創新創業教育的理念在于以創新創業教育為主導,以互聯網+為手段與平臺,培養出具有自主創業能力適用社會需求的人才。然而很多高職院校并沒有真正貫徹創新創業教育理念,只是停留于任務,單純作為項目成果,背離了創新創業教育的本質要求。

另一方面,學生對創新創業教育沒有深入認識,未能讓學生了解創新創業教育的重要意義,學生在創新創業教育環節參與的積極性不高。

2.2 “互聯網+”背景下創新創業教育資源欠缺

創新創業教育資源是其質量的重要保證,但由于缺乏創新創業教學資源,使得創新創業教育難以深入開展。

2.2.1 創新創業教育實驗室不夠完善

實驗室的構建要適合學生創新創業。所以實驗室也是很重要的工作層面。這些就是從學生的教育到師資配置到實驗室都協同起來,才能為學生創新提供好的教育和平臺?;ヂ摼W+背景下創新創業需要一定軟硬件條件的支撐。例如在實驗室中需要配備一定的電腦,安裝虛擬模擬軟件系統,模擬網絡創業策劃與操作過程。同時建立師生互動網絡平臺,進行線下線下的指導與溝通。

2.2.2 創新創業指導教師結構單一

創新創業指導教師缺乏多樣性,大多由校內專業教師擔任,指導停留在書本理論知識,缺乏創業實踐經驗,不能對創新創業細節進行指導,無法滿足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需求,在制定創新創業教學目標與內容體系上也常會存在偏差,不能將創新創業教育貫徹大學教學始終。盡管有的院校會聘請社會上具有成功經驗的創新創業人士來學校與學生分享創業經歷,但由于師資政策不完善,教學計劃與待遇措施的欠缺,使得教學不能系統進行。

2.2.3 校企業協同育人規范不健全

企業在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中的作用不可或缺,企業是創新的動力源泉,也是創新創業教育成果轉化的落腳點。為培養適應社會的創新創業人才,國內高校紛紛對人才培養模式與課程體系等進行改革,創新辦學理念,校企協同育人。雖然部分高校已取得一定的成績,但尚處于初級階段,執行過程中存在著各種問題。由于企業的營利傾向與院校實施細則未落實,使不能在創新創業教育中充分發揮作用。

2.2.4 創新創業教育資金不足

創新創業教育經費資金主要來源于創新創業專項經費,其數量仍無法滿足現實需要,需要向社會融資,但由于缺乏具體的實施方案與細則,同時風險承擔能力不足,使其社會融資計劃缺乏可行性。

2.3 “互聯網+”背景下創新創業教育體系不完善

“互聯網+”背景下創新創業教育體系應從動員到課程體系、課程內容、質量保障與監督評價管理等系統進行,但在實踐中存在著未落地的問題,仍停留在項目階段,未能將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有機融合。

3 “互聯網+”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體系構建路徑研究

高職院校應順應“雙創”的戰略布局和“互聯網+”時代發展要求,從學生動員、課程體系與內容、保障體系、監督評價體系等方面構建創新創業教育體系,“打造科學的、與時俱進的創新創業教育體系,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激發學生創新創業靈感與熱情”。

3.1 重視“互聯網+”背景下創新創業理念認識

“互聯網+”背景下創新創業不是簡單互聯網與創新創業教育的相加,而是借助互聯網思維、互聯網技術、互聯網平臺推動創新創業教育的深入發展。而創新創業理念的正確認識是教學質量的保證,加強學生、教師與企業對創新創業教育的認識,有利于明確創新業教育目標,深入了解創新創業教育的整體路徑,充分合理利用教學資源,提升主體對創新創業的參與積極性。在互聯網+背景下創新創業教育認識環節應明確學生、教師、協同育人企業應完成的準備工作。如圖1所示

圖1 互聯網+背景下創新創業教育認識環節工作內容

3.2 構建創新創業為主導的培養模式

高職院校應構建互聯網+背景下創新創業教育全新培養模式,構建全員、全過程、全方位的大學生創新創業培養模式,讓學生、教師、高校、協同育人企業、政府在創新創業協同育人機制中發揮作用,形成全方位的立體創新創業教育體系。將創新創業教育依據不同的學年分成不同階段,設置不同的任務。(如圖2所示)

3.3 制定創新創業為主導的課程體系與課程內容

把創新創業教育納入教學改革體系,進行課程體系與課程內容的改革。創新創業相關課程應包括理論創新創業課程和實踐課程,理論課可分為創新創業通識課程、專業課、選修課、拓展課。專業課程設置以專業需要為主線,創新創業為主導;選修課程依據地區經濟發展、特色產品設置;課程內容與教學方法以創新創業進行調整。拓展課程,鍛煉學生在創新創業中的抗壓能力、問題解決能力、溝通能力等綜合能力。在課程設置中,要考慮企業的現實需求,借助互聯網+設計具有地方特色的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根據地方行業和市場變化及時作出調整,培養出適應互聯網時代經濟快速發展的高素質人才。實踐課程以社會需求為導向進行課程改革,采取“教學做一體化”模式,促進理論和實踐有機結合。同時,采用“線上+線下”的混合式教學模式,利用學生碎片化的學習時進行創新創業學習,引導學生進行深度學習,增強學生創新創業實戰能力。如表1所示。

圖2

表1 創新創業課程體系

3.4 加強創新創業教師建設

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師隊伍建設是影響創新創業教育質量的重要因素,院校要根據專業情況,提升創新創業教師實踐能力??梢詫I教師進行企業或相應機構培訓,或邀請校內外有創業經歷的教師參與教學指導,或通過網絡資源等彌補現有教師資源的不足,促進專業教師、實驗實訓指導教師、從事思政工作的團學人員、輔導員教師與創新創業教育教師相融合,鼓勵校外的企業家、成功創業的校友、專家學者與校內教師相融合,打造一支校內外、專兼職相結合的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教師隊伍。

猜你喜歡
課程體系互聯網+院校
三維視角構建勞動教育課程體系
2020年部分在晉提前批招生院校錄取統計表
2019年—2020年在晉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類院校錄取統計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晉招生錄取統計表
高職Java程序設計課程體系建設思考
構建優質學前健康教育課程體系促進幼兒健康成長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簡章審核對照表
“三位一體”課外閱讀課程體系的實施策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