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代五四精神的傳承發展路徑研究

2019-11-14 01:56楊璐璐東華理工大學江西南昌330000
新生代 2019年16期
關鍵詞:愛國精神五四運動弘揚

楊璐璐 東華理工大學 江西南昌 330000

一、五四精神的深刻內涵

1919年的五四運動蘊含了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的精神,即被稱為五四精神.五四精神的核心是愛國精神.愛國精神是愛國主義的具體體現,即熱愛并且忠于自己的國家,熱愛并且忠于自己國家的人民.五四精神的方向是進步精神.進步精神即代表了進步創新,對社會文明追求一種先進和進步.五四精神的精髓是是科學民主精神.科學民主精神在五四運動期間指的是反帝反封建追求民主,而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已經演化為一種科學民主精神,一種科學的思維方式,共同創新促進科學的發展.

二、傳承發展五四精神的對新時代精神的重大意義

五四運動雖以過去百年,但五四精神卻依然對現時代有著深刻的重大影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五四精神的的內容也在不斷地豐富和發展,不斷融入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為新時代精神注入了新的元素的內在動力.

傳承發展五四精神有利于新時代精神的豐富和發展.以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為主要內容的五四精神在新時代的大背景下,不斷被賦予了新的內涵和意義.把五四精神與新時代結合起來,使五四精神更具有廣泛的群眾性和鮮明的時代性.在新時代,時刻要懷有五四精神,懷有居安思危的救亡意識思想解放的啟蒙精神,從而不斷地為新時代精神添磚加瓦.

傳承發展五四精神有利于彰顯新時代價值.五四精神中從未變化的是愛國精神,自始至終在百年歷程中,都在不斷地傳承發展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五四精神.同時也在不斷地彰顯新時代價值,有利于弘揚愛國主義,樹立愛國主義的理想信念 有利于推動改革創新,推動中國科學技術的發展,建設科學社會.

三、新時代五四精神的傳承發展路徑

大力弘揚新時代的愛國精神.時代雖以改變,但五四精神的核心從未改變.愛國精神依然是五四精神的核心,也依然是新時代國民所樹立的理想信念.新時代要求國民應把國家利益置于個人利益之上,要時刻擔當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重任,在實現中國夢的過程中展示自己的人生價值.在新時代,愛國主義不僅具有與五四時期愛國主義相同的道德要求,而且具有特定的新時代內涵.在新時代,愛國主義是同忠于黨和國家聯系在一起的.要時刻意識到,五四精神是中國近代史反復證明的科學真理,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拯救和發展中國,是歷史和人民選擇了中國共產黨,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救中國,才能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新時代的青年一代承擔起民族復興的偉大任務,應該"聽黨的話,跟著黨走,愛國家,愛人民."

弘揚新時代的進步精神.五四精神的發展方向正是進步精神,五四運動是在進步精神的指導下進行的,以促進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地位和推動五四運動青年的進步.推動五四運動青年結合中國實踐,選擇與工農同行,選擇把握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方向,促進時代進步和社會全面進步.新時代青年一代要承擔民族復興的責任,必須繼承五四精神和弘揚進步精神,堅持人類社會進步的前進方向,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仰,樹立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信心.

弘揚新時代科學民主精神.五四精神的精髓是科學民主精神,新時代青年一代要擔當民族復興大任.力弘揚五四精神中的民主科學精神,反對社會上一切無知、落后和不文明現象,促進新時代社會的全面發展和進步.科學民主精神是五四精神中的精神狀態,同時也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和新時代青年一代發展的內在動力.五四運動是中國人民從被動到主動的思想狀態的分水嶺,五四運動體現了青年一代的奮斗精神,正是這種敢于民主敢于科學的精神推動了中國社會的深刻變革.新時代青年一代要擔負起民族復興的重任,就必須高舉民主科學精神的旗幟,做時代的先鋒者、奮斗者,展現新時代青年一代的精神風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偉大時代,期待著新時代青年一代的奮發有為.只有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中,中國青年才能更好地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實現更美好的人生.

五四運動雖然已有一百年歷史,但其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的精神將永遠載入史冊.傳承發展新時代五四精神,對新時代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新時代青年一代傳承五四精神,應堅定在黨的領導下,以堅定不移的信念、優良的品德、豐富的知識和優秀的技能,敢做新時代的先驅者、奮進者.同全國各族人民一道,肩負起新的歷史責任,使五四精神煥發出更加燦爛的時代光芒.五四精神體現了近代以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追求的先進價值觀.愛國、進步、民主和科學仍然是我們今天應該堅持和實踐的核心價值觀.不僅新時代青年一代,全社會都要堅持和實踐.

猜你喜歡
愛國精神五四運動弘揚
百年大黨 壯闊歷程 《五四運動》
《五四運動》教學設計
弘揚傳統文化 “粽”下美好心愿
弘揚會師精神 不忘初心使命
人大代表要學習、弘揚焦裕祿的“三股勁”
弘揚雷鋒精神 塑造美好形象
淺談陸游作品中蘊含的愛國精神
中職學校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的方法性研究
電視媒體實證“國家記憶”的價值功能
95年前的“五四運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