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代柴燒藝術——新形勢下的工藝和材料

2019-11-14 01:56王俊博廣西藝術學院廣西省南寧市530000
新生代 2019年16期
關鍵詞:窯爐釉色木頭

王俊博 廣西藝術學院 廣西省南寧市 530000

一、柴燒

(1)窯爐和柴燒的關系

木頭作為柴燒的唯一材料,從石器時期就在使用,一直貫穿著整個陶藝的歷史發展.然而柴燒它有它自己的一個定義.它以木頭為第一材料為燃料,這是必須的,柴燒低溫的烘焙過程木頭起到了預熱的過程,在高溫時期,木頭中的化學物質加強了陶藝作品的呈色與火焰留下來的肌底、紋理等.利用木柴在燃燒過程產生的化學物質來促進作品在窯爐中的變化.木頭燃燒產生的灰含有較強的堿金屬,當溫度達到1200攝氏度時,這些附著在作品上的灰就發生了質一樣的變化,堿金屬與硅酸鹽類物質發生了復雜的化學呈現,形成了變化多樣的釉色.這些變化出來的色澤,很大的區分于氣窯和電窯的色釉,由于擺放的位置、上下的氣流、窯爐的結構、木頭的種類、天氣和氣壓等等原因的影響,每一次的作品結果都是不可能在復制的.

這些都是柴燒的基本特征表現,這也是它能給人帶來對物質的審美價值,它和瓷的發展有著很大的不同之處.實踐的過程,也有一些人會拿上過釉色的作品來燒制,因為木柴對作品的釉色是有影響的,再加上本身胎上就有釉色,這樣變化出來的作品也就更加豐富了,像這樣的作品從形勢下到底是不是柴燒的作品呢!誰也沒有給出準確的答案.

直到近現代,在中國一直延續著用木頭來作為柴燒的燃料.隨著時間的變化古代的人們發明了龍窯、蛇窯、倒焰窯、階級窯等適用著各個地區的柴燒技術.并以這古老定格的形式結構擴散宣傳著,已經在各地區和別的國家也都有看見它們的影子.

中國可以說是柴燒的發源地、也是源頭.然而當下,柴燒藝術以學術的形式發展成了很成熟的教學系統模式.但它依舊保留著它自己的藝術語言和藝術價值."尚玉之風"的宋代有著"青、透、白"的質地講究,一種是發展做工精細的工藝品,另一種則是打破精細的感性藝術作品.隨著時間的發展和變遷,柴燒的技術得以發展,而柴燒卻長時間以廉價的形式被人所忽略它本身的藝術價值,盡管人們把它加以包裝,也會被看做是"粗糙"的文化烙印.

柴窯,推進了瓷器的發展,而在東海的另一邊卻演繹著自己的粗狂的風格,柴燒的這種矛盾共同體,真的讓人耐得尋味.雖然柴燒還以它自己的方式保留著,人們對它的文化價值意識是當下的缺失,這也使得中國柴燒藝術研究史上欠缺了很大的漏洞原因之一.

二、當下柴燒工藝和材料的研究與分析

對當代柴燒工藝和材料的研究,基本要從材料上做細微的研究和實驗的出理論.分4點來解讀和分析

1、泥巴的成分

中國的柴燒泥土多以景德鎮泥、山東泥為主,都有其自己的獨特性,陶泥在窯中的呈現也是不一樣的,地區的差異含鐵量也會發生變化,長時間的雨水留下長石、石英和有機物等,這些都會使得作品在燒制呈現出不一樣的釉色變化.

2、窯爐結構

窯爐的結構也會使得作品最后的效果呈現,火焰在窯中的走向,上下的隔板這些都會影響其作品會不會有木屑的灰落在其作品上.窯室的大小很簡單,面積占窯的大半面積,這樣便于儲存溫度和灰.內窯的坡度小,火焰在窯中的指向很明確.窯體外加以耐火棉,更好的具有保溫的效果.

3、燃料

燃料幾乎離不開木頭,就是個人對柴燒呈現的效果時,才會考慮木頭的選擇,紅松在北方比較受歡迎,燒制時溫度能跟好的保持窯內的溫度,木質中含有金屬離子,鐵含量比較適中.而南方比較喜歡用雜木和喬木為主,含有磷酸鹽和金屬離子等成分占據的比較多,這也是人們喜歡它的原因,落灰多、呈色亮、肌底火痕多,比較適合混合在泥巴里燒制的美感更好.

4、燒制過程的手法

景德鎮、山東的泥土燒制出來的作品都有其自己的效果,多大數是因為燒制過程的手法,柴燒窯多以"火色"和"滴釉"的手法來燒制.老的師傅有較高的燒制手法,他們的作品都會呈現出其效果."滴釉"是高溫下環氧的產物,長時間的燒制所獲得木屑中的石英、金屬等物質,附著在陶瓷上由于溫度極高它不會很及時的以固態的形式留在上面,溫度越高它就會流下,這也就行成了所謂的"滴釉"."火色"則是需要大量的氧化來維持木屑的堆積.無論那一種手法,實際操作上都是很難掌握的,柴的投放、小柴的投放、耐燒程度、投柴的節奏、擋板的調節等元素,都會影響其效果,老師傅甚至不用溫度計就可以觀察其中的微弱變化的.

三、當代柴燒藝術的形式

當下大環境下的沖擊,傳統的藝術得不到發展,但出現了一群運用傳統的形式來表現新的藝術形態,柴燒源于我國,發展到現在確卻少了一些研究其獨特性的人們,而國外的藝術家卻彌補了這個短板.任何材料都有其自己的語言,而柴燒也是,它不能模仿、復制、抄襲等,這也是它自己的價值表現.

劉正提出過"對于當代的陶藝家來說,在不斷學習新材料語言之外,更重要的是母體語言,實際上,沒有離開母體語言的文化而獨自存在的語言."服務于教學的柴燒藝術研究人員很少,但當時代的變遷,使我們一些人認識到它的審美意識,慢慢的得到了新的藝術視野.

當下多角度、多視野、多方位、多層次的局勢中,全國各大藝術院校都開始了對柴燒的藝術研究和探究,當代柴燒藝術的獨特語言的應用和擴展會慢慢的被發展起來.

總結

柴燒藝術是陶瓷藝術中的一個小的表現形式,我們應該多去尋找其中特有的語言,找到其獨特性找到我們應該去專研它的意義.這就要用很長時間去發現去參透其中的理,讓柴燒藝術在開花散葉.希望其文能幫助一些科研人員.

猜你喜歡
窯爐釉色木頭
嘻哈跆拳族
嘻哈跆拳族
嘻哈跆拳族
河南滎陽市一碳素廠窯爐坍塌 致3人死亡3人受傷
探索銅官陶釉色應用于室內空間設計
行業首條“負離子生態石”寬體窯在恩平點火
壽州窯瓷器釉色之流變
吳昌碩篆刻實踐研究
龍泉窯三問
科達承建561 m最長拋釉磚窯爐順利投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