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歌唱家演唱個性與風格之說

2019-11-14 01:56張繼英云南藝術學院云南昆明650000
新生代 2019年16期
關鍵詞:白族歌唱家民歌

張繼英 云南藝術學院 云南昆明 650000

引言

偉大的德國著名音樂家舒曼說過:"仔細聽聽民歌:它們是那些描述各種民族特點的最美的旋律的取之不盡的源泉."云南地處祖國的西南邊陲,不僅有豐富的物產,更是一個山清水秀,地吉人靈的美不盛美的彩云之南的旅游圣地.在全國56個民族中,云南就占有25個之多,他們都有各自獨特的民族語言,生活方式以及濃郁的民族文化藝術,各個民族他們都能歌善舞,喜歡用動人的歌聲和優美的舞蹈來抒發傳遞表達自己對幸福生活和美好的向往.因此,云南也被稱為"歌舞的海洋","樂器的樂園".接著就讓我們來一個一個認識三位在這樣一個豐富美麗的大自然、大環境熏陶下成長起來的歌唱家.

一、歌唱家黃虹

黃虹,1928年生于云南省昆明市拓東路一個普通的家庭中,是個地地道道的昆明人.由于生活的自然環境,造就了歌唱家黃虹老師從小就耳濡目染了昆明地方的民歌、小調、花燈以及地方戲等等一些最具昆明地方風格特點的民間藝術.從1943年到1946年間,黃虹老師在滇軍18師藝工隊工作解放后1983年黃虹老師進入了云南省文工團(即后來的云南省歌舞團工作).1983年黃虹老師代表西南地區去北京參加全國民間歌舞演出大會 在北京的大舞臺上,她演唱了云南民族《猜調》、《小河淌水》、《趕馬調》、《昆明小調》等歌曲,正是黃虹老師那獨特即特有的聲音條件和音色以及她演唱風格的呈現,在祖國北京的舞臺上一下引起了很大的轟動.接下來黃虹老師先后又到前蘇聯、羅馬尼亞、波蘭、原東德、朝鮮、緬甸、印度尼西亞、日本、香港、澳門等地區和國家演出,還到我省的邊疆地區,部隊、農村、工廠等地演出,正是這些實踐演出的參與,不僅拓寬了黃虹老師的眼界,而且更加豐富了她在舞臺演唱上的經驗,同時提高了黃老師自己在演唱上的審美能力和歌唱的技巧.

黃虹老師正因為有這要的生活環境和演出的舞臺實踐的藝術經歷,才造就了她在云南民歌的歌唱風格的把握、地方語言的運用以及歌曲旋律技巧的運用上都有她自己獨特和獨到之處,并且在演唱藝術的綜合能力運用上都很嫻熟.就拿黃虹老師演唱的《猜調》來說,不論在這首歌的審美感受上、旋律的表現上、語言的處理上以及對歌曲情感的把握上都形成了黃老師自己最具代表性的歌唱特色和表現個性.所有的這些都來自于黃老師那天賦的好嗓子和她特有的音質、音色,才使得她在把握云南民歌演唱技巧上與藝術處理的嫻熟運用,來自于她對家鄉的熱愛和對本土歌曲的喜愛和鉆研,更來自于黃老師從小對她滋養并熏陶的地方文化藝術和民族民間音樂藝術特色 這些所有的因素都體現在了黃虹老師的演唱中,體現在了黃虹老師對每一首歌曲作品的表現風格及個性中,而且體現得淋漓盡致.

從以上這些論述中可以看出,歌唱家所表現的也是歌唱家一直追求和強調的情深、字正、音美、腔圓、形準、味濃,是一種對歌唱藝術的審美標準和對自己歌唱事業的嚴格要求.

二、歌唱家杜麗華

杜麗華,1933年出生于山西太原,由于杜老師的母親趙劍虹是個京戲迷,杜老師從小就受到母親的影響,因此,杜麗華老師6歲時就能唱《女起解》等京劇曲目,正因為這樣杜老師在京戲的潛移默化的影響下,成了杜老師走上歌唱道路的啟蒙并成為杜老師以后歌唱事業借鑒發展的底蘊.杜老師有天賦的好嗓子,也是一個經過嚴格音樂訓練的歌唱家,她曾經在前成都藝專音樂科學習系統的聲樂基礎知識和音樂理論基礎知識,時間長達五年之多,這也為杜老師今后的歌唱發展道路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杜麗華老師第一次聽黃虹老師演唱《趕馬調》、《小河淌水》是在1954年的北京,也正是就這一次聽黃虹老師的演唱就深深地觸動了杜麗華老師的心,使她在北京驚嘆我國少數民族民歌美妙動聽的同時,心里也對云南民歌有了心靈的觸動并且下決心要到云南去聽去學習,用自己獨特的方法和技巧,用于民歌的演唱,并走出自己的歌唱藝術特色之個性.

杜麗華老師有堅實的歌唱基礎.在拓寬自己唱歌視野的同時,加強自己的音樂修養并從各方面吸取民族的元素,去適應、豐富、提高自己在舞臺上的歌唱素質的能力 把民族特色、情感、精神都融入于自身的歌唱中,為電影《阿詩瑪》配唱時,杜老師就是用自己完美的歌唱去表達阿詩瑪這個撒尼姑娘的心情和狀態,這是杜老師用美聲唱法表現民族歌曲的一次大膽的嘗試 杜麗華老師認為歌唱家要在自己的心中不斷儲蓄多種多樣的情感狀態.這種情感狀態在杜老師演唱《小河淌水》時已應用自如,杜麗華老師的歌唱一直都在堅守那樣一種"情"不能太"虛","情"不能太"實"的表現中完美地去演譯和詮釋每一首云南民歌.

總之,不論是美聲唱法或者是民族唱法,只要我們用聲得當,在一種"似用非用"的狀態去體會去實踐中運用,得到的都會是自己所要追求的那種美的聲音.杜麗華老師認為:"她追求她的歌唱能引導觀眾與她一道進入一種境界".這就是那種充滿對聲樂歌唱藝術的愛和一種健康的歌唱的心理的情感的審美境界.杜老師就是以這樣一種充滿愛和健康的心理境界和歌唱技巧去演譯她的每一首作品.

三、歌唱家趙履珠

趙履珠老師,白族,1937年出生于美麗的大理喜洲.1956年進入大理師范??茖W校,接著她以一首演唱的代表作《彌渡山歌》考進大理州歌舞團 1959年調入云南省歌舞團.趙履珠老師有一副天生的好嗓子,在家鄉的自然環境,蒼山雪、洱海水與白族人文環境(白族是一個有著深厚文化底蘊的民族)和豐富多彩的民族民間藝術的熏陶下,趙老師逐漸成為一個優秀的白族歌手.1961年趙履珠老師從云南省歌舞團調入北京東方歌舞團擔任獨唱演員.

趙履珠老師不僅有最好的聲音條件,更是一個愛學習愛鉆研的人,她在歌唱的道路上一邊向自己家鄉的民族民間藝人學習民間音樂、小調、民歌以及地方戲曲的演唱.也正是有了這些白族民間音樂素材精華的積累,最終成為了趙履珠老師演唱和表現白族民歌的精髓,也是趙老師的演唱風格及個性的根基所在.

趙履珠老師一方面刻苦鉆研自己的歌唱風格和歌唱方法,一方面又想自己要從歌唱的理論基礎知識和演唱技術實踐上去提升自己的演唱技巧與對作品的藝術處理.因此,趙老師于1962年至1964年考入中央音樂學院聲樂系干部進修班進行系統的學習.在著名聲樂教育家湯雪耕老師的因材施教,從趙履珠老師演唱個性出發,進行了系統而規范的教學 使趙老師得到了不僅在歌唱的發聲技巧上得到了提高,在聲音的區域上也得到了拓寬.因此,趙履珠老師在演唱和表現作品時,無論是氣息的運用上、語言的歸韻上、以字行腔上以及歌曲演唱的藝術處理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通過學習趙履珠老師不論是演唱白族民歌《泥湫調》、《西山調》趙老師都能把白族語言那種極有特殊規律的押韻、還是音樂旋律的起伏,聲音的跳動都表現得淋漓盡致 趙老師在唱以白族民間音樂為元素創作的歌曲如《蝴蝶泉邊》、《繡圍裙》《五朵金花的兒女們》等等歌曲,她也能用美聲的發聲方法和歌唱技巧,唱出白族歌曲的那特有的音樂風格及寬而柔亮的好聲音,讓歌曲的聲音、音色與語言風格三者融為一體,在歌曲的演唱中完美地唱出作品中所蘊含的細膩和情感.

趙履珠老師是一個用自己本民族的語言再利用美聲發聲方法及歌唱技巧和白族民歌結合起來,去表現自己本民族的歌曲的一個非常有個性的歌唱家,她特殊的民族個性以及歌唱中特殊的民族韻味,就是趙履珠老師所追求的并且自己一直堅持的歌唱標準《從心中所有,從筆下所無》的一種歌唱的藝術境界,是值得我們每一個青年歌唱演員都應該學習和追求的一種藝術精神層面.

總之,從以上介紹的三位我們云南聲樂界最具個性及演唱風格的歌唱家來分析和研究上來看,是我們現在許多聲樂教育界和年青聲樂愛好者學習的榜樣.對于年青一代的歌唱演員及歌唱愛好者來說.思考的是如何在歌唱學習的道路上唱出自己的個性與風格,不能光是有高超的演唱技巧 而作為聲樂教育者來說思考的是要如何培養出一些像老歌唱家一樣的有演唱技術、有個性、有歌唱風格、有才華的聲樂人才 這是我們現在面臨的主要課題和任務.云南是個多民族的民族大省,現在又要朝著民族文化大省而努力.因此,我們聲樂教育者也應該為我們民族文化大省做出一點自己的努力,當然,這些作為是需要得到社會各方面的支持和重視,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歌唱明天.

猜你喜歡
白族歌唱家民歌
南閘民歌 留住鄉愁
樹葉都是歌唱家
長不大的調皮蛋歌唱家
草叢里的歌唱家
花樣云南(二)
穿花衣 唱民歌
白族
莫文蔚:民歌也可以很前衛
初訪湖北鶴峰白族聚居區隨想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