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創新評改方式,提高小學生習作水平

2019-11-15 03:49陳云麗
學生之友 2019年1期
關鍵詞:個性差異有效性

陳云麗

摘 要:評改是學生習作過程的重要環節。然而當下習作評改教學中存在著諸多不容忽視的問題:評價的尺度呆板,衡量的要求僵化,甚至有評無改等,以至于學生的習作能力得不到有效地提高。本文作者著眼于學生的內在需求,聚焦習作評改教學,充分尊重學生的習作能力差異,采用個性化的評改方式,使不同層次的學生的習作潛能得以充分地挖掘,盡量讓每一個學生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為學生個性化的習作發展奠基。

關鍵詞:習作評改;個性差異;有效性

學生對習作的評價與自我修改能力是影響學生習作能力提高的重要因素。但是,每一個學生來自不同的家庭,有著不同的文化背景、知識積累、興趣愛好等,是存在各種差異的人。作為一線的語文教師,我們要尊重不同層次的學生習作能力的差異性,采用互動的、多元的、個性化的評改方式,喚起每一個學生習作的內在動力,使學生在交流與合作中互相啟迪,從而不斷地提高習作能力。

一、習作優秀生:“課堂評賞”輻射帶動,在交流展示中超越。

習作優秀生在課堂習作中往往思維流暢,構思新穎,技能嫻熟,寫作速度較快,且文通字順,病句和錯別字較少,有較強的獨立修改能力。無論是立意選材、布局謀篇,還是語言的表達、修辭的運用,都可在班中起到示范作用。

(一)課堂評賞,以一代全。

習作課上,教師在巡視過程中發現某優秀生某一片段有典型優點可為全班示范,可在其寫完后讓其當堂讀文,其他同學整體感知內容,再就與本次習作訓練重點相關的段落投影,師生共賞析、評議,其他同學再以同樣的方法自改或互改。

當然,對于優秀生文中的不足之處,教師可個別地指點,幫助其進一步提升,突破瓶頸。優秀生在率先完成習作評改任務后可以讓他們當小老師,去輔導學困生,實現生生互助。這樣的方式意在以一帶全,引導學習借鑒,輻射帶動全班。

(二)搭建平臺,超越自我。

優秀生如若僅僅以評語、等第、獎卡等激勵,顯然不能長期維持較高的寫作動機水平,容易造成懈怠。應為其開辟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和展示的舞臺,如鼓勵他們積極參加學校的“小記者社團”,在校內外采訪并撰寫通訊稿;推薦優秀作文到《少年作家》雜志、《小學生作文報》、《語文報》等投稿,參加各類征文比賽,當學生看到自己寫的文字變為鉛字,看到自己的作文獲得了獎項,激動、喜悅之情自然不言而喻。

二、習作中等生:“團隊協助”互評互改,在自我對照中提升。

依據正態分布規律,中等生群體最為龐大。他們有一定的習作基礎,文章有亮點,但也存在許多需要修改的問題,比較容易出現一些共性的、典型性的問題。此類學生有寫好作文的愿望,但學習動機不強,受種種因素制約往往難以突破。

(一)小組合作,互評互改。

中等生常會出現一些比較典型的問題,因此可以采用“一對組”式面批。教師以較快的速度瀏覽學生習作,將出現同一典型問題的作文歸為一組,召集這些學生,三讀作文。一讀,結合習作重點和要求,先對照自查,尋找優缺點;二讀,選擇一篇面對全組評改;三讀,自讀自改,教師逐一聽讀修改。

(二)自我對照,比較提升。

在評改時,我們可以請來中等生,讓其欣賞同類題材的優等生的習作,在學習中對照比較,尋找差距,發現自身習作存在的主要問題,獲得啟示,從而針對性改進。實踐證明,此舉直觀、高效,往往能令他們獲得醍醐灌頂式的頓悟。

我設計了如下表格,引導學生的思維。

三、習作學困生:“鋪路搭橋”為你助力,在“偏愛”中不斷進步。

這一群體往往表現為寫作基礎薄弱,字詞句篇均需修改提升。他們往往興趣索然,消極被動,自慚形穢,喪失信心,在情緒上煩躁沮喪,自我效能感弱。然而此類學生如能有效評改,提升的空間也最大。

(一)作中評改 ,溫馨提示。

學困生在習作過程中必定會遇到很多的困難。如果這些困難得不到及時解決,勢必會影響其習作的質量、進程和情緒狀態。作為教師,應在學生習作過程中細心觀察,敏銳地捕捉動態學情,及時發現那些愁眉緊鎖的或產生畏難情緒的學生,予以特別的“偏愛”,進行恰當的點撥、指導和鼓勵。具體做法是在課前充分預設,估計學困生可能在習作中遇到的困難,給出一些提示性的問題或是可能用到的詞句等,制作成“溫馨提示卡”,課堂巡視時發現有需要的學生即可提供給他,為其“鋪路搭橋”。

(二)延時評價,期待進步。

對于寫作能力比較弱的學生,教師可以暫緩評價,給予修改、再次評價的機會,促進他們樹立信心,不斷進步。比如當第一次看到某位學困生的作文不夠理想時,可以及時幫助,提出適當建議并在一定時間內修改,當學生進步時給予真誠、熱情地贊揚,并加一顆星鼓勵,之后再期待性地提出更高目標的要求,繼續修改,達到要求加三顆星鼓勵。這樣學生從體驗成功開始,一步步邁向更高的目標,自信心不斷提升,自我效能感不斷增強。

實踐證明,只有遵循學生學習的規律,尊重學生習作能力存在的差異性,運用個性的、科學的評改方式,才能喚起學生內在的學習動力,促進不同層次學生最大程度地發揮潛能,達到最佳的學習效果,從而提升學生的習作能力。

參考文獻:

[1] 閔葳.互動式習作評改模式的探索.小學語文教學[J].2008.7.

[2] 管建剛.我的作文教學革命[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5.

猜你喜歡
個性差異有效性
如何提高高中數學作業有效性
分層教學在《機械零件數控加工》課程中的探索
新目標英語閱讀教學策略研究
船舶嚴重橫傾時應急行動的有效性
閱讀教學有效性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