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信息操作能力的高中信息技術教學

2019-11-15 06:47杜榮
學生之友 2019年1期
關鍵詞:高中信息技術教學

杜榮

摘 要:教師作為高中學生進行信息知識學習和信息操作能力水平提升的主要引導者,需要對高中學生的高效信息知識學習負責,為學生構建可以高效學習和實踐信息知識的課堂。因此,筆者通過活用任務驅動教法,促進學生的課堂實踐學習;利用有效失敗經驗,提升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以及引導學生實踐復習,提升學生的信息操作實踐能力等方面,對基于學生信息操作能力提升的高中信息技術高效教學進行深討論,希望對各位信息教師有所助益。

關鍵詞:信息操作能力;高中信息技術;教學

新課改強調的是學生的學習方式的改變,隨著新課改進程的持續深入推進,高中信息技術的教學方式也隨著高中信息教師的教學思想的不斷升級而改變。教師將學生的學習需求和信息操作素養水平需求作為教學設計和教學活動開展的根本,是高中學生進行信息理論知識學習和信息實踐操作練習的保障。所以教師應摒棄機械的知識傳授過程,而應該將信息技術教學課堂打造成為充滿實踐、充滿探究,充滿創造的操作練習課堂,讓高中學生的信息操作能力隨著高中信息技術教師的高效教學得到有效的提升。

一、豐富課堂教學資料,拓寬對信息技術的視野

由于高中學生平時接觸到的人物通常為家人、教師和同學,接觸到新鮮事物的渠道即為有限,加之高中課業較多,利用空閑時間進行意識、知識、能力等方面的自我提升的次數較少,在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當下信息時代,極不利于學生拓寬信息技術學科的知識面,這對學生看待信息技術的視角形成了很大的阻礙,且不利于學生立志在此方面有所成長。要通過解決這個問題,從根本上提升學生對信息知識的興趣和實踐能力水平,就要根據課程知識,努力豐富課堂教學資料,拓寬對信息技術的視野。

例如,教師在教學“認識計算機與程序”時,鑒于本課知識涉及到計算機的硬件方面和軟件方面,豐富課堂教學展示資料,教師通過通過向學生展示計算機硬件組成的動畫,讓學生了解了計算機的內部構造。同時加以解釋:“硬盤是存放系統文件的地方,也是存放我們在計算機中儲存文件的地方,相當于倉庫。那我們操作文件的時候則是在處理機中進行的,計算機首先在硬盤中拿出文件到處理器,然后讓我們對處理器中通過輸入設備如鍵鼠,輸出設備如打印機,顯示器等進行加工?!比缓蠼處熗瑯右詣赢嫷姆绞?,讓學生了解了程序在處理器中以“0”和“1”的不同電壓變換,進行基于程序的工作原理。學生通過聽教師通過直觀的資料配合做出的解釋,對計算機與程序的相關知識有了深入理解,也拓展了學生對于計算機的軟件工作的最底層的機制,拓寬看待信息技術的視野。

二、活用任務驅動教法,促進學生課堂實踐學習

要提升學生的信息技術實踐操作能力水平,首先要提升學生進行信息知識學習的課堂教學效率,將學生置于課堂教學的中心,以提升學生的課堂實踐學習效率為目標。我們所指的“高效課堂”就是指教師教得輕松、學生學得愉快的一種課堂,但這并不代表老師在講臺上講得眉飛色舞,而底下的同學卻是聽得昏昏欲睡,而是學生在實踐中輕松理解理論知識,提升自身信息綜合能力。

例如,在教學“網絡信息檢索的方法”時,為了讓學生在課堂上進行有效的實踐學習,決定活用高效教學方法,并根據自己班級學生的基本情況和實際學習狀態進行任務驅動教法的靈活運用。首先,教師為了提升學生對本課知識的實踐興趣,讓學生說出一個較難且教精確的信息,教師當場向學生展示了高效快速地搜索出學生想要的信息。學生的興趣得到有效激發。然后教師發布了課堂學習任務。學生在對新課學習知識有了基礎的認識和實踐的興趣與目標,高效進行了課堂上的信息實踐學習。

三、開展小組合作教學,保證全體學生學習質量

學生的學習質量是學生自我能力提升基礎。為保證全體學生學習質量,教師有義務根據課程知識的特點,結合學生的信息學習能力,開展必要的小組合作教學,通過小組合作學習,保證高中學生在課堂上的高質量學習。

例如,教師在教學“信息的鑒別與評價”時,考慮到不同的學生對信息知識的理解能力不同,操作能力不同,導致學生在單位時間內的學習效率不同,高中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直接影響著學生的信息操作能力增長速度。為了讓學生都能在課堂上對本課知識有深入的理解,形成對“信息”定義的清晰的認識,開展了小組合作教學,全體學生在與組員的溝通過程中,對新的價值取向和時效性的定義有了清晰的認識,保證了全體學生的學習質量,對學生正確認識信息,深入對以往課程知識的理解和操作能力提升如“獲取網絡信息的策略和技巧”相關知識的理解和信息搜索能力提升等產生了幫助。

四、利用有效失敗經驗,提升學生問題解決能力

所謂的“有效失敗”是當學生未能創造出成功的解決方案,與發現的問題作斗爭時很可能會引發知識差距的意識,這時教師才會引入規范的解決方案,并進行系統的目標知識的解釋。其實在學生實際進行信息操作時的失敗情況時有發生,但這也可看做是促進學生問題解決能力提升的開始,學生可以通過自主探究或與小組合作充分的接觸理解問題,并探索生成多樣的解決方案,為知識整合階段的意義建構奠定基礎。

例如,教師在教學“計算機病毒及預防”時,為了借助本課知識的教學,提升高中學生針對計算機安全問題的學習和操作水平,切實提升學生的實際問題解決能力。在課堂教學的開始,教師首先讓學生根據本課學習的新知識進行討論,并結合課本的有效信息找出可以更好地保護自己計算機的有效方法。學生經過熱烈的討論,得到的結論一般都是開啟防火墻。教師在學生總結出的基礎上,根據計算機病毒傳播的途徑進行了科學的方法拓展:“計算機病毒一般都是借由網絡傳播,所以我們不止開啟防火墻,還要對瀏覽器進行相應的安全設置?!比缓鬄閷W生講解了基于IE瀏覽器的安全瀏覽設置。此外,教師還進行了另外的擴展:“我們也要定期清理C盤垃圾,因為C盤是系統盤,計算機病毒的文件一般都在系統盤中進行儲存和復制?!敝T如此類,學生在教師借助學生自主探究的“有

效失敗”經驗產生的基礎上,通過實踐問題進行講解,提升了學生問題解決的信息操作能力。

五、引導學生實踐復習,提升學生信息操作能力

信息技術作為一門實踐性強的學科,需要學習者進行頻繁且有效的實踐練習,單靠信息課堂上的短時間不足以幫助學生形成熟練的信息操作,所以教師還應引導學生進行復習實踐學習,以提升學生信息操作能力。

例如,教師在教學“日常文本信息的加工與表達”的課堂的末尾,通過將所學知識與學生實際學習生活進行聯系,鼓勵學生進行了有效的課下實踐復習:“我們在復習其他學科的時候,可以以文本信息的加工方式,進行文本的整理,讓文本所體現的清晰的知識脈絡讓我們的思路更加清晰。以后我們也會越來越多地通過文本信息整理資料的操作知識?!睂W生聽從了教師的建議,并在課下進行了及時有效的實踐復習,有效地提升了學生的信息操作能力水平。

綜上所述,高中信息技術教師通過高效的信息課堂教學達到提升高中學生信息操作能力水平的目的,就要根據正確的教學思想開展高效教學。始終將學生放在信息技術教學的正中央。通過活用任務驅動高效教法,促進高中學生在課堂上的實踐學習;通過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態度,合理利用有效失敗經驗,提升高中學生對于實際操作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的解決能力;同時引導學生進行必要且及時的復習實踐,讓高中學生的信息操作能力隨著教師對學生高效學習的全面引導得到有效提升。

參考文獻:

[1]梁宏.新課改下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提高教學質量的有效策略[J].科技資訊,2018,16(33):172+174.

[2]韓小飛.如何打造高中信息技術高效課堂[J].名師在線,2018(29):44-45.

猜你喜歡
高中信息技術教學
“自我診斷表”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對外漢語教學中“想”和“要”的比較
高中信息技術教學改革研究
高中信息技術探究式教學的實踐與思考
跨越式跳高的教學絕招
初中50米迎面接力跑教學心得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