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琵琶演奏在清音中的運用與藝術特點

2019-11-16 02:16邱玥
藝術大觀 2019年36期
關鍵詞:清音藝術特點運用

摘要:琵琶作為有著幾千年歷史的彈撥樂器,不僅可以單獨演奏,而且可以與戲曲、舞蹈等藝術活動完美地融合在一起,通過琵琶清脆的高音、淳厚的中音、雄渾的低音,將藝術活動中蘊含的感情淋漓盡致地展現出來,或喜悅、或哀怨、或激憤,在藝術界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清音作為傳統戲曲劇種之一,需由演唱者擊板鼓而歌,也需伴奏者持琵琶、月琴而奏,從而將曲目中的內涵和情感廣而傳之。因此,本文將以琵琶演奏作為討論對象,談談其在清音中的運用和藝術特點。

關鍵詞:琵琶演奏;清音;運用;藝術特點

相傳清朝乾隆時期,江西省已經形成了清音這一曲藝,極大地影響了當地戲曲的創新與發展。由于地理位置和風土人情的不同,按地區可將清音分為南昌清音、九江清音、四川清音、南詞清音。盡管不同地區的清音在曲目內容、唱腔結構等方面有所不同,但相同之處在于均少不了伴奏的樂器。琵琶具備音域廣和音色美的特點,既可以表達單一的情緒,又可以傳達層次豐富的感情,成為清音中不可或缺的樂器,是其他樂器所不能替代的。

一、清音的起源和特點

清音是流傳江西省民間的一種說唱藝術,屬于曲藝藝術,已經有幾百年的發展歷史,深受江西省群眾的喜愛。清音主要是由各地的民間小曲、戲曲音樂以及地區民歌等發展而來,以其雅俗共賞的特點,逐漸成了民間喜愛的一種業余活動。以南詞清音《水漫金山寺》為例,屬于《白蛇傳》中經典的故事情節之一,用說唱的手法,活靈活現地向聽眾展示了水漫金山寺的情景。清音在藝術表現形式和音樂特色上,與民間歌謠有著些許共同之處。

一是在聲音美化方面,要求演唱者聲音流暢、音色自然與圓潤。如果演唱者唱到高音時,聲音發白,則聲音會比較刺耳。因此,需要進行持續地發音訓練,讓口咽腔得到充分的打開,讓氣息變深沉與飽滿,才能讓真假聲過渡自然。二是在語言應用方面,要求演唱者說中有唱,唱中有說,表達清晰。以四川清音為例,由于四川清音與四川方言有著莫大的關系,根據四川方言的語言特點,清音表演時,咬字時需要將舌尖放于上顎部位,讓發音變得有彈性和清脆。吐字時,口咽腔處于放松狀態,將字腹進行延長,讓發音變得飽滿與動聽。三是在唱腔韻味方面,在頭腔、煙腔、鼻腔共鳴下,讓清音的音域更高,穿透力更強。比如,演唱者唱到高音時,鼻腔暢通,頭腔共鳴,會使得音量更加宏大。四是在清音感情方面,故事情節大多跌宕起伏,情感反差較大,情感層次更為豐富。清音作為表達技巧復雜的藝術活動,需要以聲傳情、以情帶聲,并結合新時代的特征不斷創新發展。

二、琵琶在清音中的運用與藝術特點

兩千多年前,自南北朝時期,琵琶隨著商人從西域傳入至中原地區,開始與當地的人文風俗融合至一起,逐漸本土化。至宋元時期,琵琶已經作為伴奏的樂器,多次出現在戲曲活動中。至近現代,由于藝術活動對創新的要求,加之琵琶有著融合范圍廣的特點,其運用價值越來越高。

(一)琵琶演奏在清音唱腔中的運用

清音有著說唱的藝術特點,要求演唱者能夠靈活運用舌頭和氣息,讓字頭富有彈性,延長字腹,讓字尾短而輕,從而讓清音的聲音飽滿而圓潤,音色優美而清脆。在琵琶演奏中,演奏者需要演奏好每一個音節,尤其要注意起音與收音,增強琵琶演奏的節奏、氣勢以及其他。因此,在清音藝術中以琵琶為伴奏樂器,伴奏者靈活運用推、拉、抹等技法,可填補清音演唱者唱腔的不足,讓清音的聲音更加飽滿而清脆。

(二)琵琶演奏在清音音色中的運用

清音演奏對音色有著較高的要求,一般要求音色清脆而悅耳,讓聽者有著如沐春風般的聽覺體驗。以四川清音中標志性的“哈哈腔”為例,要求演唱者有靈活的舌頭,能夠讓發音靠前,從而發出清脆且靈活的聲音。琵琶演奏中,伴奏者可靈活使用左右手,左手運用彈、抹、掃、搖等技法,右手運用揉、拉、打、顫等手法,讓聲音富有較強的顆粒感,再慢慢形成以點成線的音樂特色。正如白居易《琵琶行》一文中所描述的“大珠小珠落玉盤”,琵琶聲有著清脆的特點,符合清音對音色音質的要求。將琵琶作為清音的伴奏樂器,可提高聽眾的聽覺體驗。

(三)琵琶演奏在清音情感中的運用

藝術表演中,不僅需要表演者有著扎實的演奏或演唱技巧,更需要表演者將感情融入曲目中,通過聲音將情感傳達給聽眾。好的演唱,可使人潸然淚下,可使人破涕而笑,清音藝術也是如此。一般來說,世人習慣將琵琶演奏分為文曲演奏和武曲演奏。文曲演奏中,演奏者主要使用左手的技法,來傳達委婉、哀怨的情感。而武曲演奏中,側重使用力量感更強的右手技法,讓聲音充滿力量與氣勢。因此,對于清音來說,可充分地表達豐富且復雜情感的琵琶,很適合成為藝術活動中的伙伴。

三、小結

綜上所述,新時代對藝術活動有著較高創新要求的背景下,可以大膽挖掘伴奏樂器的優勢,將伴奏樂器與傳統的清音藝術融合在一起,即可以將琵琶藝術傳播地更廣,又可以豐富清音的唱腔、音色以及情感色彩,進而增添清音的藝術魅力,豐富藝術體驗感,最終讓越來越多的中國人愿意了解清音,并喜歡上這一傳統的藝術活動。

參考文獻:

[1]張晶晶.琵琶音樂的特點探析[J].文藝生活·下旬刊,2017(6):109.

[2]張婭,杜婕.淺談四川清音中彈撥樂的應用與發展[J].北方音樂,2017(7):62-63.

[3]何麗麗.明清時期琵琶在民間音樂伴奏中的運用[J].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4):106-110.

作者簡介:邱玥,四川省曲藝研究院。

猜你喜歡
清音藝術特點運用
南風清音——南方風景青年油畫五周年作品展作品選登
梅魂
寒溪
雨后山中漫步
淺析貝多芬奏鳴曲《悲愴》第一樂章
非物質文化遺產“隆回灘頭年畫”的特點研究
淺談《玫瑰三愿》的藝術特點和美學思想
文學作品與舞蹈的藝術融合
“贊賞發現”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運用
游戲教學法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運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