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村留守寄宿學生的養成教育問題探討

2019-11-29 04:25陳祚東
活力 2019年20期
關鍵詞:寄宿制行為習慣素質教育

陳祚東

(貴州省甕安中學,甕安 550400)

一 、 通過多媒體影像開展心理健康教育

新時期形勢下,教師通過多媒體影像開展立體、生動、直觀的心理健康教育,有效促進寄宿制留守兒童身心健康發展。

例如,教師在課堂教學時,可以結合教學內容通過多媒體設施播放《雷鋒的故事》影像故事,從而對學生展開立體、直觀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寄宿制留守兒童及班級其他學生都能懂得“給予是快樂的”這個人生哲理。而他們通過生動立體的多媒體影像播放形式,了解了雷鋒的一些優秀事跡,被雷鋒精神深深的感動著,紛紛覺得雷鋒精神正是這個時代最該具有并欠缺的寶貴精神,每個人都要學做有愛心的人,樂于幫助、給予他人的人,幫助給予別人是快樂的事!教師通過應用多媒體影像來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不但激發了寄宿制留守兒童及其他學生學習熱情和課堂參與度,更促進了他們的身心健康發展健康人格培養實效,保障其正確人生觀、價值觀和思想觀的形成,實現良好教學實效。

二 、寬容教導促進保障寄宿制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發育

寬容不但是一種美德素養,更是一劑教育良方。教師是寄宿制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最前沿的重要力量,教師的寬容教導可以更好地促進留守兒童身心健康發展。每個寄宿制留守兒童的個體素質和領悟力不同,當他們在學習上出現錯誤時,教師因材施教、耐心寬容地與其一起分析錯誤原因,并指導留守兒童進行錯誤修正,這樣就能保證以后不會再出現同樣的錯誤,同時也會提高學習積極性。還有,教師要積極鼓勵留守兒童,在不影響正常學習的前提下發展個人特長愛好。并支持留守兒童參加學校的文體娛樂活動,培養其良好綜合素質,促進身心健康成長。

三、引導寄宿制留守兒童養成良好行為習慣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對于農村寄宿制留守兒童的素質教育有了更高的要求。教師要積極改革創新教學理念和方法,不僅在課堂內良好開展素質教育教學,還要在課堂外和家長、生活老師緊密溝通,以便隨時掌握學生實際學習生活情況,促進其良好行為習慣,實現教育實效。

例如,教師通過和家長、生活老師進行溝通交流,幫助寄宿制留守兒童在實際生活中養成良好行為習慣,實現素質教育實效。如自己洗一件衣服、整理、打掃宿舍,同時在家中養成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等。通過這些學生力所能及的小事,來對學生進行深刻有意義的行為習慣素質教育,滿足新時期教學需求。老師或監護人帶領學生參加家庭聚會或社會活動時,學生能夠主動的尊老愛幼,幫助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時刻注意保持公共意識,為老人幼兒讓座,不隨意亂扔紙屑、垃圾等。教師通過與家長、生活老師密切交流,在學生實際生活中自然而然地進行行為習慣教育。以促進學生養成良好行為習慣,滿足新時期教學要求,實現良好素質教育實效。

四、重視家?;?,建立良好師生感情

班主任作為學生最信任的教師、大家長,要主動關注愛護留守兒童;同時重視家?;咏涣?,做到對留守兒童的學習生活狀況了然在胸。不僅有利于走進留守兒童內心世界,更能夠加強師生間親密關系,促進寄宿制留守兒童心神健康發展。

例如,在班級范圍內成立班級事務解決小組,成員由幾名優秀班干部和班主任共同組成。當留守兒童遇到了不能解決的問題,找到小組內班干部溝通交流、尋求解決方案。若問題程度嚴重,班干部會和班主任進行溝通。班主任就會主動和其家長溝通,說明事件問題過程、詳細了解留守兒童近期家庭生活情緒表現等,再和家長積極商議,找出最有效的解決方案。走進留守兒童內心世界,以促進保障寄宿制留守兒童的身心健康發展。

五、積極借用社會各方面力量,促進寄宿制留守兒童健康人格發育

健康清凈的社會環境是學生身心快樂成長的基礎保障。由于寄宿制留守兒童家庭特殊性,所以他們存在情感關懷缺失,同時因年齡因素也不具備足夠的辨別力和抵抗誘惑的能力,所以容易受周圍不良人士及游戲廳、網吧等影響。希望社會相關部門積極整頓學校周邊文化環境。

六、家人的愛可以感化一切

世間最強大的力量就是愛的力量。首先,對于生活在離異單親家庭的寄宿制留守兒童,家長們為了使孩子身心健康成長,父母雙方要摒棄一切不滿、困難,創造父母和孩子共同度過的親子日,告訴孩子,不論什么時候,父母對他們的愛都不會減少,只會隨著歲月行進越來越多。再有學生生活中的問題煩惱,要及時和父母溝通,家長一定會協助他們更好解決。其次,經濟條件富足的家長,要多加關注孩子的學習、人格素質教育。從小培養孩子的節儉意識,日常生活整潔、舒適就好,不要養成驕奢淫逸的壞習慣,幫助孩子熱愛并享受學習的快樂。最后,針對由老人照顧的孩子們,家長盡量能有一方可以陪伴孩子生活,能夠及時的輔導孩子學習。通過這些方法策略,讓學生感受到家人濃烈的關愛,不但可以促進學生人格健康發育成長,更能提高學生學習成績和綜合素養,實現良好素質教育實效。

七、教師通過言傳身教實施素質教育

教師不但要具有優秀職業素養,更要時刻注意自身言行規范,通過言傳身教對學生展開素質教育,幫助學生養成良好學習及日常習慣,傳遞正能量。始終如一的實際踐行,遠比單純的語言教育更具備教育感染力。學生耳濡目染就會自覺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規范,實現良好的養成教育實效。

猜你喜歡
寄宿制行為習慣素質教育
不忘初心,落實素質教育
良好的行為習慣要從幼兒抓起
農村寄宿制學校學生閱讀習慣的培養
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的重要性
小學生良好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的探討
寄宿制學校留守兒童教育的研究
體育課中留守兒童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
寄宿制小學推廣花樣跳繩的有效策略
大學素質教育的實施策略
對農村寄宿制學校管理的幾點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